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名为《何以为家》的电影,剧中主人公的遭遇,让小编颇有感触。影片大概讲述了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12岁小男孩,有着一屋子的兄妹,为谋生从小干了不计其数的苦活,在其妹妹因家庭贫穷被迫嫁给一个中年男子而难产死亡后,该男孩为替其报仇,伤人入狱,并且在法庭上同时状告其父母没有履行抚养义务的故事。

何以为家

既然养不起,为啥还要生那么多,人类又不像动物靠繁衍生息壮大族群,以霸占领地。可心酸的是,该电影所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黎巴嫩,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存在的。

虽说我国在开放二胎政策之后,大部分人在面对要不要二胎的这个问题上,还算是比较理智的,但是在一些农村及偏远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在生孩子的这个问题上,还是缺乏全面的思考,比如关于经济水平、教育条件的考虑。这种越是穷,越要生的观念的形成原因,小编大致总结了以下2点:

一、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仍根深蒂固

在农村,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力求生男孩来传宗接代,否则便会遭到邻居及亲友的闲言碎语攻击。以至于如果第一胎是女孩,那么就会继续生二胎,第三胎,直到生了男孩,而且这种情况,大都集中在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家庭。

这样一来,家里的小孩子就会越来愈多,经济负担也越来越大,本来经济水平就不高的家

庭,在养育小孩这个问题上无疑是难上加难。而且,出现这种问题的家庭,父母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也是不高的,自己本来就没什么文化,在教育孩子时也是动辄打骂,很容易给小孩的性格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家庭条件的困难,父母也没条件送小孩上幼儿园去接受学前教育,而且更离谱的是,好多父母外出干活时,直接就让大娃在家带二娃这种。自己明明都还是个孩子,怎么会有相应的认知和能力去照顾其他小孩呢!万一出个什么事,作为父母的能原谅自己吗?

对此,小编想说,不管是男是女,既然生了就要对其负责,一味地追求生男孩而导致的超生带来的经济压力,并且是家庭本身就无力承受的,当其他小孩子在幼儿园认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时,这些贫困家庭的小孩只能在家里帮忙干活、带娃。这是对小孩子负责任的体现吗?!

二、企图通过生孩子来改变原生家庭的命运

这样一个看似可笑的原因, 可在小编身边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小编老家,有这样一户人家,家里属于当地的贫困户,却生了6个小孩,一家人挤在一间一层楼的红砖房里,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相差了约20岁,至今我都不知道这几个小孩是怎么上户口的。

他们家老大老二都是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帮补家计了,而中间那2个就在村子附近的学校读书,上学之余,就在家带小孩和做家务,而父母就在家附近的农场里给人家干活。

有一次,小编回老家,刚巧碰见这对父母带着3个娃,于是顺道打了个招呼,寒暄了几句。

“叔,许久不见,你们家小孩又长高了许多啦!现在还是在这边的学校读书不?”

“可不是嘛,我们俩天天盼着这几个小崽子赶紧读完,出去挣钱,给我们过上好日子呢!这一辈子自己没本事挣大钱,就指望几个小崽子看有没有一两个有出息的了!”

听完,我心里默默地感到悲哀,这不是造孽么,合着你俩生那么多就是为了打赌以后能过上好日子的啊!大孩子连初中都没上完就得辍学打工帮补家计,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接受完,家里2个还要一边上学边带娃。

而贫穷、没本事的父母,却想着多生几个,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对生活的幻想,施加在孩子身上,企图通过孩子来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

经济基础和受教育水平,在一定条件下是成正比的,好的经济基础能支撑孩子在更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家庭都有好的经济基础,而是对于是这种农村贫困家庭而言,经济基础不好,孩子接受更多教育的机会本来就是相对有限的,可是为何却还要生那么多,来分割这有限的资源?

所以,真心劝诫那些父母,既然没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及教育,就不要盲目生那么多,请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是对这个社会的负责!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之快,而让孩子重走你们自己都厌恶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