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18大经典名句,千年后读来仍津津有味,句句发人深省!

王安石的短文,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而省力,亦记游,亦说理。

王安石的18大经典名句,千年后读来仍津津有味,句句发人深省!

1. 人生失意无南北。

出自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诗人感叹王昭君的可怜命运,感叹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之事,这些失意的事情,是不区分南北方向的,到处都会有。

2. 人生乐在相知心

出自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人生最大的乐事,就是在于能有一个真心相知的朋友。

3.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出自宋·王安石《梅花》。为:因为。暗香:幽细的香气。这两句诗的远远看去,知道那不是白雪压枝,而是梅花在凌寒盛开,因为有阵阵幽细的香味暗中飘来。“暗”字用得传神。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描写梅花的情态或品格。

4.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出自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关键是要专注于某一方面,而不能杂取旁收,什么都会一点,而又什么都不精专,结果不堪大用。此言要想成才,就要专注于某一领域而作精益求精的努力。

王安石的18大经典名句,千年后读来仍津津有味,句句发人深省!

5. 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

出自宋·王安石《上五事书》。得其人,指得到合适的人才。国家的政策措施,找到恰当有力的人才予以推行,那么对国家就有大利;任用的人才不恰当,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走样,那么对国家就有大害。此言执行国家政策措施要有恰当人才的重要性。

6.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出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世上奇妙雄伟、瑰丽怪异的不同寻常的景观,常常是在危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7. 国以用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出自宋·王安石《兴贤》。国家因使用贤能之士而兴盛,因不用贤能之士独断专行而衰亡。此言国家的兴亡与是否选任贤能之士有密切关系。

8. 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

出自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教育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其中有一个环节的方法有错误,那么就足以毁掉天下的人才。此言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择、任用等环节,统治者都要认真对待,不可犯错,否则治国安邦便会无才可用。

9.岁晚惜流光。

出自宋·王安石《岁晚》。岁晚,年终。流光,流逝的时光。此言人到一年行将结束之时会倍感时光易逝,意在表达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之情。

王安石的18大经典名句,千年后读来仍津津有味,句句发人深省!

10.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出自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天下就会安定太平。此言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实现天下安定的根本途径。

11.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

出自宋·王安石《乞改科条制》。一,统一。上面的人道德标准统一了,下面的人就有了学习的榜样,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能形成。此言领导者的率先垂范对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性。

12.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出自宋代王安石《北山》。因:因此。因为在细细地数落花,所以坐的时间长了;慢寻芳草的踪迹,因此,回去的晚了。

13.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出自宋·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君亭咏竹》。怜,爱。直节,指竹。自许,自我期许。此以竹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诗人老而弥坚、更具风操节义的人格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安石的18大经典名句,千年后读来仍津津有味,句句发人深省!

14.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

出自宋·王安石《读江南录》。一个人之所以要诋毁别人,那是因为嫉妒之心;之所以心生嫉妒,那是因为自己不及人家。此言人皆有因不及别人而心生嫉妒,进而诋毁别人的人性弱点。

15.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

出自宋代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义:合理的方法。意思是: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没有一定的物资财富是不行的;要治理好天下的财富,没有合理的方法是不行的。-

16.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出自宋·王安石《三不欺》。仁,仁爱。政,政令、法令。此言治国理政要“仁爱”、“智慧”、“严法”三管齐下,使老百姓或感恩戴德而不忍心相欺,或敬畏其洞若观火的智慧而不敢相欺,或慑于法令政令的威严而不敢相欺。

17.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

出自宋·王安石《拟上殿进札子》。人们都以有善行而引以为荣,而以有坏名声而感到可耻。此言人性中有好善弃恶的本性。

18.溢美之言,置疑于人。

出自宋·王安石《与孙子高书》。溢美之言指过分恭维的话。恭维称赞他人之言太过分,就会被人质疑其真实性。此言说恭维话也要适度,否则便让人觉得善意的称赞是假话。本意是想拉近人际关系,结果反而引起对方疑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