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首席記者廖興陽)“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實現工業現代化,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基和命脈,沒有先進製造業,就沒有支持經濟發展的基礎,更難以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征程中,昆明工業必將繼續挑大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小平說,當前,昆明工業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的關鍵時期,具備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的良好基礎,也必將爲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趙小平介紹,近年來,昆明不僅實現了工業總量突破千億、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而且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企業實力逐步增強,園區建設步伐加快。2018年,全市工業增加值突破1200億元,達到1266.94億元,總量相當於1978年的151倍,較上年增長13.6%,佔全市GDP的24.3%,佔全省工業總量的2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14%,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1位。

目前,昆明市共規劃建設工業園區16個,其中國家級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開區2個、省級工業園區12個。昆明高新區、昆明經開區、五華科技產業園、安寧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呈貢信息產業園成爲全省唯一的信息產業專業園區,昆明經開區、昆明七甸產業園創建爲國家級綠色園區,成功創建3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8年底,昆明市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0戶。其中,雲南中煙、中石油雲南石化等5戶企業產值超100億元,雲南滇金、雲南白藥等8戶企業產值超50億元,貴研鉑業、昆藥集團等36戶企業產值超10億元。註冊在昆明市的境內上市企業達25戶、港股上市企業4戶、新三板掛牌企業64戶,境內上市企業數、新三板掛牌企業數分別佔全省的69.4%和72.7%,居全省首位。同期,寶能汽車製造、紫光芯雲產業園等154個項目落地;江鈴新能源汽車昆明基地、京東方OLED微顯示器等53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中關村電子城(昆明)科技產業園一期、智能裝備產業園等38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全市工業和信息化投資增速較上年提高10.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較上年提高16.4%。

趙小平表示,未來一個時期,昆明工業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貫徹落實國家“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以做大總量規模爲目標,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爲突破口,以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爲主線,以推進智能製造爲主攻方向,圍繞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和工業“4+4”重點產業培育,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實現工業總量擴張、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活力激發,譜寫昆明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同時,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還將通過堅持規劃引領、做好頂層設計、抓重點項目、抓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壯大等幾項重點工作,推動昆明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超前謀劃“十四五”,最終形成較爲完整的昆明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規劃體系。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力爭同比增長10%,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同比增長20%。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4%。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今年上半年,寶能綠色能源產業園、通盈藥業生物醫藥基地、凝慧氮化鎵微波功率器件等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開工建設,貴研鉑業稀貴金屬產業園、新能源汽車高原監測實驗室等項目順利推進。5G試點方面,滇池大壩、翠湖公園、會展中心、雲上小鎮、長水機場等重點區域完成部署,即將形成示範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