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醇親王愛新覺羅奕繯攝於天津,光緒帝生父,時年47歲,光緒十一年受命任總理海軍事務。

時光荏苒,光緒帝成長爲少年天子,慈禧兌現歸政諾言的那一天如期而至。對此,慈禧是怎樣的表現呢?她爲什麼搬出了閒廢已久的醇親王奕譞?

面對慈禧的故作姿態,以奕譞爲首的朝廷大臣將持何種態度?奕譞挪用海軍經費營建頤和園,包含着怎樣的苦心?

光緒帝的親政大典如期舉行,他從此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一國之君了嗎?

慈禧清洗了恭親王奕後,以光緒皇帝唯一監護人的身份大權獨攬,一手遮天。然而,太后垂簾終有結束的那一天,因爲古代是男權社會,女人主政沒有合法性,慈禧代行皇權的前提是皇帝的年幼無知。光緒畢竟在一天天地長大,他親裁大政的問題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又發生了哪些曲折波瀾呢?

少年天子,抑鬱寡歡

就在恭親王奕被逐出軍機處、中法戰爭炮火連天的這一年,光緒皇帝虛歲十四歲了,表面看去,他面容清秀、身材單薄、沉默寡言,是個憂鬱的大男孩兒。

光緒帝身高比同年齡的人矮小,而且十分瘦弱,這既有先天遺傳的因素,也受到後天營養不良的影響。據末代皇帝溥儀回憶,他小時候聽太監說,光緒肩上的骨頭瘦得突出了兩個棱,太監們恭維說萬歲爺不是瘦而是“肩擔日月”,是當皇帝的“福相”。

光緒帝說話多少有點兒口吃,所以,總是沉默寡言,這主要是宮廷制度束縛的結果。每天清晨,光緒帝戰戰兢兢地來到慈禧的寢宮請安,然後到書房聽師傅講課,一天到晚說不上幾句話,語言功能得不到充分的鍛鍊,一着急就結結巴巴。

光緒帝膽子很小,尤其害怕打雷,有時上課上到一半兒,窗外突然電閃雷鳴,他就一頭扎入師傅翁同龢的懷中。後來光緒帝長大了,每逢打雷的時候,他就命令太監們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吶喊,以此掩蓋雷聲。

光緒帝雖然看上去很文弱,但脾氣較爲暴躁。他自小由太監撫養長大。太監照顧他的飲食起居,陪他做遊戲,一時興起,顧不上君臣禮節,說話未必句句注意,甚至利用皇帝口吃的弱點,反脣相譏,弄得小光緒啞口無言又無可奈何。但現在太監們不敢跟皇帝這樣隨便了,每當太監出言不遜的時候,光緒帝揮拳就打——別看太監敢跟光緒帝頂嘴,但不敢還手。另外,光緒帝一旦心情不好,往往會摔東西撒氣,一次大怒,居然揮拳打向一個座鐘,結果把座鐘打壞了,自己的手也被刺破出血了。

不過,總的來說,師傅們評價光緒帝的綜合素質要好於同治皇帝,雖然對光緒帝的教育也不乏波折,但他不時有令人驚喜的進步。比如,光緒三年(1877)冬,北方大旱,小光緒每天臨睡前按師傅的教誨,在心中默默禱告,祈請上天降下瑞雪。臘月二十七的這天早晨,剛剛起牀的光緒帝突然發現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起了雪花,他高興極了,不料卻因此惹來了一系列的不愉快。

先是光緒帝決定冒雪前往上課,太監擔心皇帝受涼得病,一定要給他打傘,雙方拉拉扯扯,鬧得較爲掃興;再者這場雪到中午就停了,一共才下了一寸厚,光緒帝放學出門一看,院子裏的雪又讓太監給打掃乾淨了,因此十分傷心。在光緒帝看來,這是上天爲我降下的瑞雪,你們憑什麼給掃了呢?他生氣地說:這些人真不懂我的心思,就像長沮、桀溺不理解孔子一樣。這事兒記載在《翁同龢日記》裏面,光緒自比孔子,把太監們比作不理解孔子的長沮、桀溺,既體現了帝王的身份,也能靈活運用古籍裏的典故,還反映出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這年光緒才七歲,京城士大夫傳誦一時,認爲他將來肯定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樣,光緒帝從小就充滿了好奇心,他一度對鐘錶產生了興趣,拆壞了不少鐘錶。後來翁同龢一再勸告皇帝不要玩物喪志,並讓太監藏起了很多鐘錶,光緒帝才罷休。隨着一天天長大,他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據說光緒帝學習很用功,即使臨睡前也要背誦一段兒古代經典,不論走到哪兒,手裏常常拿着一本書,沒事兒就開卷閱讀。慈禧願意看戲,但光緒帝偏偏對此沒什麼興趣,慈禧看得興致勃勃,轉頭一看,光緒帝正手捧書本,用心地閱讀着,文化水平不高的慈禧也讚歎不已。

十餘年間,光緒帝在宮中讀了很多書,從“四書五經”入手,涉獵《史記》等古代史學作品,還有祖宗的“實錄”、“聖訓”,記述本朝歷史的《聖武記》、《東華錄》,介紹世界歷史地理的《海國圖志》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還讀了《皇朝經世文編》等政論類的作品和西方的漢譯本著作,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知識儲備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雖然對帝王的教育缺少考試這個環節,不過十四歲的光緒帝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當時中法戰爭戰局緊張,考慮到光緒帝畢竟不是孩子了,所以,翁同龢授課時也談一些時政。爲了給日後執政打基礎,慈禧太后有時也會讓光緒帝看一些奏摺。光緒帝表現出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和憂慮,他的書房裏掛上了巨幅的越南地圖,每時每刻關注着前線的局勢。

據《翁同龢日記》記載,初期清政府在“和”、“戰”之間遊移不定,光緒帝明確表示出主戰的立場;當法國侵略者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光緒帝認爲應該堅定地拒絕;當戰局進展不利的時候,光緒帝憂心如焚;當得知中國軍隊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時,光緒帝興奮得不得了。由此反映出少年光緒不甘沉淪,要重振王朝雄風的大志向。面對國勢衰頹的局面,朝野人士紛紛把中國的希望寄託在光緒皇帝的親政上,因爲清朝是愛新覺羅的天下,太后垂簾僅是個過渡。現在光緒帝已經成長起來,慈禧難道會永遠把持政權不放嗎?

起用奕譞,壯大後黨

此時的光緒帝十四歲了,這是個重要的年齡。在清朝歷史上,順治皇帝六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康熙皇帝八歲登基,也是十四歲親政。所以,光緒皇帝十四歲的年齡對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構成了挑戰,慈禧向光緒移交政權的問題因此突顯出來了。但此時滿朝大臣無一人敢提這事兒,大家等着慈禧“自覺”歸政。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慈禧不可能不歸政,但也不會很快歸政,估計她要拖到不能再拖的時候纔會兌現諾言。

光緒皇帝親政的阻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慈禧對權力的貪慾,這是專制統治者的普遍心態,這些年來,慈禧已經習慣了一呼百諾的威風和羣臣的歡呼——當然,慈禧也知道自己是代替小皇帝暫時行使皇權,她主宰國家命運帶有“過渡性”和“權宜性”,她的心態是拖一天算一天;再則,實事求是地說,不光慈禧不願歸政,朝臣中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垂簾聽政的擁護者,他們也害怕光緒主政後國家權力格局出現調整,從而影響到自己的權勢地位。這些人構成了慈禧垂簾聽政的“羣衆基礎”,被稱爲“後黨”。

就在光緒帝十四歲這年,後黨勢力得到了壯大。這一方面由於恭親王奕被清洗,朝廷中已不存在能對慈禧制衡的勢力;另一方面,慈禧將醇親王奕譞提升到最高統治集團中來,這使得後黨集團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在奕被撤去一切職務的第二天,慈禧發佈懿旨:“軍機處遇有緊要事件,着會同醇親王奕譞商辦。”實際上就是讓奕譞主持軍機處。由於奕譞是皇帝的生父,爲了照顧他的面子,所以纔沒有正式任命爲軍機大臣。

讀者可能奇怪,奕譞作爲皇帝的父親,應該是“帝黨”纔對呀,他主持軍機處怎麼會有利於後黨呢?

原來,自打兒子被慈禧要去當了皇帝,奕就深知自己處境的危險。按一般的理解,兒子當了皇帝,父親不就是“太上皇”了嗎?他已經具備了危及慈禧獨裁統治的可能性,能不成爲慈禧的眼中釘?奕譞是慈禧的小叔子兼妹夫,深知這位嫂子兼大姨姐六親不認、心狠手辣的作風。從一件小事兒就可見一斑:奕譞的福晉是慈禧的親妹妹,一次頂撞了慈禧,慈禧居然想出這樣一個辦法報復妹妹——賞給妹夫一個貌美的宮女做妾。因爲是皇太后賞的,奕譞

不能不要,奕譞福晉的心情可想而知。這就是慈禧的風格,她有一句“名言”——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

姨太太進門,算是側福晉,專跟福晉作對。自己的妹妹從此沒有好日子過,慈禧稱心了。按說奕因此走了“桃花運”,是件美事兒,其實不然。這位姨太太因爲有太后的背景,醇王府上下都對她高看一眼,加上她時常進宮打小報告,奕譞即使在家門之內也不敢說一句真話了。他自號“退潛居士”,命名自己的書房爲“退省齋”,寫了很多謙抑退讓、感恩不忘的條幅,掛在自己的房間裏。他既擔心自己的命運,也憂慮兒子的前途,活得戰戰兢兢。

自打光緒進宮爲帝,轉眼已經十年了。此間奕譞以全部精力討好慈禧,他先是急流勇退,不過問大清國的政治,以此表明毫無野心;再則不失時機地給慈禧抬轎子、戴高帽,哄嫂子高興。正是看準了奕譞的這一弱點,慈禧在清洗了恭親王奕之後,搬出已成“驚弓之鳥”的醇親王奕譞,讓他主持軍機處。可見,奕譞的復出意味着慈禧後黨勢力的加強,而且,奕譞畢竟是皇帝的生父,他帶頭給慈禧捧場,效果是任何人都不能發揮的。比如在慈禧向光緒歸政的問題上,朝臣夾在太后和皇帝之間不好表態,既想支持慈禧繼續垂簾,又怕得罪了光緒皇帝,而奕譞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只要奕譞第一個發出反對歸政的聲音,後黨集團立即就會有贊成的聲浪,這樣一來,慈禧繼續把持國家政權就順理成章了。

自導鬧劇,繼續掌權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光緒十二年六月初十日,公曆是188 年7月11日,清晨,慈禧太后召見了奕譞以及軍機大臣等。她首先表揚了光緒帝學業的進步,說皇帝今年十六歲了,十餘年來的學習態度是端正的,表現是積極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近來披閱章奏,論斷古今,能夠剖決是非,權衡允當。然後她話鋒一轉,宣佈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於明年正月撤簾歸政,讓光緒皇帝掌握國家政權。

慈禧太后的表態立即使奕譞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按照人之常情,奕譞何嘗不願意兒子早日親裁大政,成爲名副其實的一國之君,但他知道政治的險惡和宮廷裏面的言不由衷,自己稍有不慎,將禍患無窮。所以,他立即表示:完全贊同皇太后對皇帝學習成績的肯定,但國家政務千頭萬緒,皇帝的學業正處在關鍵時刻,如果能緩兩年歸政,皇帝在學業上會獲得更大的收穫,將來執掌政權,才能夠更好地貫徹太后的意志,那將是大清國臣民的幸運。有了奕譞的帶頭,後黨人士自然起勁兒鼓譟,一時要求慈禧繼續掌權的呼聲越來越高。不料慈禧不予理睬,根據《清德宗實錄》記載,她下發懿旨,宣佈:惟念垂簾之舉,本屬一時權宜。皇帝繼統御極,仰承穆宗毅皇帝付託之重,當此典學有成,正宜與內外臣工勤求治理,宏濟艱難,自應欽遵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日懿旨,即

行親政,以慰深宮期望之意。

慈禧命令欽天監在明年正月內選擇良辰吉日,舉行親政大典,然後結束了召見,在李蓮英等太監的簇擁下,頭也不回地退朝了。王公大臣面面相覷,不知慈禧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奕譞一時沒了主意,退至朝房,大家一起商量,決定再次請求慈禧繼續掌權。爲了讓慈禧順從“民意”,必須營造更大的聲勢。當然,在慈禧繼續執政這個大前提下,王公大臣也有分歧:有人主張將慈禧歸政的年限推遲到四年後——光緒皇帝二十歲的時候;有人主張慈禧明年就歸政,然後以“訓政”的方式執掌國家政權。所謂“訓政”就是光緒帝按照慈禧的訓導執政。其實,這兩個方案的目的都是爲了確保慈禧掌握政權,實質是一樣的。

蒙古王爺伯彥訥謨祜主張推遲歸政。這位僧格林沁的後代已經沒有了父輩的驍勇,他上了一個滿紙諂媚之詞的奏摺,首先回顧了慈禧皇太后對國家的“傑出貢獻”以及執政期間忙得喫不上飯、睡不好覺的辛苦,因此,他說他做夢都希望皇太后能夠從緊張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頤養天年,過幾天舒心的日子。但話鋒一轉,他又振振有詞地列舉了慈禧必須推遲歸政的三點理由:其一,皇上聰明異常,過目成誦,六經諸史,早在好幾年前就能說出大概,但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皇上還是應該趁着年輕,再紮紮實實讀幾年書。

其二,治理天下每天都要看奏摺,皇上近年進步很大,能夠一目瞭然,但中國太大了,頭緒太雜了,往大了說有軍事、農業、禮樂制度,往小了說有鹽法、關稅、治河、漕運,要都搞明白也不容易,所以,還得學習。

其三,皇上漢語很好,滿語也不錯,聽說讀寫樣樣精通,但在滿漢語言的互譯方面還沒有十分精熟,還有深入鑽研的必要。

總之,這篇奏摺希望慈禧再鼓足幹勁兒,辛苦幾年,“俟一二年後,聖學大成,春秋鼎盛,從容授政”。而奕譞則希望皇太后訓政,也上奏摺表明了自己的意見。

這場鬧劇中的重要角色——光緒皇帝尚未表態,這實在令慈禧尷尬。爲此翁同龢一再勸說,光緒則表現出了固執的一面。後來見師傅跪地哀求,他纔不得不違心地跟慈禧客氣,希望親爸爸繼續執政,他擔不起大清國元首這份重擔。慈禧的面子得到了滿足,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依然下發懿旨,宣佈:

垂簾之舉,出於萬不得已,十餘年來深宮訓導,欣見皇帝典學有成,特命於明年正月內舉行親政典禮,審慎宣綸,權衡至當,不容再有遊移……該王大臣等所請訓政數年及暫緩歸政之處,均毋庸議。

國家值此時艱,飭紀整綱,百廢待舉。皇帝初親大政,決疑定策,實不能不遇事提撕,期臻周妥。既據該王大臣等再三瀝懇,何敢固持一己守經之義,致違天下衆論之公?勉允所請,於皇帝親政後再行訓政數年。

可見,慈禧利用以奕譞爲首的朝廷大臣提供的臺階,最終選擇了“訓政”這種形式,以此繼續把持國家政權,這是慈禧的高明之處。古語道:人無信不立,既然承諾皇帝成人就歸還政權,如果自食其言,難免蒙受信譽上的損失;相反,改換一個“訓政”的名目,不僅容易掩人耳目,而且時間可長可短。在這種體制之下,慈禧操縱光緒帝,支配國家政權,跟原來的垂簾聽政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營建名園,煞費苦心

經過一番言不由衷的“懇請”和“辭讓”,終於確定了今後的權力格局——慈禧以“訓政”的方式繼續把持政權。當然,光緒帝畢竟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隨着慈禧一天天衰老,國家政權無疑最終屬於年輕的光緒帝,只是由於慈禧的存在,光緒帝登頂權力巔峯的過程會漫長和坎坷一些。

跟年輕氣盛的光緒帝不同,醇親王奕譞看得更深遠些。爲了使兒子能順利地走完漫長、坎坷的“登頂”之路,他煞費苦心,以兒子的名義備辦了一份“厚禮”,獻給了慈禧太后。這是一份什麼樣的禮物呢?

奕深知慈禧多年來有一個夢寐以求的願望——搬出紫禁城,住到湖光山色的園林中去。紫禁城建於明朝,建築壓抑單調,裏面清規戒律繁多,清朝皇帝大多不願意生活在其中。所以,從康熙開始,在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在北京西郊營建了“三山五園”。雍正、乾隆等君主除了冬天和舉行典禮以外,基本住在園中。然而,自打同治以來,園居生活成了清皇室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因爲避暑山莊不僅遙遠,而且是咸豐帝駕崩的傷心地;三山五園又慘遭英法聯軍的破壞,滿目瘡痍、觸目驚心。

慈禧早年在圓明園中跟咸豐帝有過一段短暫但刻骨銘心的愛情生活,愛情的結晶就是同治皇帝,慈禧因此改變了命運。出於對青春的懷念和對舒適生活的嚮往,修復圓明園就成了她魂牽夢繞的理想。爲此她曾在同治末年大力推動修復圓明園的計劃,但遭到滿朝大臣的一致反對,理由十分簡單——沒錢。據估算,修復的經費至少需要兩千萬兩白銀。經過太平天國戰爭的打擊,國家百廢待興,用錢的地方很多,統治者自己先修一座園林,社會影響肯定不好,所以,慈禧不得不壓抑起強烈的慾望,仍在紫禁城中“蝸居”。

光緒帝不開竅,但他爸爸奕看出了這一點,而且,這不光是爲了討慈禧的歡心,園子建成後慈禧在那裏遊山玩水,也免得在紫禁城中指手畫腳,光緒執政或許能順利些。所以,奕

下決心給慈禧修一座園子。經過評估,選定了清漪園,這裏有山有水,不大不小,不像圓明園那樣顯眼;而且,這原是乾隆皇帝爲母親做壽修建的,現在重建,從光緒孝敬慈禧的角度來說也算合情合理。至於建設經費,奕知道國家財政依然窘迫,一旦開工又會惹來一片批評,爲此,他想出了一個偷樑換柱的辦法。原來,在剛剛結束的中法戰爭中,陸戰打得還算差強人意,海戰則一敗塗地,爲此,奕建議加大海軍建設的力度。慈禧採納了這一建議,設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由奕譞負責。光緒十二年八月,奕譞上奏慈禧,要選派北京的八旗子弟操練水戰。在哪兒操練呢?奕說,清漪園中萬壽山下的昆明湖水面遼闊,再合適不過了,而且,一旦訓練出眉目,就請太后和皇帝前往檢閱,爲此,他還要修復清漪園的一些建築。慈禧心領神會,立即批准了奕譞的建議。

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午時,即公元1887年1月8日正午,在昆明湖畔舉行了“水操內學堂”的“開學典禮”,一共六十名中國未來的“海軍人才”向孔子像行跪拜禮,然後向教師行禮。典禮草草結束,官員們立即趕往萬壽山下,舉行排雲殿的供梁儀式,重建正式啓幕。工程由海軍衙門一手包辦,不用國庫撥款,所以一開始大家並不知曉。隨着工程規模超過了海軍建設的需要,羣臣也明白了此舉的真實用意,隨即發出了反對的聲音。根據《清德宗實錄》記載,慈禧特意下發懿旨,做出三點解釋:

第一,工程在乾隆年間的基礎上進行,並非新建,而且款項出自“節省羨餘”,不用國庫撥款;第二,外間傳聞修復圓明園是沒有根據的,別說國家沒錢,即使將來“民康物阜,四海乂安”,也不修圓明園,因爲她追求節儉,各級官員也要力戒浮華;第三,此舉是皇帝的孝心,她不忍過於拒絕。慈禧說得振振有詞,加上其獨裁地位已經確立,羣臣大多緘口不語,沒掀起大的波瀾。

其實,光緒帝對萬壽山工程十分矛盾,他不願意在國家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浪費大筆金錢,更不願言不由衷地討好皇太后,但礙於生父的一片苦心,再則想到慈禧搬出紫禁城,也油然而生一種“當家做主”的衝動,於是,按師傅翁同龢的指點,爲這座即將竣工的園林題寫了匾額——“頤和園”,作爲厚禮獻給了慈禧。慈禧笑得合不攏嘴,告訴皇帝要“勤政典學,克己愛民”,把大清國治理得蒸蒸日上,那纔是最好的禮物和最大的孝心。

附帶指出,據戚其章先生研究,重建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合計八百六十萬兩白銀,這差不多可以再建一支北洋艦隊。奕譞自知理虧,所以重建較爲低調,沒有修復萬壽山後山的建築,面積也較乾隆年間的清漪園稍有縮減,重新調整了一些景點的佈局。雖然此次重建規模不及乾隆年間,但後人一致評價頤和園的佈局要好於清漪園,造園水平甚至能超過圓明園的某些景點。經東宮門進入頤和園,先是兩重四合院似的建築羣,核心爲仁壽殿,雖不乏皇家氣派,但終究比不上紫禁城的恢弘壯麗。然而,從仁壽殿西南角繞過假山前行幾十步,放眼望去,頓覺豁然開朗,只見碧波萬頃的昆明湖、綠樹蔥蘢的萬壽山、巍峨莊嚴的佛香閣以及數不清的亭臺樓閣點綴出了一個人間仙境!這就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世界文化遺產”、最美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掩人耳目,親政大典

就在頤和園工程起步之際,光緒皇帝的“親政大典”也在緊張地謀劃着。光緒十二年初冬,慈禧批准了“訓政細則”,其實就是比照垂簾聽政的章程稍加刪改而已,在禮節方面基本未作改動。考慮到垂簾聽政已經結束,決定撤去慈禧面前的半透明紗簾,但換上一面半透明的紗屏。可見“訓政”跟“垂簾聽政”比較起來,本質上換湯不換藥。

光緒十三年正月十五日,公曆是1887年2月7日,光緒皇帝的“親政大典”如期舉行。半夜時分翁同龢起身開門一看,只見一輪明月如同金盆一樣懸掛在一塵不染的天際,將月光灑向萬籟俱寂的北京城。晚冬的夜空雖不溫暖但沒有一絲寒風,他在日記中讚歎說,這是幾年未見的好天氣,他要前往紫禁城,參加皇帝的親政大典。

翁同龢進入紫禁城的時候雖是半夜,但裏面燈火通明,人們身着盛裝,表情嚴肅又充滿了喜氣。凌晨四點,光緒帝前往大高殿、壽皇殿,向祖宗畫像行三跪九叩大禮。經過一番莊嚴又煩瑣的禮儀,光緒帝圓滿完成了使命,當他回宮的時候,東方已經現出了魚肚白。

清晨八點剛過,光緒帝乘大駕從隆宗門而來,在永康左門下轎,由親王重臣簇擁走到慈寧門,向西而立。這時樂隊高奏《豫平章》,慈禧太后在樂曲中升座。光緒帝率重臣走到拜墊前站好,丹陛大樂奏響《益平章》,贊禮官高喊“跪拜”,光緒帝率王公大臣向慈禧三跪九叩。與此同時,跪拜聲傳至午門外,齊集在那裏的三品以下官員同時行禮。禮畢,光緒帝率百官站立,目送慈禧離座回宮,然後率重臣前往太和殿。此時旌旗招展,樂曲大作,看着身穿皇帝禮服的光緒走向寶座,翁同龢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在當天的日記中記道:“天顏甚精采也!”

其實,無論是翁同龢,還是光緒帝,心情都是複雜的,至少應該是喜憂參半。他們樂觀地幻想着未來的美好前景,但就眼前來說,光緒並未獲得與他身份相配的皇權。這場所謂的“親政大典”不過是慈禧繼續把持國家政權的幌子而已。

慈禧甚至表示:皇帝親政之始,即使稍有疏忽,也可以寬容理解,爲此滿漢大臣均有輔助之責;至於學無止境,本可以邊幹邊學;最後宣佈按照欽天監所擬良辰吉日,於明年正月十五日卯時舉行皇帝親政大典。

雖然慈禧做出了這樣“堅決”和“開明”的姿態,但熟悉中國專制政治的人都知道,慈禧這是言不由衷,所以,反對歸政的呼聲並未因此平息。醇親王奕譞“重申愚悃”,禮親王世鐸一再“瀝誠籲懇”,很多人上疏請願,一時聲勢浩大。慈禧見火候差不多了,才做出無可奈何的樣子,扭扭捏捏地宣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