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薄膜太陽能行業的全球領導者,漢能移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漢能集團),一直在不斷探索隨時隨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式,讓生活中所有能接觸到陽光的地方都可以自由發電。漢能集團圍繞“住、用、行”等生活場景,打造了漢車、漢傘、漢包、漢紙等一系列移動能源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積極賦能各大行業。攜手奧迪、一汽、北汽,共同研發薄膜太陽能車頂,打造綠色智慧出行;爲共享單車、快遞車安裝薄膜太陽能發電板,實現定位與續航;助力貴州、山西、河北等省的多個城市,爲其提供生態城市建設的解決方案。

繼漢能薄膜太陽能登頂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和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館“花傘”之後,漢能再次迎來新地標性建築的合作。這次,漢能將目光投向了日照充足的拉薩,讓薄膜太陽能有機會在這裏大展拳腳。

近期,漢能控股集團旗下漢能暉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浙江省大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漢能將與世界知名橋樑景觀設計大師、亞瑟海頓獎獲得者、港珠澳大橋建築總設計師劉謙,共同爲拉薩柳東大橋設計、安裝薄膜太陽能系統,爲大橋的夜間照明系統提供電力。

漢能集團薄膜發電裝置結合拉薩柳東大橋效果圖

依託於超強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基因”,漢能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線:打造全新的移動能源時代。李昕在會上表示,漢能集團從2009年正式進入薄膜太陽能行業,通過全球的技術整合與自主創新,先後收購了Solibro、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GSE)、Alta Devices四家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一躍成爲了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無可爭辯的領導者。薄膜太陽能芯片所具有的輕、薄、柔的顯著優勢,讓漢能在分佈式能源產品研發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漢能集團的薄膜太陽能就如同“人造葉綠素”,能夠讓人像綠色植物一樣直接利用陽光。通過薄膜太陽能,光能就直接轉換成了電能,這種更加清潔環保便捷的供電方式或將帶來一場新的能源革命。

柳東大橋的橋樑設計結合拉薩地域文化特色,採用“聖城日光”的設計理念, 橋樑上有5個以“能量光環”爲形象的橋塔,象徵着拉薩人民積極向上、不斷奮進的無限力量。而在這5個“能量光環”之上,將要鋪裝總計360塊275W 的漢能CIGS薄膜柔性太陽能組件,能夠爲大橋的夜景照明系統供應電力。

漢能集團——拉薩柳東大橋夜間效果圖

由於薄膜太陽能具有輕、薄、柔的特點,可以高效的完成光電轉換,因此它能更好的與其他載體相結合,既保證了外形設計的美觀,又不會爲載體增加額外負擔,很大程度拓寬了薄膜太陽能的應用場景。拉薩柳東大橋的應用再次證明了薄膜太陽能的這一優越性。

在拉薩柳東大橋項目工程中,漢能集團的柔性薄膜太陽能系統爲“能量光環”勾勒出優美的弧線。其太陽能組件安裝採用鋁板做背板,直接在其上粘接。太陽能組件背板(鋁板)作爲外維護結構,在劃分背板系統立面線條時,力求採用最合理可行的結構來完成設計師的創意,使最終的背板產品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充分展現幕牆的力與美。

正如漢能集團創始人李河君所說的,全球移動能源時代已經全面到來,能源將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漢能將與各界共同引領世界走進移動能源時代。接下來,漢能集團將繼續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市場的開拓,讓薄膜太陽能進一步服務於大衆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