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7年,蒋廷黻就任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48年蒋廷黻委托律师,打国际离婚规则的擦边球,在墨西哥宣布与唐玉瑞离婚,并在美国与沈恩钦结婚。可见,蒋、唐的恩恩怨怨并不意味着二人没有恩情,蒋廷黻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是至为开明的:与前妻唐玉瑞感情犹在,但又愿跟沈恩钦生活在一起,感情是感情,生活是生活,拿得起、放得下。

作者: 孙贝贝

蒋廷黻:一生风流,跟妻子的离婚官司纠缠18年,闹到联合国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外交家。1911年赴美留学,1923年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35年弃学从政,1936年出任驻苏联大使,1945年,担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1947年,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1965年病逝。

蒋廷黻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能思善辩,风流倜傥,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却因为第二次婚恋陷入二十年的扰乱。“失败的关键,就是他比一般男人多了一个女人。”1923年与唐玉瑞在回国的轮船上结婚,1948年离婚,与沈恩钦结婚。此后一直与前妻唐玉瑞纠缠不清,直到去世。

游船上的证婚

1895年,蒋廷黻生于湖南一个商人家庭,6岁开始接受教育。1911年,蒋廷黻在他的英语老师、美国人林格尔夫人的帮助下,16岁便大胆的踏上游轮,划向太平洋的东岸,只身追寻他的留学梦和求知梦。因自费赴美国读书,蒋廷黻选择在一所半工半读的派克学堂读中学,他学习努力刻苦,获得了官费留学奖学金,并利用这笔钱让哥哥也来美国读书,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雄心壮志与开阔眼界。

1914年,蒋廷黻考入欧柏林学院攻读历史学专业,广泛涉猎西欧国家尤其是德、意等国的历史,希望从中找到让中国统一、富强的道路。1918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他又跨越大西洋来到法国,为在协约国中服务的华工服务,并与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紧密接触。1919年蒋廷黻返回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

蒋廷黻:一生风流,跟妻子的离婚官司纠缠18年,闹到联合国

蒋廷黻与唐玉瑞

1914-1918年,蒋廷黻在奥柏林学院攻读历史学专业,期间他的父亲去信要他考虑结婚。在他5岁时,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为其订了一门与临乡贺姓人家的亲事,但蒋廷黻只顾求学,不考虑个人婚姻问题。这时他已20岁,父亲去信催促其与订婚对象贺小姐成婚,但思想自由开放的蒋廷黻坚决要求解除与贺小姐的婚约,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荒谬绝伦,不可能。”

在那个约定成婚的时代,婚约是维持两家两姓关系的重要途径。蒋廷黻坚持不肯接受约定蒋家人不仅要赔偿毁约金、破坏两家关系,而且要背负毁约甚至是教子无方的恶。

蒋父后悔让他留学,受到美国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以不让他三弟赴美留学来迫使他在婚约上向家里屈服。蒋廷黻果然是个性鲜明坚持自我的湖南犟脾汉,大胆的告诉父亲要自己选择婚姻,不解除与贺小姐的婚约,他就不回国。最终,家里还是同意解除婚约。

蒋廷黻态度鲜明,坚决果断,做事雷厉风行,毫不妥协,为自己赢得了婚姻的自由。

1895年,唐玉瑞出生于上海,是一名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女性,毕业于金陵女子学院。1914年,清华学校首次招考女生出国留学,唐玉瑞顺利通过考试,成为第一届十名女生中的一员,前往美国学习深造。1919年,蒋廷黻从欧洲回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时,和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社会学系的唐玉瑞相识。蒋、唐二人都是积极上进的有为青年,参加社会活动,渐渐建立感情。

192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救国会议上,蒋、唐是“中国留美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的重要成员,展现了他们匡扶社稷,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1923年,蒋廷黻获得博士学位,携唐玉瑞回国。真情浪漫的蒋博士在回国的轮船上,找到船长,让船长帮忙做个证——作证婚人。蒋、唐二人在回国的轮船上向上帝宣誓结为夫妻。

“棋逢对手”

1923年蒋廷黻夫妇归国,蒋执教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唐任职于南开中学。1929年,应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的邀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与妻子唐玉瑞回国后,都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先后育有四个孩子。

蒋廷黻11岁即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接受新式教育,16岁留学美国,28岁回国,在他的人生观和生活、思维方式的形成期里,接受的是一套西方自由活跃的理念。

在归国任教期间,有两项业余爱好:一是运动,爱打网球;而是游戏,爱打桥牌,且牌艺极高。桥牌在当时是一种高雅、文明、智力性很强的游戏,这是当时多数海龟的热门游戏。他们清华几位同事好友经常相聚游戏打牌。

1938年蒋廷黻从苏联大使任上卸任回国,在陪都重庆仍担任行政院政务处长。1940年左右,蒋廷黻在牌桌上认识了沈维泰、沈恩钦夫妇。沈恩钦年轻貌美、妩媚动人,蒋廷黻博学多识、位高权重。

真性情的蒋廷黻很快便与沈恩钦产生了爱恋之情,并提出与唐玉瑞离婚。唐玉瑞伤心至极,却无力阻止蒋廷黻的婚外恋情。对蒋廷黻的家事,朋友也不便开口阻劝。

果真是留美的蒋博士,在对待婚姻和恋爱的态度上,决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率真倔强的他在为他安排的第一门亲事上即予以坚决的反对,他要为自己的婚姻做主和自由恋爱。这一次,他仍不屑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执意要跟有妇之夫沈恩钦结婚,1944年,蒋廷黻担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职务,总署规模很大,署长位高权重,唐玉瑞见蒋廷黻愈发不顾及唐玉瑞的颜面,与沈恩怨恋爱的更加明目张胆,唐玉瑞只好带着患病的幼子赴美寻医。从不徇私的蒋廷黻这次先是把沈维泰、沈恩钦夫妇调到“救总”任职,不久又把沈维泰调往国外,升职加薪,并正式与沈恩钦同居。

堂堂蒋博士,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代表、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已过了中国常言的知天命之年,仍如此率性执着的追求自己的恋爱和婚姻自由,可谓是不减当年啊。

联合国离婚案

蒋廷黻:一生风流,跟妻子的离婚官司纠缠18年,闹到联合国

蒋廷黻

二沈离婚后,蒋廷黻加紧迫使唐玉瑞同意离婚,但唐玉瑞并不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不会因受蒋廷黻的逼迫而屈服。

1947年,蒋廷黻就任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48年蒋廷黻委托律师,打国际离婚规则的擦边球,在墨西哥宣布与唐玉瑞离婚,并在美国与沈恩钦结婚。留美的才女唐玉瑞更不简单,她委托律师把蒋廷黻告到美国法院,但由于蒋廷黻的外交官身份具有外交豁免权而不予受理。唐玉瑞不肯善罢甘休,大闹联合国。她找到世界第一夫人、罗斯福总统的遗孀,当时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负责人。蒋廷黻也算联合国的老朋友,先后担任过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代表、中华民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等职务,罗斯福夫人自不便干预家事,联合国也告以不处理家务事。

1947年以后,蒋廷黻主要生活在美国。倔强的他只管和沈恩钦在一起,唐玉瑞更加倔强,处处追着蒋廷黻不放。蒋廷黻每有外交活动、聚会、演讲等,唐玉瑞一定是不请自来,且坐下最显眼的位置,搞的蒋廷黻焦头烂额。蒋博士唯恐躲之不及,但唐玉瑞对蒋的社会活动行程了如指掌。蒋廷黻身兼重要“国事”,风雨飘摇的国民政府需要他在纽约发挥重要作用,争取美国和联合国的同情,以维持国民党的统治命脉。蒋廷黻个人外交、演讲能力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都游刃有余,却偏偏打不赢与前妻的这场没有硝烟的婚姻纠葛战。这在纽约闹得沸沸扬扬,也成了著名的联合国离婚案。蒋廷黻与唐玉瑞的婚姻战持续了18年,直到1965年蒋的去世。想来,唐玉瑞与蒋廷黻的感情也是至为深厚的,否则也不至于在蒋廷黻再婚后再与他纠缠18年,这种永不言弃、至死不渝的勇气和决心,也真够是拼了老命、搭了老脸了。

他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个女人

蒋廷黻:一生风流,跟妻子的离婚官司纠缠18年,闹到联合国

蒋廷黻与沈恩钦

蒋廷黻一生,少年努力,留洋13载,成为洋博士。归国后,任教于南开和清华,为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外交史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34年,文人从政,服务于抗战的大局,后因立场问题,紧随国民党政府,在纽约也在竭尽全力维持国民党政府的气数,1965年5月退休,10月逝世。因其第二次婚恋,极大的分散了他的精力和能力,这种纠葛伴随着他的后半生。

蒋廷黻、唐玉瑞和沈恩钦三人晚年又同在美国,这场家庭战也算在纽约着实出名了一番。1963年蒋廷黻得知自己病况不佳,便在使馆同事的见证下立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一分为二,分别留给两任妻子。可见,蒋、唐的恩恩怨怨并不意味着二人没有恩情,蒋廷黻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是至为开明的:与前妻唐玉瑞感情犹在,但又愿跟沈恩钦生活在一起,感情是感情,生活是生活,拿得起、放得下。

无论是作为留美博士、名校教授,还是作为杂志主笔、著名政论家,还是后来的国务活动家、外交家,都可以看出蒋廷黻的一生三个阶段,不论是求学、治学还是从政,都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婚姻上,先是坚决的要求解除家里为自己定的婚约,遇见唐玉瑞后,两人自由恋爱,走入婚姻的殿堂,在知天命之年,仍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又轰轰烈烈的谈了一场阻力颇大的恋爱,第二场婚恋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得出,不论是对个人生活,还是对事业,蒋廷黻都是率直认真的,兢兢业业的走完自己的一生。后人曾撰文如此评价蒋廷黻:“蒋廷黻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却是一个失败的丈夫。失败的关键,就是他比一般男人多了一个女人。而且他在事业巅峰时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至少二十年,一直到死。”唐、沈二人同时出席设在纽约的丧礼,分立左右,也算是让蒋廷黻安息长眠了。

爱情这东西,只可遇见,不可预见。曾经那么纯真的爱情,也会随着平淡的岁月的浸泡,或恶化分手,或者凝化为亲情。

蒋廷黻与唐玉瑞在晚年闹得风风火火,看似反目成仇,但实质上对彼此的感情都是至为深厚的,说到底还是唐对蒋感情深,否则她也不会纠缠不放;就蒋而言,虽因出轨而理亏,但对唐仍怀有巨大的恩情,否则也不会把遗产分给唐一半。

他把亲情和爱情分开,但感情这东西,太难把握,以至于他后半生都被这些个问题所困扰。蒋廷黻这种率真大胆的个性使他的人生散发着光彩,但却在感情上惹下不必要的麻烦,让他的人生显得唐突与凌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