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龜出池相當於冬眠龜出眠,重要性可見一斑。如何保證龜的品質和健康,儘可能的安全出池,也很考養殖技巧,總的原則是:寧可晚十天,絕不早一刻,有效避免咬尾、應激和患病等不必要的損耗。

出池注意事項

1、注意溫差,這個和冬眠龜出眠有相似,一般來說是選擇夜間最低溫度在20°以上,溫度穩定溫差小的階段,最近的廣東的天氣雖然回暖很多,但明後幾天就面臨大幅降溫,這對出眠、出池的龜種都是考驗,腸胃炎、感冒患病等都要密切觀察。

2、準備環境,這個步驟應該在龜出溫室前準備好,主要是做好遮光,最好能均勻、分散,避免龜都集中躲藏在一處,造成不必要的咬尾、腐皮和爛甲等等。同時龜出池後要比平時多巡查,如果因變換環境造成咬尾等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否則可能輕微咬尾後的血腥味造成追逐咬尾,甚至斷尾等。

3、保持水質,由於龜在溫室內每天都換水,所以出外池後過渡期的水質要求比較高,要先對龜池進行提前消毒、靜置。清水洗淨之後再加入清澈無雜質的水,並注意換水,避免因水質變化大,產生腐皮腐甲情況。

4、最後考慮餵食,由於龜在溫室內高溫消化能力強,餵食量和次數均多。出外池後,要適當減少餵食次數,擇優選擇易消化食物進行調養適應,隨後視氣溫天氣狀況,逐步恢復正常飼養即可。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實際案例,有龜友的溫室龜之前每年三、四月出外池,結果腸胃炎拉稀、腐皮、白眼,養成了出池綜合症,每年都會有損耗。後來延遲到五一出外池,竟然零損耗,整體安全出池。

版權聲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爲原創文章,版權歸屬於本公司

如需摘錄或轉載,請註明“來源:神龜網”

—龜業資訊門戶 龜寵玩家世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