《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

爲我們展示了大唐長安的一天。

十二時辰,二十四小時,

天寶三載,上元節前夕,

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卻不知長安城已陷入危局。

爲解救大唐人民,

避免長安城遭到破壞,

天才少年攜手不良帥,

臨危受命,要在一天時間內,

抓住幕後主使。

歷史的車輪在緩緩滾動,

精彩的劇情扣人心絃,

讓人忍不住想要夢迴大唐,

去看看盛世中絕美的長安城。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長安,

是周幽王爲博美人笑,

烽火戲諸侯的鎬京。

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

歷經坎坷仍念念不忘的長安。

是宇文邕率軍破北齊,

統一北方的常安。

是隋煬帝大肆勞役,

修建大運河的大興。

時至大唐,

長安在風雨飄搖中,

作爲12代王朝的都城,

見證着歷史的更迭變換。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身居大唐長安城,

清晨,聽聞鐘鼓樓鍾杵的撞鐘聲,

燕飛雞鳴,人聲漸沸。

陽光灑向大雁塔,

喚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的經卷。

日間,到人羣熙攘的西市採購,

回首側盼,

居於城中正北的大明宮,

像是鍍上了一層金,

屋頂磚瓦鱗次櫛比,

牆高濠深,樓宇森嚴。

夜幕降臨,

長安城華燈初上,

歌舞昇平,燈火闌珊。

浮華盛世掩不住,

時間在這座城留下的厚重歷史積澱,

那些歷經風雨的雕欄玉砌,

就是時光走過的證據。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這裏有隨性灑脫的李白,

可天子呼來不上船,

也可一入長安城,

便潑墨揮毫,一醉方休。

這裏有一生坎坷的岑參,

身處邊關險境,

卻胸懷“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般的詩意。

這裏有耄耋致仕的賀知章,

仕途順遂,眼中景緻也格外迷人,

隨口成章“不知綠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7歲才華乍現的神童,

可以不問年齡得重用。

外使來華,

可以不問地域而爲官。

胡人來此地,

只要心懷善意,

爲商作客皆歡迎。

任何人,無論出身,

在這片繁榮土地上,

都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大唐長安。

踏入其中,身陷繁華,

方知“山河千里國,

城闕九重門”的大氣。

漫步城中,

來往行人絡繹不絕,

珠玉琳琅映入眼簾,

才明白“千百家似圍棋局,

十二街如種菜畦”的繁榮。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那裏有富甲一方的商人,

也有衣衫襤褸的乞丐。

那裏有不辭辛苦的傳道之人,

也有花天酒地的紈絝子弟。

那裏有扶弱濟貧的遊俠,

也有貌美傾城的歌女。

因爲這些形形色色的人,

長安這座城被注入了鮮活的血液,

一羣人,成就了一個時代。

時隔千年,踏上這片土地,

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脈動。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滿城盡帶黃金甲”是長安,

“水邊多麗人”是長安,

“暗聞歌吹聲”是長安,

“青牛白馬七香車”是長安,

“一旦起樓高百尺”是長安,

“回望繡成堆依舊”是長安。

大國,自有大國的姿態和底氣。

擁有一支精銳的部隊,

是大唐盛世不可或缺的硬實力。

開放包容的國家文化,

和繁榮的經濟也是軟實力強大的證據。

胡人猶在卻不敢破邊關,

倭寇仍存但不敢犯我境。

來者皆包容,

犯我者不留情。

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自信的坦然。

《長安十二時辰》: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美

長安,如今更名爲西安,

任時光流逝而不爲所動。

將千百年的興衰故事,

刻畫進一石一木之中。

“紅衣佳人白衣友,

朝與同歌暮與酒。

世人謂我戀長安,

其實只戀長安某。”

夢迴長安城,

描蛾眉,理雙鬢,

淡染胭脂,弄梳妝。

朝看長安瑞靄祥雲,

夜賞長安一片月。

與胡商討價還價,

和李白吟詩作賦,

對酒當歌。

萬點燈光燭火中,回眸一瞥,

繁華被封印在歲月裏,

盛世被記錄進史冊中,

我們只能時光留下的印記裏,

找尋絕美的長安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