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4日,記者就此事採訪了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負責人彭學藝,他表示網傳圖片應該是經過電腦處理的圖像,和現實中的大佛差距較大,修繕後的大佛保留了莊嚴感和滄桑感。”彭學藝表示石質文物保護至今仍是世界難題,石窟滲水更被公認爲石窟文物的“癌症”,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樂山大佛本體出現風化滲水、胸腹部氣鼓崩裂、危巖體發育等嚴重病害,這些破損部位隨時有墜落可能,不僅危及大佛本體,還危及下方遊客遊覽安全,爲此才啓動了修繕工作。

(原標題:樂山大佛修繕成“小鮮肉”?景區:網傳圖片或被“美顏”)

據四川在線消息,最近,各種關於“樂山大佛修成‘小鮮肉’”的文章由多家自媒體傳播,這也引發當地關注。7月4日,記者就此事採訪了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負責人彭學藝,他表示網傳圖片應該是經過電腦處理的圖像,和現實中的大佛差距較大,修繕後的大佛保留了莊嚴感和滄桑感。

據悉,樂山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至今已超過1300年曆史,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彌勒佛坐像。只是,屹立千年的大佛也有“身體不適”的時候,2018年10月8日,“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正式啓動。在經歷175天體檢修繕後於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並拆除腳手架,4月26日樂山大佛正式“出關”。

與此同時,不斷有自媒體發文稱,修繕後的樂山大佛“美白加高光”,變成了“小鮮肉”,並配上大佛修繕前後的對比照,引發網友留言稱,大佛“文化滄桑感都沒了”,“修舊如新是件很可怕的事”。

最近,自媒體瘋傳的一張被稱爲“小鮮肉”般的樂山大佛。

記者通過翻閱這些文章後發現,這些文章之所以引發爭議,就是因爲文章裏的這張照片(上圖)。

“相關說法不實。”對於自媒體的這些評價,彭學藝經過觀察網傳圖片後表示,這些應是電腦處理過的圖像,尤其是臉部、胸部非常“白嫩、光滑”,這和現實中的大佛差距較大,“修繕後的樂山大佛它是保持了莊嚴感,滄桑感也保留了。”

今年3月底,完成修繕工作後,正在爲樂山大佛拆去腳手架。何海洋/攝

5月15日,記者在樂山大佛景區拍攝的照片,由此可見大佛頭部、胸部並不是網傳的“膚質細膩”。

除了這張照片,還有網友表示,修復去掉了大佛表面的“包漿”,讓大佛失去了千年滄桑感。但是,說這些話的網友真知道這些“包漿”是什麼嗎?

此次“體檢”項目負責人、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介紹過,地處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無任何遮蔽物,常年暴露在外,加上氣候潮溼、植被侵害,佛身多處都風化滲水,所以這些所謂的“包漿”都是傷口、病害。

“大佛胸腹部由於滲水的原因,產生了氣鼓,氣鼓從很小的氣縫鼓出,逐漸崩裂。”彭學藝表示石質文物保護至今仍是世界難題,石窟滲水更被公認爲石窟文物的“癌症”,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樂山大佛本體出現風化滲水、胸腹部氣鼓崩裂、危巖體發育等嚴重病害,這些破損部位隨時有墜落可能,不僅危及大佛本體,還危及下方遊客遊覽安全,爲此才啓動了修繕工作。

此圖爲此次修繕前的樂山大佛,可以看到佛體有較爲嚴重的“黑斑”。

彭學藝解釋,修繕大佛的相關方案經過了多道專家評議審查,該過程有嚴格的審查程序,此外還有報批程序,最終是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才進行的,修繕工作也是嚴格按照文物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進行的。

肖琦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吳曉彤 責任編輯:肖琦_NN67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