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和紮實行動,貫徹落實好“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的重要指示,共同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

共擔責任 形成合力

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

教育不僅關乎個體發展,家庭幸福,而且關乎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全社會要共擔責任,形成合力。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作爲出版人,我們也要承擔起這份責任。加強管理,抓好質量,挖掘出更多有營養、有價值的經典書刊讀物,開展更多好書推介活動,爲全社會形成濃郁書香氛圍貢獻一臂之力,幫助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肖風華結合工作實際談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爲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江蘇省蘇州圖書館館長助理費巍表示,“圖書館人將積極行動,爲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圖書信息、更豐富多彩的活動、更溫馨的環境,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優質的養分。”

中央美術學院是一所以美育爲己任的百年學府,該校黨委書記高洪結合學校特點說:“在教育教學中融入美育,在藝術創作中突出美育,在學術研究中重視美育,在服務社會中彰顯美育,在文化傳承中發展美育,在國際交流中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我們責無旁貸。未來將進一步發揮藝術教育優勢,推動做好美育工作,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作爲行業特色高校,我們也要自覺擔負起責任與使命,主動提升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培養出一大批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濱表示。

“少先隊事業也要緊緊圍繞教育發展的大局。各級團委、少工委要把團教協作、隊教協同作爲發展少先隊事業的重要着力點,切實把少先隊與教育事業融爲一體,讓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雲南省少先隊總輔導員欒麗華圍繞少先隊工作談道。

衆志成城、久久爲功。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謝輝都表示,各級各類學校將在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切實肩負起責任和使命,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

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教育、婦聯等部門要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家長責無旁貸。同時,家庭教育也離不開教育、婦聯等部門統籌協調社會資源,給予支持與服務。

“經過多年的跟蹤調查,我們發現,家長是影響孩子成長最多的人。作爲家長,一定要發揮好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的情感優勢和時空優勢,爲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環境,積極配合學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家長教育勝任力,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洪明說。

廣東省婦聯主席馮玲表示:“發揮好婦聯組織在家庭教育中的獨特作用,我們將着力做好幾方面的工作:源頭推進,推動形成黨政主導、婦聯等部門牽頭協調、多部門合作、社會力量參與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凝聚力量,通過實施項目、培訓交流、開展志願服務、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等,把教師、醫生、社工、志願者、心理專家、優秀家長等各種社會力量凝聚起來;創新手段,持續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進社區(鄉村)活動,將先進的家教理念送到羣衆‘家門口’。”

“作爲一名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基層檢察官,在少年司法辦案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家庭作爲人生第一所學校的重要性。”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李佑琪說,“因此,我們更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立足案件辦理,通過校園法治宣講、親子溝通指導等多種方式服務家庭教育,幫助、指導、督促家長爲孩子們講好‘人生第一課’。同時,還要統籌協調司法社工、愛心企業、公益組織等社會資源,共同鋪就呵護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維護教師尊嚴 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爲學校辦學安全託底,解決學校後顧之憂,維護老師和學校應有的尊嚴,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深刻把握教育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落到實處,各地不僅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更重要的是在健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

“巴中是革命老區,近年來教育獲得了優先快速的發展,但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我們將加快補齊短板,推動老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四川省巴中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夕謙說,“下一步,我們要在補齊辦學條件短板、補齊教師隊伍短板、補齊教育質量短板、補齊教育扶貧短板、補齊職業教育短板上下功夫。強化政府投入主體責任,圍繞地方產業辦專業,着力推動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

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爲青少年創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當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正在全力推進中,司法部門、法律工作者要共同肩負起保護青少年成長的責任。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來看,要充分並積極發揮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作用,爲未成年人守好最後一道防線。”中國政法大學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項目律師、北京格韻律師事務所主任武婕說。

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得培養人民滿意的教師。這就需要讓全社會都以教師爲榮,讓更多優秀的年輕人主動投身教師隊伍,從而打造一支振奮精神的教師隊伍、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一支人才濟濟的教師隊伍。”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認爲。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鄒曉東表示,“學校將着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引導廣大教師以一流意識、一流目標、一流標準,肩負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陝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羣說:“作爲肩負師資力量培養重任的師範院校,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綜合改革等工作中,更加突出師範大學‘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責任,貫徹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力構建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吳俊說出了青年教師的心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令我們備受鼓舞,也讓我們感到責任重大。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他們能否肩負起歷史使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培養。作爲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時代新人的塑造者,我們不僅要當好傳播知識的教書匠,更要成爲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認真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認真學習老師的爲人,努力成長爲一名優秀的學生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2015級本科生陳曦談到,“學生應當尊重師長,並把這份尊重貫穿於每一天的學習和實際行動中。”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王江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