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長安汽車和力帆汽車究竟排名如何,收益又如何呢?在已發佈的2018年中報財務數據中,【晨播上市公司觀察】爲您解析。

營業收入中,排名第一的是上汽集團,營業收入爲4571.78億元,自然獲利能力強,比亞迪位列第二,爲541.51億元;但與上汽集團相差4030.27億元。

後面依次是廣州汽車集團、長安汽車、福田汽車、江鈴汽車、一汽轎車、衆泰汽車、力帆股份、東風汽車、亞夏汽車、海馬汽車。

海馬汽車與亞夏汽車僅相差了0.47億元,兩者需一同進步。

可以看到,淨利潤中上汽集團依然屹立不倒,上汽集團淨利潤爲172.62億元;後面依次是廣州汽車集團、長安汽車、衆泰汽車、東方汽車、江鈴汽車、力帆股份、一汽轎車、亞夏汽車、海馬汽車、比亞迪、福田汽車。

淨利潤爲負的竟有三家汽車上市公司,分別是海馬汽車、比亞迪、福田汽車。

長安汽車僅排名第三,淨利潤爲6.96億元,還是稍靠前的排名,而力帆股份就稍靠後一點了,淨利潤爲1.11億元,排名第7。

而在淨利潤率中,廣州汽車集團的淨利潤率纔是最高的,達到18.08%;之後是東風汽車,淨利潤率爲4.35%。

原本營業收入以及淨利潤都位列第一的上汽集團,淨利潤率只有3.78%,位列第三;第四是衆泰汽車;第五是長安汽車;第六是力帆股份;第七是江鈴汽車;第八是亞夏汽車;第九是一汽轎車;第十是比亞迪;第十一是福田汽車;最後是海馬汽車。

盈利能力最強的是廣州汽車集團,而最低的是海馬汽車,海馬汽車還需努力。

長安汽車淨利潤率爲1.95%,力帆股份淨利潤率爲1.85%,重慶兩家汽車上市公司只相差了0.1個百分點,排在了五六名。

明顯收益在全國2018年已發佈中報的汽車上市公司中是較低的了,其盈利能力有待加強,還得再加油,奮起直追。

接下來,從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三項指標中來更深層次的解析。

上汽集團銷售費用爲294.4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6.44%;廣州汽車集團銷售費用爲29.0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7.91%;長安汽車銷售費用爲25.4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7.13%;力帆股份的銷售費用爲2.6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47%。

銷售費用中力帆股份佔營業收入最低,其他三家汽車上司公司得奮起直追。

上汽集團的管理費用爲193.0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22%;廣州汽車集團管理費用爲16.3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47%;長安汽車的管理費用爲21.5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6.05%;力帆股份管理費用爲3.6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6.14%。

上汽集團管理費用佔營業收入最低,其他三家汽車上司公司得想辦法降低管理費用。

上汽集團的財務費用爲8.0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0.18%;廣州汽車集團財務費用爲-0.23億元(其中,利息收入爲-2.4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0.06%;長安汽車的財務費用爲-2.26億元(其中,利息收入爲2.6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0.63%; 力帆股份財務費用爲2.0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3.46%。

廣州汽車集團佔營業收入最低 ,其他三家汽車上市公司應向廣州汽車集團看齊。

由此而知,上汽集團只是因爲盤子比較大,其淨利潤率並不怎麼如意,盈利能力不是特別強。

所以盤子大不大並不重要,實際收益纔是王道,上汽集團應加強營銷費用以及財務費用的合理控制。

重慶兩家汽車上市公司收益並不是很理想,在營業收入方面以及淨利潤方面需加強,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方面合理化去控制,這樣自然盈利能力就會變強了,淨利潤率就會上去。

這個以車代步的時代,對汽車業界來說是件很棒的事,重慶汽車行業望日益變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