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900多天後,擁有15萬股東的信威集團復牌備受關注。日前,在國內投資者交互社區尺度App,著名財經作家、德林社創始人李德林發帖,就信威集團這顆大雷的前前後後進行了覆盤。引發了衆多投資者的圍觀。

帖子全文如下:

ST信威的投資者們,你們在停牌期間還好嗎?

900多個日日夜夜,15.5萬投資者盼星星盼月亮,終於要等到復牌了。停牌的信威集團總市值427億。兩年多的時間裏,投資者們一股都沒法交易,股票就被戴上ST的帽子,帽子下面是兩年的連續虧損,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翻譯一下審計報告的黑話就是:老子跟造假分子不是一夥兒的。

在退市邊緣的信威集團確實因爲造假被抓包了。信威集團的老闆叫王靖,是個搞養生的。有一句話怎麼說,搞養生死得快。王老闆搞養生那是因爲他學的中醫專業,開的是養生學校,那是生意。當然,後來的履歷表就很炫酷啦:開運河、發衛星、建港口、挖金礦。每一個工種都足以亮瞎你的鈦合金雙眼。

王老闆在香港學金融,在柬埔寨挖礦期間,拿下信威集團的控制權。2013年,王靖通過借殼的方式讓信威集團成功上市,成爲當時A股史上最大的借殼案。信威集團借殼期間,王靖控股的香港企業拿到了尼加拉瓜運河50年特許權。歷史上楊廣開運河,1400多年後,王靖要在國際上開運河,投入500億美金,比楊廣有氣魄。

開運河死得快。

王老闆那些驚世駭俗的項目往往都停留在協議上。令人生疑的是,信威集團90%以上的核心業務都在海外,沒錯,就是王老闆挖礦的柬埔寨。啥業務呢?買方信貸。說白了還是中間商賺差價的業務。中間商賺差價本身是個好業務,可是發生在王老闆身上就讓人覺得不靠譜。

信威集團不得不停牌,就在停牌期間,信威集團的業務簡直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從年營收超30億,到2018年只有不到5億,利潤也從當年淨賺16億,到2018年虧損29億。虧損還不是啥稀奇的,信威集團還有94億的有息負債,2019年內到期的將超過83億,就那麼一點家當,債權人現在恐怕已經是長夜難寐了吧?

真正讓信威集團投資者和債權人夜不能寐的是造假。王老闆吹的牛逼主要是海外,2011-2015年柬埔寨信威爲信威集團貢獻了30億元收入,可柬埔寨信威2012-2015年累計營收只有1.02億元,虧損達11.4億元。一個虧損的破落戶,怎麼給信威集團做幾十億的賺錢大生意?因爲王老闆玩兒的是左手倒右手把戲,信威集團海外合作伙伴不是獨立第三方,而是信威的子公司,且購買信威集團的銷售收入,是採取買方信貸模式,就是信威集團及子公司替海外夥伴擔保,海外夥伴貸款買信威集團產品。

信威集團一開始還不認賬,可錢是個聰明的東西啊。看看信威集團的財報,信威集團及子公司替海外合作伙伴擔保達142.04億元,佔公司淨資產的111.15%。爲啥要給海外合作伙伴擔保那麼多?僅僅是要跟海外的夥伴們做生意嗎?都遠遠超過信威集團的營收了,沒有常識啊,難道王老闆想通過合作伙伴把錢弄出去修運河?更爲關鍵的是,王老闆難道不明白一個道理,如果老外們翻臉不認賬,爆發全面風險,信威集團那就是資不抵債啊。

大量從銀行擔保貸款的同時,信威集團借殼時檯面上幾個神祕股東開始套現走人。王老闆演戲用力過猛,三個檯面股東分別是68歲、78歲、81歲的老頭老太,其中81歲的老頭還是四川的一個村民。我噻,讓我家鄉出這麼大一個老富翁,你王老闆怎麼想的,找馬甲的時候走點心嘛。現在回頭給擼擼,你費盡心思找一幫老頭兒老太太在前臺持股,讓上市公司給海外客戶鉅額擔保,而那些破落戶客戶給信威集團貢獻業績,是不是覺得這出戏太假?

*ST信威停牌900多天後,跳水錶演要開始了

*ST信威停牌900多天後,跳水錶演要開始了

王老闆在香港學炒股,學的東西還是太粗糙了。你做了那麼大一個局,說白了就是財務造假嘛。所謂的海外大客戶、鉅額擔保,都是爲了炒股票,信威集團市值一度將近2000億逼近中國聯通。A股市場那些吹牛逼的無非就是想證明自己有能耐,給人營造一個他們編造的上市公司故事都是真的的假象。最終套現走人才是真的,只是王老闆之前說2019年要發生32顆衛星,投資100億美元合資開發克里米亞深水港。

*ST信威停牌900多天後,跳水錶演要開始了

衛星沒有上天,運河還在紙上,信威集團已經跌下神壇,節操碎了一地。別說我亂說哈,你們花錢請的會計師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核心意思就是這個。不服?看看那些曾經熱捧你們的機構,從2019年2月之後,多家基金就對信威集團進行了重新估值。其中,新華基金、匯添富等給出的是5.76元/股,接近信威集團停牌前14.59元/股的18個跌停板。簡直就是腰斬棄市啊。15萬多投資者,能跑的,就玩兒命地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