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市的美食獨具特色、久負盛名,素有中國“沙田柚之鄉”“單叢茶之鄉”“客家菜之鄉”等美稱。人民銀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範點切入,在挖掘資源上做文章,助力梅州走出一條“遊長壽梅州、品嘉應好茶、嘗客家美食”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美食獨具特色、久負盛名,素有中國“沙田柚之鄉”“單叢茶之鄉”“客家菜之鄉”等美稱。近年來,人民銀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找準鄉村振興的切入點,主動發揮金融的“助推器”作用,開啓了以“舌尖上”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之路。

金融下鄉

畲族茶“喝”出甜滋味

廣東梅州振興之路

初夏時節,沿着崎嶇蜿蜒的山路進入豐順縣潭江鎮鳳坪村,大山深處,連片的茶林若隱若現。高山雲霧出名茶,鳳坪村盛產茶葉,全村有茶園近一萬畝,茶葉年產量達到20萬斤左右,年產值2000多萬元。茶葉種植和生產已成爲當地支柱產業。

記者瞭解到,鳳坪村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村,是“中國畲族故里”。因交通相對閉塞,一直以來都是金融服務空白地帶,村民存取款都要到25公里以外的潭江鎮。

這幾年,隨着茶產業的發展,村民收入增加,金融服務需求也日益增多。爲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人行梅州市中支把鳳坪村作爲首批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範點進行打造,指導客家村鎮銀行在鳳坪村設立普惠金融服務點,滿足村民存取款等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同時,立足鄉村資源稟賦特點,引導銀行機構將鳳坪村項目作爲信貸優先扶持對象,通過增加授信額度、提供貸款利率優惠、提高審批效率等措施,支持發展茶產業。截至2019年5月末,各銀行對鳳坪村發放貸款22筆,金額超過300萬元。

整村授信

廚師村“炒”出致富路

廣東梅州振興之路

被評爲廣東首個“廚師之鄉”的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在全村2700個戶籍人口中,從事餐飲服務的超千人,年薪20萬元以上的廚師逾百人,一年帶回勞務收入達5000多萬元,廚師足跡遍佈全國27個省份。中國中生代頂尖五十強廚師郭開揚、“180萬拍一隻薑蓉雞”的製作人郭科、“中華金廚獎”得主朱世雄等名廚皆出自該村。

藉着梅州市委、市政府啓動“客家菜師傅”工程的契機,客家村鎮銀行對玉水村整村授信3000萬元。“整村授信是將以往‘村民跑貸款’的被動服務轉變爲‘銀行送貸款’的主動服務,真正將金融服務不出村的目標落到實處。”客家村鎮銀行董事長李東強表示,整村授信依託村委會的人緣、地緣優勢,對授信農戶實行批量化管理,不但手續簡單、放款快,而且利率低於其他涉農貸款利率,能有效激活農戶融資潛力。

進行整村授信只是梅州銀行機構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的一個縮影。人行梅州市中支副行長朱冕告訴記者,近年來,爲解決農民抵押物少的問題,該行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信用類、擔保類貸款產品的研發,爲農民量身定製合適的信貸產品。如梅州農村商業銀行推出“柚農寶”這一貸款產品,對優質柚農最高可發放信用貸款10萬元;郵儲銀行梅州市分行創新“農擔貸”產品,由省農擔公司提供貸款擔保,爲涉農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免抵押貸款。

供應鏈融資

小白鴿“嘗”出大品牌

在興寧市龍田鎮碧園村的一個肉鴿養殖基地,鴿舍建在山丘上,錯落有致。藍色的鐵皮瓦,屋頂的排氣扇,伴隨着鴿子的聲聲鳴叫,別有一番意境。

基地負責人陳偉波在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創辦了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省規模最大的種鴿養殖基地,打造了“陳小鴿”品牌,成爲當地赫赫有名的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

“我的企業能夠做大做強,離不開人民銀行的引導和支持。”陳偉波向記者介紹,人行梅州市中支將公司列爲重點培育對象,多次到公司開展金融知識宣傳,主動將融資政策、金融知識等送上門。針對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人行梅州市中支指導興寧市農村商業銀行依據相應的資金流關係,累計爲與公司合作的27戶農戶發放了貸款192萬元,用於種鴿養殖。

規模供應鏈融資業務解決了農戶資金問題,更多農戶願意加入進來,有利於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與農戶的合作更加密切,有助於穩定上游供給農產品(000061)的質量,也有利於企業競爭實力的增強,促成供應鏈條的良性發展。陳偉波告訴記者,與之前相比,企業的資金佔用率大大降低,這樣便可以將更多資金投入生產,每月出產的乳鴿和商品鴿比之前多7000只,月均銷售收入增加14萬元。

活水澆灌

沙田柚“喫”出幸福感

一片片連綿的柚子樹鬱鬱蔥蔥,一排排林立的高樓各有特色,一條條寬廣的水泥村道延伸至千家萬戶,中心廣場上歡聲笑語……行走在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一幅美麗鄉村圖景分外誘人。去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全國分會場、廣東主會場便設在大黃村。

“從昔日貧窮的小山村一躍成爲全國小有名氣的樣板村,沒有金融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村支書廖建明告訴記者。

據瞭解,2012年以來,人行梅州市中支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展信用戶、信用村評定工作,並將信用評定結果與貸款額度和貸款利率掛鉤。信用環境的改善,增強了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積極性,農行和郵儲銀行在當地的分支機構、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紛紛加大對該村的信貸支持。目前,各金融機構在大黃村貸款餘額達2189萬元,全村柚果種植面積由2012年的3000畝提升到5000多畝,產量由1600萬斤提高到3000萬斤,柚果種植、經銷及倉儲加工累計產值超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8萬元。

在金融活水澆灌下,科誠農場、八珍釀酒、正佳大米、飛龍臍橙……一個又一個“舌尖上”的品牌正在茁壯成長,梅州全市已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2家,實現了各縣(市、區)全覆蓋。

採訪的最後,人行梅州市中支行長黃昌隆告訴記者:“梅州生態優美,好山好水,我們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範點切入,在挖掘資源上做文章,希望助力梅州走出一條‘遊長壽梅州、品嘉應好茶、嘗客家美食’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