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邦最終消滅了項羽的楚軍,建立了漢朝後。一波“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浪潮席捲向了這個新興的王朝,由於劉邦的部下,很多都來自於之前各個勢力的投靠,導致晚年的劉邦也經歷了許多背叛,疑心加重。

這個時候,當時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也在各種外因內因的多重影響下,選擇了背叛。不過從沛縣舉事就開始跟隨劉邦的一幫兄弟卻沒有受到這些待遇,劉邦對他們更加信任,在提拔時也對他們多加關照,這其中,最受劉邦信任的當屬盧綰。

盧綰和劉邦的關係,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兄弟,更是同一天生日,共同長大的發小朋友,對於彼此的瞭解也更多。當劉邦在漢中稱王時,盧綰是劉邦的貼身祕書;劉邦當上皇帝后,盧綰是掌管兵權的最高長官,並且還被允許隨意出入皇宮,可見劉邦對盧綰的信任。

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何盧綰最終還選擇了叛亂,投靠了匈奴呢?縱觀當時的局面,可以看出,盧綰所做的這個決定,也不完全出自於他的本意。

當時叛亂四起時,掌管兵權的盧綰正在爲剿滅造反的代國相國陳豨焦頭爛額,他派出了自己的部下張勝離間匈奴與陳豨,想要藉助外力和己方的軍隊共同消滅這次叛亂,可見此時他還是很忠誠的。不過意外出現了,張勝不僅沒成功,反而被對方洗腦,開始幫助陳豨聯合匈奴。

得知此事的盧綰連忙上報劉邦是叛徒,不過回來的張勝告訴盧綰,“陳豨若死,劉邦的疑心就會轉移到你的身上”,害怕被此事牽連想要保全自己的盧綰做了一件蠢事,他相信了張勝的話,不假思索的又對劉邦說張勝被自己冤枉了。

如此一來,再信任他的劉邦也不僅對他的動機產生了懷疑,這也導致了盧綰更加的慌亂,行事愈發引人懷疑,盧綰在劉邦傳召和調查的壓力下手足無措,而此時劉邦的去世,便成了他逃離這裏投奔匈奴的導火索。

盧綰本是沒有反叛之心的,不過出身行伍的他,對於政治的處理比起打仗來說要遜色許多,這也就造成了他一系列行爲的不當,引發了兩人之間越來越大的誤會,不得不說也是一場悲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