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到底該不該打回去?這位女教授的回答,讓家長都點贊!,這節課上,李教授說到了一個他孫女。在他的孫女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裏就有個小男孩特別喜歡自己的孫女,所以就總想去抱小孫女,但當他抱夠了就會把她扔到地上,就碰到了幼兒園的小板凳上,小孩子本就嫩嫩的,被磕到的,就立馬就腫起了大包,所以李玫瑾教授就針對小男孩的這種行爲對自己的孫女進行這樣的教育。下一次這個小男孩還是想要抱你的話,就要死死地揪住他耳朵往兩邊使勁拽,直到喊疼。這樣以後他就不敢隨便地再去抱你了。

李教授也說中國孩子一般都是嬌慣着長大,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通常不會有體罰,一般都是讓自己的孩子做自我反省,但遇到一些自我反省效果不好的行爲時就要選擇主動回擊,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說孩子暴力或者是有產生了暴力的傾向,而是這可以有效的降低暴力事件的發生,減少校園欺凌的事件,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就去使用,比如說雙方的情況差距非常大,就不能盲目的選擇這樣的方式,我們會發現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學校的暴力事件都是這樣的,第一次欺負你的時候,你沒有做到立即還手,那麼他們就會覺得你就是一個軟柿子,要是第一次欺負你時,你就做出了強有力的反擊,讓他們知道你的厲害,他們以後就再也不敢隨便動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