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Netflix上线了一套伪纪录剧。

  内容是拍摄纪录片的彼得和山姆破获一起校园悬案的过程。

  那起悬案,走的是下三路,让人颇为哭笑不得:

  某天,有人在27名教师的汽车上,喷上了JJ图案。

  这套关于揪出喷了27个JJ的幕后黑手的剧,有个很贴切的中文译名:

  《美国囧案》

  本月14号,本剧第二季上线,Netflix照例一次性放全8集。

  相比豆瓣第一季的8.6分,第二季口碑飙到了9.3。

  那立意和讽刺力度,也与第一季相比有了不小的提升。

  但是,那案件却更为下三路和低俗。

  可以说,这是今年我在屏幕上看到的最恶心案件了。

  --一起实实在在的屎屁尿案。

  和第一季一样,案发时间都是很平常的某天。

  地点,是美国某天主教精英学校,每个学生家里都不差钱。

  那一天的午餐时间,学生和老师们如往常一样,到餐厅点菜吃饭。

  突然,只见一名学生面露难为之色。

  接着是一系列迅速且连贯的动作:起身,捂肚,逃出餐厅。

  很快,这个行为开始在餐厅蔓延,许多学生集体中招。

  本是一顿轻松的午餐,却变成了规模宏大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腹泻灾难现场。

  这其中,最先发作的学生博得头筹,迅速占领厕所第一包间。

  其他学生则紧随其后,抢占剩余包间。

  没抢到包间的,只能痛苦地在门口排队,一遍遍向上天祈祷里面的人赶快完事。

  肠胃不好,来不及抢包间的,只能光天化日完成肠胃蠕动了。

  运气好的,找到个垃圾桶解决;运气一般的,直接就地;没有运气的,直接臭裤子。

  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翌日,大家见面,相视之间却只剩默默无言

  后经调查发现,出事的学生,每个人午餐都点了柠檬水。

  很明显,柠檬水被人投了泻药。

  但,此事只是个开始。

  更嚣张的是,当警察,老师们如火如荼地调查本案之时,幕后黑手在网络上跳出来了:

  此人自称粪便怪盗,并在自己的主页预告下一次作案行为和时间。

  每次犯案后,此人还会补上一个犯罪完成的图标进行示威。

  作案方式各种各样,但作案工具却都是shit。

  剧中的几个犯罪现场,从其安检及准入程度的严密程度来看,部署这些案件的难度,就有如跑到FBI或CIA总部放一颗炸弹般。

  于是,反差出现:

  粪便怪盗费尽心思的一系列周密部署,竟是为了制造些无聊的恶作剧事件。

  但是,恶作剧却只是表面,高级的在背后。

  两季《美国囧案》的风格都是一致的(第一季后来获得了艾美奖提名,也赢得了皮博迪奖):

  用严肃的立意来讲述个傻逼的案件,用讽刺的笔调来拍一套让人哭笑不得的侦破喜剧。

  例如第二季,在傻逼的餐厅屎屁尿案背后,其第一位嫌疑人,却是一位遭受校园凌霸者。

  校园凌霸,并非只是暴力行为,它还包括了软暴力。

  不知道您有没有见过那种因被人取一个外号,然后几年学生生涯都抬不起头来,或者性情大变,或很不合群的古怪同学?

  屎屁尿案的第一任嫌疑人就是如此(以下的严肃描述在剧中所呈现的,是颇具喜剧效果的):

  小学四年级之前,他很正常。

  直到有一天,一次体育活动中途,他到一边休息。

  待他起身之时,却被人发现他的裤子上沾了东西。

  尽管他再三解释那是地上的脏东西,但某个同学却说他臭在了裤子上,并在同学中广泛扩散宣传。

  从此,他的名字前面被冠上了一个“shit”,这个外号所伴随的嘲笑声,伴随了他剩下的小学生涯。

  有一位小学老师跟我说过这样的话: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但也比我们大人残酷。

  被起外号这事,相信咱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但孩子的世界里面,并不像成人那样懂得把握尺度(我觉得这个语境下这词比虚伪更合适)。

  当起的外号导致其他同学行为过度,玩笑变成了嘲笑,这种集体行为无形中就变成了软暴力凌霸。

  而且,这种软暴力凌霸是一群人的无意识行为。

  可是对于成人来说,他们大多又会觉得这只是孩子间的恶作剧罢了。

  您说,这个情况下,让被起外号的人如何自居?

  在剧中,这位”shit”同学,则演变为一名被同学孤立的孤独之人。

  “shit”事件发生前,他的生日有几十个同学一起为他庆祝;之后的生日,只来了3人。

  所以,这位”shit”君完全有理由被怀疑为作案者(动机为报复)。

  再者,当以上情况超出此人的承受范围时,人会自发地产生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但这种调节机制不一定会走向好的导向。

  "Shit"君便是如此。

  到了中学之后,他的自我调节造成了另一种外在表现:

  水果忍者(出自切水果游戏)。

  具体做法是,他经常遇到有同学朝他扔水果,此时“shit”君则挥手拍掉水果,继而比出POSE,说出“水果忍者”的Slogan。

  在这件事情,其实又有着认知误差。

  在”shit”君看来,这是一件让他在同学里面能刷出存在感的事。

  加上网络的发酵让他红遍校园,让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游戏,并自认为因此改善了他的人际关系。

  但是,在同学看来,”shit”君这个行为,只能说明他是个心理有问题的怪咖。

  而学校里面朝他扔水果的人,更多的是在戏耍欺负他。

  他依然是孤独一人。

  而”shit”君,不是个例。

  随着案件侦破的逐步进行,谜团却总是在看似清晰的时候又出现拐点。

  扑朔迷离,峰回路转两词,足以形容。

  被牵扯其中的人员,甚至包括学校管理层,老师。

  犯案嫌疑人的数量,也扩大到不止一人。

  这些嫌疑人都有各自的疑点,他们的表现型和”shit”君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孤独。

  包括:

  “风云人物”君。

  此君因有着某项特长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在学校,他有着大于其他学生的特权,老师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看起来,他在学校和谁都是兄弟;

  他的女粉丝众多,如果需要,他不愁没人投怀送抱。

  可是,在这样的表象下,谁能想到他的内心却是极为孤独。

  “奢华”女。

  此女家境,属于有钱人中的有钱人。

  她的社交账号里面,晒的全是品质(败金)生活照。

  直到有一天,一张照片毁了她的名声。

  那是她与肯达尔的合影,此女在社交账号上还写明:此人是我的好朋友。

  但是,没多久,她惨遭爆料。

  照片原图被曝光,大家才知道,原来那照片是她排了5个小时队,所换来的粉丝合影。

  于是,一夜间,大家开始讨厌她。

  可结果呢?

  她却被这样一套理论所说服:

  

当所有人决定讨厌我,我能做的要么只有一个人躲起来哭;要么,发让所有人更嫉妒我的东西。让所有人更嫉妒我,让我感觉没有那么孤独。

  还有。。。

  还有。。。

  在此基础上,本剧的触角又伸向了另外一个领域:网络诈骗。

  我不多剧透了,反正,以上几个因素和本剧的案件是密不可分的。

  但本剧也尝试着去分析被骗的这类人群。

  其实剧中也说了,在网络骗子的目标人群中,受骗者的比例是很小的。

  大部分人收到网络诈骗信息的时候,是忽略或不理睬的;

  只有剩下的小部分人会与对方进行初步联系;

  而在这小部分人中,又只有极小的一部分人会中招。

  剧中所设定的受骗者,范围被框定在受过良好教育,家境正常甚至是富裕的人群。

  在此基础上,本剧却抛出了一个深刻的立意,甚至带着讽刺。

  他定义我们:

  

我们是第一代可以过两种生活的人。我们的存在也在同时被体会,被观看,被展示,被包装。我们生活在不断的反馈和评价当中。

  他定义我们在网络时代的生活:

  

由数位,字节和像素点组成的数字城堡,零和一组成的数字城墙,有人把这些城墙称为面具。

  他还试着去分解这一代沉迷于网络的行为诱因:

  

我们会创造不同版本的自己,让我们看起来像是人生的管理者。可实际上,很多人都孤独寂寞,那带着面具呈现出来的东西,尽是虚假。但是假装,不会让我们虚假。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个版本的自己最能适应。

  他还试着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代人:

  

我们不是最差的一代,我们只是曝光最多的一代。所以,或许面具是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工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