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族的歷史極大影響了霍桑小說的創作,他的絕大部分作品是以殖民地時期殘酷的宗教統治爲背景,描寫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識矛盾和宗教主義壓迫下的悲慘遭遇。《紅字》中霍桑借海絲特·白蘭之名錶達了這樣的觀點:“人世間的法律並非她心目中的法律”。

1804年7月4日,美國19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小說家霍桑出生。霍桑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塞勒姆,幼年喪父,性格孤高自許,顧慮多疑,童年的不幸使他內心有一種“痛苦的孤獨感”。

在霍桑的家族中,有兩位祖先都曾是殖民地的行政官員。第二代祖先約翰·霍桑曾參與審判1692年聲明狼藉的薩萊姆“驅巫案”,實際上這是一次宗教迫害,遇難者中有不少是無辜的居民。霍桑認爲祖輩們的行爲是一種罪過,一種恥辱。

家族的歷史極大影響了霍桑小說的創作,他的絕大部分作品是以殖民地時期殘酷的宗教統治爲背景,描寫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識矛盾和宗教主義壓迫下的悲慘遭遇。

1850年,霍桑寫下了小說《紅字》。《紅字》講述了發生在北美殖民時期的戀愛悲劇。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嫁給了醫生奇靈渥斯,但他們之間卻沒有愛情。在孤獨中白蘭與牧師丁梅斯代爾相戀並生下女兒珠兒。白蘭被當衆懲罰,戴上標誌“通姦”的紅色A字示衆。

小說的故事並不複雜,但裏面的大段心理描寫讓整部小說充滿悲情色彩。《紅字》中霍桑借海絲特·白蘭之名錶達了這樣的觀點:“人世間的法律並非她心目中的法律”。他認爲,人類的一切法律條文和道德規範都無法對人類的罪惡進行評判,即使是具有神權制度賦予了神聖性的權力機構及其代言人,也沒有資格來評判人類靈魂的罪惡。

小說問世多年後,由《紅字》改編的影視劇進入人們視野,還有更多作品從中吸取養分。《紅字》中提出的倫理和道德困境,依然是現代人類社會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