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是我省承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要求的核心載體,在省、市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下,已成爲我省服務國家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成爲蘭州市、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記者瞭解到,自蘭州陸港啓動建設以來,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4億元,發運國際貨運班列400列,貨運量達880萬噸,進出口貿易額達48億元。

搭乘國際列車 打造甘肅對外開放高地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燕春麗 實習生 張慧瓊 劉雯

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是我省承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要求的核心載體,在省、市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下,已成爲我省服務國家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成爲蘭州市、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累計發運國際貨運班列74列,6.8萬噸,實現進出口貨值約6.4億元。衆多“中國製造”、“甘肅製造”、“蘭州製造”正在搭乘國際貨運班列走出國門。

五大核心功能

打造對外開放服務平臺

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位於蘭州市西大門,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鎮和咽喉節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上重要的編組樞紐和集散中心。六大鐵路幹線交匯於此,六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毗鄰而建,在全國大物流格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蘭州市政協副主席、甘肅(蘭州)國際陸港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嚴志堅表示,蘭州陸港雖然起步較晚,但依託富集礦產的資源稟賦,國家重點佈局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等多元支柱產業,後發優勢明顯,建設成效顯著。

通過三年的建設,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已成爲國家“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節點和樞紐。覆蓋全國、輻射亞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已經形成,是全國九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二十一個物流節點、十八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

嚴志堅介紹,目前,陸港五大核心功能項目和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已全面啓動建設,蘭州鐵路口岸已獲批建成並正常運行,東川鐵路物流中心已投入運營,整車進口指定口岸的申報已獲批覆;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已基本建成,正向國家部委申辦啓用手續,運行後可實現保稅倉儲、進口保稅、出口退稅、快件分撥、跨境電商、冷鏈倉儲等功能;多式聯運項目列入了全國首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開創性的打通了全國唯一一條南亞國際貿易通道,去年12月啓動建設,今年年底主體將全面建成;中亞、南亞、陸海貿易新通道(南向通道)貨運班列已實現常態化發運。

記者瞭解到,自蘭州陸港啓動建設以來,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4億元,發運國際貨運班列400列,貨運量達880萬噸,進出口貿易額達48億元。

四大貿易通道

打造國際物流中轉樞紐

2017年5月17日,蘭州鐵路口岸封關運營當日,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組織始發了開往哈薩克斯坦的中亞國際貨運班列。經過兩年多的運行,極大地促進了我省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貨物目的地遍佈哈薩克斯坦等中亞5國,貨物品類涵蓋工業原材料、工業零配件、機械設備、建材、食品、輕工產品等。截至目前,累計發運至中亞班列99列,貨重約18.26萬噸,貨值約25.8億元。

目前,南亞國際貿易新通道日趨成熟。甘肅(蘭州)國際陸港開通了蘭州—尼泊爾、巴基斯坦的兩個南亞國際班列。南亞公鐵聯運班列是甘肅省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創新之舉,暢通了16億人口的南亞市場,輻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家地區,有力促進了中尼邊境貿易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已發運7862車,貨重約15.4萬餘噸,主要商品爲日用百貨及食品。2018年10月23日,南亞第二條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蘭州—伊斯蘭堡”成功首發,有力推動了“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2015年7月,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組織發運了首列(蘭州—漢堡)中歐國際貨運班列,2018年7月2日,組織發運首趟中歐國際貨運回程班列。“得益於中歐班列的開行,2014年以來,落戶杜伊斯堡的中國企業翻倍增長。”歐洲中國科技文化商貿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王耀敏表示,杜伊斯堡是“一帶一路”的終點城市,和蘭州市一樣爲“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雙方將通過設立辦事處等方式,服務於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

此外,中新南向國際貿易通道全線暢通,實現了中新南向通道國際貨運班列的常態化運行。新加坡太平集運服務(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鼎聲高興地說,以前由於交通不便,地處內陸的生產商與國際貿易脫離。現在新加坡的企業可以從蘭州、南寧發出貨物,依靠鐵路大動脈和中亞等國進行貿易往來。目前,南向通道國際貨運班列已初步實現每月2-4列的常態化發運,貨物主要包括有色、化工等工業品、特色農產品有靜寧、天水等地的蘋果及河西地區的洋蔥等。自2017年9月29日首發以來,累計發運44列,貨重約3.78萬噸,貨值約5.47億元。

“走出去、引進來”

全方位擴大對外經貿合作

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我省特色產業,發揮蘭州陸港冷鏈物流、集散分撥、中轉樞紐的功能優勢,在省內節點城市建立了工業品、農產品集貨基地。

目前,通過甘肅蘭武國際陸港管理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的平臺,開展了肉類、木材等進出口貿易,增強我省開放型經濟和通道物流產業競爭力。藉助酒鋼集團、金川公司、方大炭素等大型骨幹企業建設的分支機構,先後將酒泉洋蔥、天水蘋果、定西中藥材、馬鈴薯組團“出海”,極大地促進了我省農業經濟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與營口港、天津港、青島港、北部灣港等海港合作共建無水港,與武漢、鄭州、西安、重慶、義烏等陸港開展業務合作。引進了中外運、重慶中集、捷時特等國際物流企業參與陸港運營發展。

該負責人還透露,在國際方面積極尋求發展海外合作業務,先後赴德國、俄羅斯、新加坡、尼泊爾、哈薩克斯坦等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項目考察和合作交流。目前,已在尼泊爾加德滿都設立了海外貿易代表處,海外園區項目正在推進。在泰國、新加坡貿易代表處籌建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計劃於今年9月赴德國杜伊斯堡考察對接,設立代表處。

嚴志堅說,隨着一趟趟班列的東來西去、南下北上,東南亞的熱帶水果、海產品,中亞的礦產品,歐洲的木材等源源不斷地進口至蘭州陸港,集散分撥至全國各地。與此同時,原產自甘肅省的特色農產品、大宗工業品等逐步出口至中亞、南亞、東盟各國,陸港的物流樞紐節點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貿易集散分撥中心初步形成,相關產業聚集效應逐步顯現。國際貨運班列發運體系日趨完善,有力促進了國際國內資源要素的流動和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提升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水平、加快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深化國際經貿合作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