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 (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佈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共有126位傑出青年科學家獲獎。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華人學者表現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9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大多數華人學者都曾在中國高校接受本科教育。

被譽爲“諾獎風向標”的科技大獎

斯隆研究獎素有“諾獎風向標”的美譽,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本屆獎項獲得者分屬化學、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海洋科學和物理學等8個領域。

作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自1955年設立每年頒發一次。迄今爲止,已有47位該獎項獲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17位獲獎人獲得了“數學菲爾茲獎”,69位獲獎人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8位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19位華人青年科學家中來自北大的校友最多,共有9人,遙遙領先其他高校。特別是在化學領域,北大共有5名本科校友獲獎。清華大學今年共有3名校友獲獎。此外,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各有1名校友獲獎。

這19位華人青年科學家包含衆多頂級大神,例如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王博潼,2002年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滿分),2006年獲北京大學學士,2012年獲普渡大學博士。2016年與國際著名數學家 June Huh 教授證明了 Dowling 和 Wilson 在1975年提出的一個著名的組合學猜想,該進展次年發表在國際頂尖數學雜誌 Acta Math 上。

現任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曾獲第16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2004年獲保送清華大學,就讀於堪稱天才集中營的“清華姚班”。在清華大學就讀期間,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清華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

部分青年科學家的個人簡歷如下:

Xiaofeng Feng—中佛羅里達大學

現任中佛羅里達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2003-2007年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系,2007-2009年碩士就讀於清華大學物理系,2009-2013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2014-2016年,在斯坦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在中佛羅里達大學任助理教授。

現在主要從事用於能量轉換的納米材料研究。

Yongjie Hu—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Yongjie Hu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助理教授。他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他於2014年11月加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胡先生獲得2019年Alfred P. Sloan研究獎學金,2018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師職業發展獎,2018年NSF職業獎,2017年AFOSR青年研究員獎和2016年PR PRF博士新研究員獎。

Song Lin(林松)——康奈爾大學

北京大學化學學士,2008;哈佛大學化學碩士,2010年;哈佛大學化學博士,2013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2013-2016。目前主要從事有機化學,催化,有機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Hailiang Wang(王海梁)—美國耶魯大學

王海梁是美國耶魯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他2007年獲得北京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2012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博士學位。隨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4年,加入耶魯大學化學系。

Yan Xia(夏巖)—斯坦福大學

Yan Xia(夏巖)2002年在北京大學獲得本科學位,2005年在麥克馬斯特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他繼續在加州理工學院接受教育並於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後培訓之前在陶氏化學核心研發部門工作了1.5年。他於2013年夏天加入斯坦福大學的化學系,建立了他的研究小組,並繼續對大分子合成和有機材料的長期興趣。近年來,他獲得了特曼獎學金(2014年),ARO青年研究員獎(2015年),3M非終身教職員獎(2016年),NSF職業獎(2016年), Thieme化學期刊獎(2017年)和Cottrell學者獎( 2017年)。

陳夢潔—芝加哥大學

陳夢潔,2005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就讀於生物技術系,2009年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本科就讀期間,成績十分優秀,曾2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同時,對科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經常泡實驗室樂此不疲做實驗的學習狀態。2009年,陳夢潔獲得國家基金委耶魯世界獎學金項目繼續深造;2014年獲得耶魯大學計算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同年,她獲得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教職。

據悉,陳夢潔於2016年加入芝加哥大學,現爲芝加哥大學人類遺傳學系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學醫學部遺傳醫學科助理教授。至此,她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國際期刊發表33篇高水平論文。

鬲融—杜克大學

現任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曾獲第16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2004年獲保送清華大學,就讀於堪稱天才其中營的“清華姚班”,獲得清華大學特等教學金。清華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

Botong Wang(王博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北京大學理學學士,2002-2006 ;普渡大學博士,2006-2012;2012-2015聖母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博士後,KU Leuven,2015年秋季;2016-2017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助理教授;2017年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Botong Wang(王博潼)曾是2002年國際奧數金獎得主。

Meng Cheng—耶魯大學

Meng Cheng現任耶魯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2004-2008年曾就讀南京大學物理系。2008-2013年,在馬里蘭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2013年-2016年,在微軟公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7月,加入耶魯大學,任物理系助理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