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設定的還原度上來看,如果這是一部粉絲向作品,那麼必然是一部離譜的失敗之作。那麼本作是不是粉絲向作品呢。

文 | Turing

就在前幾天,備受好評的“希靈世界觀”網絡小說《異常生物見聞錄》的動畫版第一集正式登陸了B站。說實話,在看過第一集後,我的心情是複雜而微妙的。首先,我也是這部小說的讀者,並曾爲它感動過,現在能看到動畫版的上映,自然是開心的;但是,這部作品的水準,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和小說版帶來的落差難免讓人有些失望;不過在作爲一個影視愛好者,仔細研究了一下它背後的製作之後,卻又覺得它仍有可取之處。

異常生物見聞錄動畫化,動畫影視界如何應對網絡文學的迭代浪潮?

閒言少敘。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作品吧。《異常生物見聞錄》於2014年七月上架起點中文網,連載三年有餘,2018年結束連載。這部作品的世界觀建立在人氣前作《希靈帝國》構建的“希靈世界”上,因此也備受書友的關注;同時,有了前作的歷練,作者遠瞳的筆力也觸及到了網絡文學界的第一梯隊門檻。因此,本作在起點中文網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數據,也順理成章的開始了各版本的翻拍與改編。

本作講述了一位平凡的人類——郝仁和狼人、吸血鬼、大惡魔、獵魔人等等性格各異的怪奇生物,爲世界管理神打工,維護宇宙和平的故事。一方面,是普通人和怪奇生物在一起的“脫線”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是宏大的宇宙冒險、文明興衰。書中各種族在末日來臨時感人肺腑的生命力,和解構傳統威權與神祕的象徵“神明”、“奇幻種族”帶來的密集笑點,讓本作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但同時也帶來了改編的難度。

異常生物見聞錄動畫化,動畫影視界如何應對網絡文學的迭代浪潮?

類似作品在改編時的第一個難關,就是設定還原。文字或許會給出很清晰的描述,但終歸還是模糊的,每個人都可能把相同的文字解讀成不同的形象;甚至在《紅樓夢》這種國家級製作中心出品的電視劇,人們都還爲87版和10版而爭論不休,更別提民間拍攝的小成本通俗網絡劇了。因此,無論將網絡小說改編爲真人版還是動畫版,至少目前來看,哪怕是口碑較好、投入較高的《鬥破蒼穹》《擇天記》《全職高手》等等,都沒有一個成功的。

那麼本作,能不能在設定還原上交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呢?很遺憾,本作也不例外——並且,這裏乃是它最嚴重的的一個扣分項。以人物設定爲例,無論是人物立繪還是人物對話,都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原作中的感覺,整體感覺尷尬、老套。甚至,橫向對比,比不過同時期的其它作品;縱向對比,幾乎就是2012年《十萬個冷笑話》的水準;最尷尬的是,和自己比,也同樣被漫畫版甚至民間愛好者繪製的同人圖片超越!

異常生物見聞錄動畫化,動畫影視界如何應對網絡文學的迭代浪潮?

此處依次爲本作女主角薇薇安的動畫版、漫畫版和獲得官方承認的同人形象

另一個改編的難點,就是人羣擬合。隨着網絡文學的迭代,現在的網絡文學作品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小白文”了,而國創動畫市場方興未艾,受衆極其複雜。一部作品當然是因爲得到了受衆的歡迎,纔有機會被改編;然而,改編的作品卻未必能夠獲得受衆的歡迎。對於舊粉絲來說,前文提到的設定還原就是一個難關;但是對於新的受衆,完全還原的設定,能不能夠獲得他們的喜愛?畢竟小說和動畫的受衆雖然有重合,但畢竟還是不同的,這裏就產生了矛盾。

所以在業界,一般有兩種擬合策略。其中一種,叫“粉絲向作品”,即,只爲滿足舊粉絲,力求還原,進一步釋放作品價值的改編。比如《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很多衍生作就屬於這種“粉絲向作品”。那麼本作是不是粉絲向作品呢?目前看不出來,但我傾向於認爲不是。從設定的還原度上來看,如果這是一部粉絲向作品,那麼必然是一部離譜的失敗之作;從宣發渠道等等來看,也並沒有和起點(即原著粉絲聚集地)舉行太多的聯動活動;從商業價值上來看,遠瞳的書迷(希靈使徒)們雖然成功讓作品“火出圈”,但仍未達到《EVA》那種國民度的水平,純粉絲向製作賺不到錢。

而另一種擬合策略,叫“全向作品”。即既照顧老粉絲,又能適當修改、妥協,吸引一定的新觀衆——這也是本作最讓我擔心的一點。本作的魅力之一,在於在幽默劇化的場景中,蘊含了對文明、對生命的宏大讚嘆與悲憫,甚至還夾雜一些對社會形態的思索——這在網絡文學中其實是相當具有深度的。但是,如果想要吸引新觀衆,勢必要向目前的主流動畫審美(涵蓋觀衆與製作方)相妥協——而目前的主流動畫審美正處於一個奇怪的位置,“廢萌”、“龍傲天”、“基腐”等佔據相當強的影響力。在這裏我並不是說目前的主流動畫審美不好,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它們與本作的內核,存在一定的衝突。這在後續的製作過程中,是需要注意的。

異常生物見聞錄動畫化,動畫影視界如何應對網絡文學的迭代浪潮?

其實在這裏,製作組可以參考學習一下人氣大作《紫羅蘭永恆花園》或《刀劍神域》的改編制作。兩部作品的動畫版均對原著小說進行了或大或小的改動,但是番劇的熱播隨後讓動畫版與原著雙雙獲得高評價

但反過來,本作亦有亮點。其一便是在製作模式上。本作雖然是同樣是中日合作項目,但相比於之前的《全職高手》《拾又之國》《一人之下》或《從前有座靈劍山》等等,本作的創作中,日方色彩被進一步淡化。此前,中日合拍的作品,往往都評價不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日方製作人員水土不服,因此和整個項目並不能很好的融合。但這種合作的創作形式同樣是有益的:日方製作人員畢竟在高度成熟的日本動畫產業中浸淫已久,在創作過程中,和中方製作人員間的交流或是自己的工作狀態、流程,同樣值得學習。在這種交流下, 中方成功得培養、鍛鍊了自己的製作人員,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中日合拍作品中,中方製作人員的佔比越來越大,特色越來越突出,並且之後將繼續保持這個勢頭。這對於剛剛興起的國創動畫,毫無疑問是個利好。

另一點便是在創作模式上。B站作爲當前國創的急先鋒、橋頭堡與最核心的陣地,正在一部部作品的開發中,形成自己的“B站模式”。此前B站曾經多次注資支持日方的創作項目(如《多羅羅》等),獲得收益的同時,也進一步的考察、學習了日方的創作環境。在近期B站集中全資創作的項目中,我看到了日本“文庫模式”的影子。“文庫模式”,即是由某某文庫(出版方)控制整個IP的製作、出版、髮型,規模化、標準化運營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很好的控制作品的質量,同時有利於公司甚至市場的長遠發展,其中日本的“電擊文庫”就是一個好例。而B站似乎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根據自己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動畫、漫畫及周邊文創領域接近實質壟斷),吸收了集英社、角川書店等等的運營模式,還背靠騰訊大文娛戰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運營方略。在尚屬剛剛結束蠻荒的國創領域,B站這種猛烈但成熟打法,讓我對國創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異常生物見聞錄動畫化,動畫影視界如何應對網絡文學的迭代浪潮?

《異常生物見聞錄》海外版小說的發行封面。起點所屬的閱文集團,亦屬騰訊大文娛矩陣的一部分

總之,《異常生物見聞錄》這部動畫作品,離完美、離原著的高度甚至離“一部佳作”都是有相當的距離的。但是,我同樣也從這部作品的創作中看到了希望——“而希望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未來,還有《三體》等等完全大陸創作的作品等着我們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用《異常生物見聞錄》中渡鴉12345的話說:“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信)一點~。”(雖然是會員搶先,但是真的可以免費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