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編紅色題材現代潮劇《百姓之子》正是基於這段革命史實來展開的,劇中主要講述了潘舜貞與丈夫陳阿木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們冒死救孤的感人壯舉,並透過普通老百姓的視角,濃墨重彩地謳歌潮汕人民英勇無私的革命精神和大愛情懷,以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週年。當天晚上,由廣東潮劇院精心打造,以營救烈士彭湃之子彭士祿爲主線謳歌革命大愛精神的新編紅色題材現代潮劇《百姓之子》,在汕頭慧如劇場舉行首場公演。

文/圖 羊城派記者 趙映光 通訊員 蔡聞燕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週年的紀念日。當天晚上,由廣東潮劇院精心打造,以營救烈士彭湃之子彭士祿爲主線謳歌革命大愛精神的新編紅色題材現代潮劇《百姓之子》,在汕頭慧如劇場舉行首場公演。汕頭市直機關工委當晚也特別組織了該市500多名黨員代表到現場觀看該劇,以此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據瞭解,被譽爲“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是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革命英雄,在他壯烈犧牲之後,國民黨反動派爲了斬草除根,四處抓捕他的遺孤彭士祿。爲營救烈士後代,潮汕地區的人民冒死保護,留下了一段續力救孤的佳話。

新編紅色題材現代潮劇《百姓之子》正是基於這段革命史實來展開的,劇中主要講述了潘舜貞與丈夫陳阿木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們冒死救孤的感人壯舉,並透過普通老百姓的視角,濃墨重彩地謳歌潮汕人民英勇無私的革命精神和大愛情懷,以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週年。

紅色題材潮劇精品《百姓之子》首演獲好評

潮汕地區百姓冒死保護彭湃烈士的遺孤彭士祿,留下了一段續力救孤的佳話

在戲中飾演潘舜貞和陳阿木的汕頭市潮劇團青年演員黃玲玲、李勇強都是首次挑戰紅色題材現代戲,他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拿到劇本以後就深深地被劇中的角色所感動,併爲能夠出演這樣一臺“紅色大戲”而感到自豪。近段時間來,他們除了上網查閱資料瞭解人物背景、揣摩角色性格,還在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的指導下,不斷打磨表演細節,希望盡最大努力把人物塑造得更加鮮活、豐滿,讓觀衆感受到角色身上閃光的人性之美與紅色精神。

廣東潮劇院汕頭市潮劇團團長謝繼順在劇中飾演地主“朱油甘”。說起“朱油甘”這個角色,謝繼順告訴記者,這是劇中一大亮點,“朱油甘”從最初被勞動人民痛恨、使歪心眼的壞人,到受感動、被震撼、內心自我譴責,並最終人性覺醒,加入勞動人民的行列,共同保護烈士的遺孤,其轉變令觀衆驚喜而感觸。這是一個充滿喜劇性的人物,表演上發揮了潮醜的行當特點,爲劇情的發展引入許多衝突與笑點。

在多位演員的傾情演繹下,主旋律鮮明、充滿正能量的《百姓之子》讓7月1日晚到場觀看首演的汕頭廣大黨員代表心潮澎湃,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當晚演出結束後,多位黨員代表走出劇場時紛紛表示,《百姓之子》傳承和弘揚了紅色基因,唱響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讚歌,是一部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佳作。特別是其中所體現的黨和羣衆魚水不分、軍民一家親的革命大愛,爲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課。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吳彤

實習生 | 賴楚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