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保守统计,至少3000名法国女郎,突破当时白种人不与有色人种通婚的劣习,与华工结婚,并使这些中国人得以合法定居。华工们到农村去,小孩子看见生人害怕,法国妇女就安慰小孩说:“不要怕,这些人是帮助我们打德国的中国叔叔。

1918年7月,23岁的湖南人蒋廷黻,在法国巴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华工服务中心担任干事。一位年轻的法国姑娘,匆匆跑进华工服务中心,向他详细介绍了一位杨姓中国男子,在她看来,他具有诸多优点,因而急切地恳求蒋廷黻按照中国习俗为她作媒,无论如何都要促成她与他的婚姻。

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

耐人寻味的是,类似的浪漫故事,竟非个别现象。1918年,一战终于结束,大多数的华工返回中国,但仍有部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定居下来。据保守统计,至少3000名法国女郎,突破当时白种人不与有色人种通婚的劣习,与华工结婚,并使这些中国人得以合法定居。大多数华工聚居在巴黎里昂火车站一带,组成了最早的华人社区。

一战爆发后,因为法英俄的壮丁大多奔赴前线作战,且兵员伤亡巨大,致使后方劳力奇缺。为此,从1916年5月开始,上述三国从中国河北、山东等地招募了至少20万劳工——其中14万在法国。他们多从事伐木、开矿山、制军火、挖战壕等最艰险、最繁重的工作。

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

已有的档案显示,一战期间,13到30岁的法国男性,每三个就有一个死于战火,15到49岁之间的法国男性死亡率达13.3%。据统计,1914年法国征募了770万士兵奔赴战场,其中战死140万人,负伤与失踪达350万人,使得法国青壮年损失惨重。相比之下,妇女数量逐渐增加。针对人口锐减、适龄壮丁奇缺境况,法国各界精英深感忧虑,纷纷提出各种解决补救方案。有的提出成立伤兵结婚协会,使伤兵结婚生子,要求妇女为国家做出牺牲,担负起抚养家庭的责任;有的主张鼓励早婚;有的提出战争结婚倡议,于若干期限内,分批次给军人假期,准其自由归家,并许以此假期内选择配偶的权利;更有个别理想主义者,主张一夫多妻制。

在此背景下,华工与法女的通婚遂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华工毕竟是健康正常的男人,至少比残疾的伤兵强,至少比有妇之夫受欢迎。

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

中国男人也有很多优点,如温顺、乐于助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也能够自立、勤俭,普遍具有顾家的责任感。华工在法国,工作成绩表现颇为优秀,加上长官约束甚为严格,举止合乎法度,因此深得法国女郎好感与欢迎。

华工在星期日和中国节日放假期间,组织文艺活动,演出中国的京剧、梆子戏、杂耍、舞狮、龙灯等节目,当地居民也赶来观看。每逢周日,华工还经常三五结队地到农村去玩,到法国人家里去做客,但一般限于方圆15公里之内,这样当天可以返回工地。华工们到农村去,小孩子看见生人害怕,法国妇女就安慰小孩说:“不要怕,这些人是帮助我们打德国的中国叔叔。”

当时法国食品很紧张,主人在招待他们时告知只有清咖啡,没有糖。于是华工们下次去时会带上面包、烟、酒和糖果,法国人则拿出煎鸡蛋和当地菜肴,大家一起分享,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法国女郎和华工初识则因好奇心而生趣味,由趣味而发生感情。有的往往在法国女郎怀孕后,才匆忙筹备婚礼。

许多法国女郎嫁给中国劳工,并非完全出于“宁滥勿缺”的冲动,而仍有理智考虑的成份。开头提到的那位法国女郎对蒋廷黻说:“如果我留在法国,估计永远也结不了婚,即使我能幸福地出嫁,男方也可能是个莫名其妙的家伙,把赚来的血汗钱都喝了酒,醉后发脾气毒打辱骂我。而杨先生和我相识一年来,从来未喝过酒。”所以她认为:“他永远也不会殴打我,嫁给他一定会很幸福的。”

中法婚后组合家庭情况各异。以法国中部小城欢南市某厂为例,该厂1000多华工,娶法国女郎的有吕虎臣、史宝贞、杨福顺三人,彼此境遇不同。吕虎臣夫妇同厂工作,生育了一个儿子,每月除开销外,尚有结余,生活比较幸福。史宝贞夫妇经营小生意,所获利润足可养家糊口。杨福顺素不节俭,生活窘困,但其法国妻子心地善良,表示甘愿和他同甘共苦。

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

对于中法联姻,法国内务部曾特地登出一份布告,昭告全国女性,说中国侨法劳工工资不高,赚钱不多,中法习俗迥异,中国家庭极端专制,且有娶妾恶俗。又说中国人婚娶很早,十之八九侨法劳工为有妇之夫,若轻易嫁与,将贻误终生。原文很长,无非委婉地奉劝法国女人不要和中国劳工结婚。有对华不满的法国媒体,也推波助澜,夸大其词,说法国女人将来会全数被华人骗去,此为真正的“黄祸”云云。

有些中国官员也反对中国劳工和法国女郎联姻。比如中国驻法公使顾维钧、驻法华工事务员李骏,他们除了认为容易出现重婚民事案件外,还容易产生其他管理问题。例如,有的侨法华工,在五年合同未满,未得自由之身前,常有受罚回国或调动工作之事,若在与法国女人结婚后遇到此种事情,弃之则大伤夫妇之道,携之同往则恐无此经济能力,且工作与地点也有不便,所以嗣后招聘的华工,必须备有父母和族长签字的婚姻证明书。

个别中国精英则支持中国劳工和法国女人结合。比如热心华工教育的李石曾极端赞成中法或中欧美人之间联姻。他认为:人类进化的途径,人种调和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一时现象,遽然否认此种原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