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中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一些古代兵器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子渊就再给大家介绍一把传奇“神器”——有着满清镇国宝刀之称的白虹刀。

▲陈列于恭王府中的白虹刀

如今在北京恭王府,珍藏着一把见证数百年风霜的“白虹刀”。据史料记载,这把白虹刀的最早主人是“铁帽子王”之一的豫亲王多铎。当初多尔衮率领八旗军攻下北京城后,为迅速统一天下,便派亲弟弟多铎率领本旗人马南下剿灭位于金陵的南明弘光政权。弘光帝朱由崧见多铎来势汹汹,便命建极殿大学士史可法督师金陵门户扬州,抵御女真。

▲史可法纪念馆

无奈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多日后被清军破城,本想自杀殉国的史可法为保扬州城百万军民安危,自愿被擒。面对多铎的诱降,史可法始终无动于衷,“王起拔刀斫之,公挺立迎其刃”,杀害史可法时所用的兵器正是这把白虹刀。随后,多铎又佩戴着这把白虹刀一路南下,屠戮了数十万无辜百姓。天下平定后,白虹刀一直被清朝皇帝视作“镇国神器”深藏于宫中武库。

▲恭亲王奕訢旧照

自幼酷爱习武的咸丰皇帝登基后,曾与关系要好的六弟恭亲王奕訢一起讨论传统武术。兴起之下,两人共创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其中枪法被咸丰皇帝赐名曰“棣华协力”,刀法则叫做“宝锷宣威”。为让六弟奕訢效忠自己,咸丰皇帝顺势就将宫中珍藏的白虹刀赏赐给他,并谕令各部,恭亲王每日上朝时可佩戴这把宝刀,必要时亦可凭此刀行先斩后奏之权。这无异于告诉朝臣咸丰帝与恭亲王兄友弟恭,互相信任。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相继逝世后,宣统帝溥仪即位,其父醇亲王载沣摄理朝政。随着皇族势力膨胀后,见手握兵权的袁世凯不听号令,恭亲王溥伟(首任恭亲王奕訢之孙)向载沣请命,想用咸丰皇帝御赐的金桃皮鞘白虹刀,斩杀权臣袁世凯。

▲伪满洲国皇宫

在张之洞的苦苦劝说下,载沣明白此时不是对付袁世凯的最佳时机,便拒绝了溥伟的这一想法。那把就要高高举起的白虹刀,只能无奈归鞘。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复辟野心不死的他在日本人怂恿下,秘密来到东北,建立所谓的伪“满洲国”。全面抗战爆发后,溥伟之子毓嶦继承其和硕恭亲王爵位,为谋求富贵前途他拿着早已锈迹斑斑的白虹刀前往长春追随皇叔溥仪。

▲爱新觉罗·毓嶦晚年近照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满洲国”覆灭,作为随侍人员的毓嶦本想与溥仪一起乘坐飞机前往日本避难,但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他们就被苏联人俘获。因为毓嶦随身携带的白虹刀被苏联人视为凶器,便在其押赴苏联前,被扣留在了沈阳机场。十多年后,毓嶦被特释回京,成为一名人民画家后,他一直不忘寻找那把留在沈阳机场的白虹刀。令人庆幸的是,“神器”白虹刀虽几经易主,但最终还是回到政府手中,人们现在可以在北京恭王府,观看这把经历传奇的宝刀。

参考文献:

《清稗类钞》《爱新觉罗毓嶦回忆录》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