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與原創算是在設計圈裏被討論得最多的兩個詞了,每個人都想做原創,但似乎每個人都不能完全脫離模仿。有些人對於模仿嗤之以鼻,而有些人則覺得,從模仿到原創如同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雖然我沒有原創癌(非得自認爲是百分百的原創不可),但我覺得原創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設計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以本文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做原創設計的心得。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百度對抄襲、模仿、借鑑、原創這幾個詞的定義:

抄襲:指竊取或修改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爲。

模仿: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着做,摹仿的內容包括聲音、樣貌、風格、格式等等方面。

借鑑:把別的人或事當鏡子,對照自己,以便吸取經驗或教訓,比喻別人的可供自己對照學習的經驗或吸取的教訓,以便取長補短。

原創:原創是獨立完成的創作。原創不屬於歪曲、篡改他人創作或者抄襲、剽竊他人創作而產生的作品,亦不屬於改編、翻譯、註釋、整理他人已有創作而產生的作品。

額,其實度娘說的也有些含糊,但是我們還是大致明白她要表達的意思。模仿和抄襲在行爲上其實是一樣的,關於二者的區別我是這樣理解的:模仿是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在參照某個事物做練習,並且不用於商業,可以作爲學習的行爲;而抄襲是指作者篡改他人的原創作品佔爲己有,常指通過模仿他人的作品爲自己牟利的行爲,或指拿來主義。

而借鑑則與模仿、抄襲不同,原創作品中可以有借鑑的部分,雖然不存在純粹的原創,但是我們可以把不屬於抄襲、模仿的作品歸爲原創,這樣會更便與我們理解。在搞清楚了這些詞的定義之後,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做原創設計?

1.做好自己的知識儲備系統,大量閱讀優秀作品

多看優秀的作品,增加我們的見識和知識儲備永遠是設計師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你肚子裏有多少貨與你的想象力是成正比的。原研哉說過,設計就是以大腦中各種記憶相互組合產生出一些新的印象爲前提的。如果看得東西太少,自然也就沒什麼記憶。多看別人的作品不是爲了以後方便抄襲,而是爲了提高自己的審美和設計標準,爲了尋找靈感以及避開別人的思路。

不僅要看作品,還要收集,把優秀的作品收集起來,按創意手法、表現形式、行業、風格進行分類,然後時不時去回顧一下,並且時常優化自己的素材庫,沒有自己的素材庫很危險的,前幾天花瓣網的“系統維護”就警告了我們一次。

2.多行業參考,多種思維思考問題

我們找參考時不要僅侷限在同一行業裏面,一是因爲有些較爲冷門的行業有價值的參考很少,所以很難找到合適的參考作品;二是因爲如果參考全找同一行業的很容易陷入他人的思維、抄襲他人的設計方案;三是同行業之間的設計是最常被人拿來做對比的,各品牌也是對同行業的競爭對手警惕性最高的,也許作品只有稍微相似就會被扣上抄襲的帽子。

所以我們要多去跨行業找參考,去那些與本品牌行業有某部分屬性相同的行業,例如:如果你要做一款護膚品的包裝,就可以去找美妝類、日化品、飲料類、禮品類、醫藥保健類、香水、菸酒等行業的包裝作爲參考對象,這些行業裏也會有很多品牌的包裝的某一方面很適合用於護膚品的包裝。

3.不同角度出發,保持新鮮創意

不管你是做什麼設計,都得保證核心創意是自己的,如果用了別人用過的創意,即使只是創意撞衫,那也會被別人認爲是抄襲。例如:你想做一則關於呼籲人們不要沉迷於手機的公益廣告,可能一下子就能冒出很多不錯的想法,什麼手機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於是把手機做成一堵牆一樣把原本坐在一起的兩個人隔開、喫飯的桌子變得很長,玩手機的人各在一頭、玩手機的人被手機吞噬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創意,可是不好意思,這些創意老早就被人做過了,而且還做的很棒,所以你就不能再用了。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但是我們可以把別人的創意當做鏡子去獲得靈感,我們可以可以繞開他人的創意手法、思考問題的角度,例如,以上的創意例子都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講玩手機這件事,其實我們還可以從玩手機的人在別人心裏的印象這一角度去思考:一些過分沉迷於手機的人像極了吸毒上癮的癮君子、經常在一些嚴肅場合看手機偷着樂的人像個傻子、當在跟別人談正事時也在看手機的人很沒素質。這時候這些玩手機的人在他人眼裏就成了“癮君子”、“傻子”、“二流子”,我們可以把這些場景以誇張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新的想法就出來了,同樣也是很有說服力的創意。

4.素材無界限

創新本就是舊元素的新組合,元素是有限的,但是創意是無限的,所以在別的設計中出現過的元素我們也可以用到自己的設計中來,當然不要直接拿別人的素材,而應該自己動手創作或者購買。下面幾則平面廣告都是以大腦作爲創意元素,但是創意與視覺表現都有很大差別,所以我們不能在這幾者之間說誰抄了誰。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5.通用式構圖要掌握

構圖是指設計師對畫面大的佈局,目的是爲了突出主題,之所以很多人覺得用其他人用過的構圖也是抄襲,那是因爲很多人把版式也誤會成了構圖,或者該作品除了構圖還在其他細節上也與別的作品高度相似。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其實,在平面設計中構圖的形式概括來來概括去去也就十幾二十種,例如:上下式、左右式、對角式、線性式、環繞式、平鋪式、散點式、發散式等等。僅僅構圖相似並不算抄襲,所以我們在想好了創意表現以後,可以去翻翻參考,看下哪些構圖比較適合你的創意表現。

6.字體設計要掌握

字體也是一樣,字庫裏的字體是有限的,而能常用的就更少了,就算是自己設計的字體,風格也無外乎就是那幾種,所以做設計的時候,如果你不知道使用什麼字體比較合適,你可以大膽的去看看和你同類型的作品使用了什麼字體。當然,如果是商業設計,在使用字庫字體的時候必須保證你的客戶已經擁有這些字體的版權,否則就只能自己再設計了。

7.版式要新穎,不要模仿大家熟知的版式

常規的版式由於沒有識別性,所以也是可以通用的,例如普通報紙與報紙之間的排版,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有很多作品的版式很特別,甚至版式就是這些作品的核心,這時如果你模仿它的版式就是抄襲行爲了。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在上面的作品中,上排是陌陌的廣告,下排是有道翻譯的,雖然兩者不是完全相同,但是由於陌陌設計中的核心就是特有的版式與mbe風格,且這些廣告遍佈全國,而在這種情況下,有道翻譯幾乎照搬了陌陌的版式與風格,活該被大家認爲是抄襲。

所以,首先我們得分清楚哪些版式是可以模仿的,而哪些版面只能借鑑?其次,在借鑑那些特有的版式時我們應該要做靈活變化,使其看起來是一個全新的作品,而不會是參考作品的一個系列作品。

8.色彩搭配要掌握

色彩是可以通用的,但是很多著名的品牌爲了在某一領域搶佔用戶的心智,會大力推廣某一顏色,最終造成消費者一看到某顏色的產品、包裝、廣告就能知道是某某品牌,例如在飲食行業裏紅黃代表麥當勞,在飲料行業紅色代表可口可樂,在共享單車行業黃色代表OFO,在椰汁行業黑色代表椰樹牌椰汁等,如果你所服務的品牌所在的行業有某些顏色已經被龍頭品牌佔用了,那要儘量避免以這些顏色做爲主色調。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在排除了上面的情況下,如果想做出好看的顏色搭配,可以去借鑑與我們的設計主題一致的攝影、繪畫、以及服裝等作品,例如:假設你要做一則清涼一夏的海報,那漂亮的海灘攝影作品就很適合作爲你的色彩參考對象。

9.沿用他人風格尚可,但仍需創新

設計風格也是很有限的,目前常見的有:插畫風、3D風、扁平風、黑白風、美術風、中國風、塗鴉風、矢量風、紙片風、插畫與實物結合風、mbe風等等。而且設計風格是有流行趨勢的,所以我們會看到某一段時間內某一風格的作品會非常的多,這也體現出風格是不存在版權的。

平面設計師,你需要懂這十點,才能讓你作品從抄襲到原創

牛逼的設計師是可以創造風格的,但畢竟也只是少數,總不能每設計一件作品都創造一種風格吧。設計風格和色彩一樣,是否原創不是取決於誰最新使用,而是誰最先大力推廣該風格搶佔了用戶的認知,例如扁平風並不是蘋果發明的,只是因爲iPhone才火起來的,現在滿世界都在用,然而大家也不會說他們是在抄襲蘋果或者誰誰誰,也許也會有人說,但是誰會在乎呢?一種優秀的設計風格被全世界認識難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嗎?

10.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很多人喜歡一拿到需求,就立馬去上網找參考,當看到一個創意或形式可以套進去時,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執行了,這樣出來的作品往往是屬於抄襲類的,因爲別人的作品已經限制了你的思路,你的想法很容易往別人身上靠。所以我們不煩先脫離電腦,拿起筆和紙來好好想一想設計需求的關鍵詞有哪些?通過這些關鍵詞我們能聯想到什麼元素?我們把這一切都寫在紙上;然後我們再想想,在列出來的所有元素裏,哪一些是比較適合運用到設計裏的;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在在紙上把設計的草圖給畫下來,自我感覺可行的話就可以直接上機執行了。

那什麼時候應該去找參考呢?在你想了很久仍想不到滿意的創意時、在自己想不起可以用哪些風格進行表現時、在執行的過程中忘記了某個具體細節該如何做時……總之,不要一開始就抱着電腦找參考。

結語

可以肯定的是,模仿和抄襲是不值得被提倡的(練習除外),它們除了會遏制設計師的想象力以外,還會對品牌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我們理應追求原創。但是當你有了原創能力後,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一定要追求原創呢?我覺得這是沒必要的,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模仿、抄襲、原創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沒法滿足每個人眼裏的原創,但是我們可以儘量的去避免去模仿。設計的本質不是原創,而是解決信息傳達問題,而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採取的手段,我認爲只要不侵權、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交給市場去檢驗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