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達開啓的“賣賣賣”模式成爲商界和坊間熱議的話題,此次萬達將旗下37家萬達百貨門店售出,收購方則是國內智慧零售巨頭蘇寧易購。

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這一樁交易不是簡單的“賣身”,而是二者戰略發展的雙贏之舉。對萬達來說,是丟掉昔日的“累贅”;對於蘇寧來說,在進行智慧零售佈局、擴大經營範圍的重要階段,拿下37家處於優質地段的萬達百貨門店,則會極大推動蘇寧業態的擴張。

昔日的功臣,如今的“雞肋”

過去的百貨商場曾是中國國民消費最“高、大、上”的記憶,萬達百貨在萬達商業初期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其高速發展最有力的支撐,可以說是萬達當

年跑馬圈地打江山的重要功臣。但隨着電商的崛起,國內百貨行業受到極大衝擊,進入市場低迷、銷量下滑的常態,萬達百貨也難以倖免。而此刻的萬達已經發展成熟,品牌影響力和招商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已經不再需要依賴萬達百貨的支持。所以,萬達百貨也逐漸淪爲萬達商業版圖中的一個“雞肋”。

其實,對於萬達百貨這一“舊包袱”,王健林早就考慮過要甩掉,在與蘇寧達成交易前還曾與銀泰接觸過,最後的易主也預示着傳統百貨商場強勢時代的終結。

從萬達百貨易主,看萬達與蘇寧的雙贏買賣

萬達捨棄包袱,繼續輕裝前行

萬達百貨的命運在6年前就已經埋下伏筆。2013年,王健林在其上半年工作報告中就曾提及,萬達將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減少零售業態佔比,特別是減少服飾類零售業態佔比;取而代之的是增加生活類業態佔比,比如美髮、美甲、書吧、教育培訓等。

與當時純購物業態衰退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場景生活類新業態購物中心的崛起,後來蘇寧雲店的加入,也讓萬達百貨看到了一些轉型的曙光。2015年12月底,蘇寧雲店入駐福建兩家萬達百貨,成爲全國第一批進駐萬達的蘇寧易購雲店。兩家雲店將把電器業態佔比控制在六成以下,實現電器、超市、母嬰、金融、咖啡、百貨等互聯網+門店形態。

從萬達百貨易主,看萬達與蘇寧的雙贏買賣

可惜這次萬達百貨的主動嘗試,本質上並未發生變化,更多的算是用另一個主力店代替了原有的萬達百貨而已,不能幫助萬達百貨真正轉型。也正是從2015年開始,從一開始“全國40多家萬達百貨即將關店”的傳言,到一家家百貨店關門歇業,萬達百貨疲態盡顯。

2019年1月王健林發言中強調,輕資產、低負債仍將是萬達今年乃至今後的持續發展戰略,也是萬達轉型的關鍵。2018年開業的萬達廣場中,輕資產已達19個;新發展的58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達50個。2019年以後,新開業萬達廣場至少70%以上是輕資產,新開業酒店原則上全部是委託管理的輕資產。

在這一大戰略指引下,萬達百貨就更加顯得與萬達格格不入,快刀斬亂麻,與其苦苦尋找出路,不如直接捨棄包袱,輕裝前行。

蘇寧納入旗下,加速業態擴張

作爲國內連鎖經營企業第一名,蘇寧旗下各業態門店已超6000家,張近東一直強調“好的線下資源是稀缺的”,去年蘇寧小店負債狂奔,也體現其對線下資源的勢在必得。那萬達百貨的加入對於蘇寧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從萬達百貨易主,看萬達與蘇寧的雙贏買賣

一直致力於拓寬經營範圍的蘇寧,旗下已有蘇寧易購、家電3C家居生活店、蘇寧小店、紅孩子母嬰店、蘇鮮生超市等業務板塊,但缺少以服飾爲主的高端百貨。而萬達百貨這37家門店大都位於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正是張近東口中“好的線下資源”,不僅可以幫助蘇寧直接進入百貨業態,更能在無形中提高蘇寧的競爭力和實體擴張的速度,爲日後蘇寧智慧零售和智慧商業落地奠定基礎。

2月12日下午,蘇寧首次對外公佈:蘇寧時尚百貨子公司將升級爲零售集團的子集團,成立蘇寧時尚百貨集團。據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稱,此次收購只包括萬達百貨,暫時不涉及萬達商業旗下包括萬達廣場在內的其他資源,並表示“未來是否與萬達廣場合作目前尚不確定,但打造互聯場景是蘇寧易購佈局智慧零售的核心。”

看來萬達和蘇寧的這筆“買賣”對於二者確實意義非凡,一個可以健康“瘦身”,一個可以加速擴張,能否成爲經典的商業案例,且看二者後續的發展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