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资金最紧的时候,他自费跑回广州的老部队,找老首长报告自己的扶贫工作和村里的现状,深情地说:“易县是老区,出过‘狼牙山五壮士’。“两袖清风去扶贫,不花村里一分银”,还得干成事,就是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

采访严立新,随口询问他的老部队,转业近10年的他瞬间满脸骄傲:“‘塔山英雄团’的,十年。”随即拿出手机,点开收藏页面,翻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这是“塔山英雄团”的“魂”。

“魂”这个字眼儿是老严特意强调的,“走到哪、干什么,都不能丢!”

2016年2月,市市场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严立新来到易县西流井村,任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半山区小村六百多人。起初,村民谈起脱贫来直晃脑袋,这些年来的工作组、工作队不少,村子起色都不大。

有天晚上,严立新在街边听到大伙念叨“这回怎么扶贫?”有人接茬“就是给钱,让你过好日子!”

老严当晚失眠了:“走访了几天,切身感受到部分人家真贫困,满心渴望脱贫。怎么干?老老实实待两年?弄几次慰问式扶贫走过场?”天快亮了,“魂”回来了,老严的心也亮了,他想起市委领导的一句话——产业造血功能更重要。

2018年7月的一天,西流井村十几位老党员、村民代表自发赶到保定,给市委领导送来感谢信,盘点严立新两年干成的大事——

驻村第一年,协调有关部门,投入77万多元,建成6个温室大棚,内种雪桃15000棵,外铺水泥路、建配套设施。转年,大棚产值近20万元。该项目与建档立卡贫困户链接,带动贫困户土地流转34户73人,项目收益扶持全村所有贫困户。

2017年,引来一家农业技术开发公司,流转土地850亩,种植树苗和药材,吸纳本村30多个劳力;新铺设地下水管800米,引管入户,解决了186人的饮水问题,让全村人都享受到了安全卫生饮水。

两年间,协调各方力量,为村内硬化道路5200平米,打深井1眼并配套,低压电路延伸300米,安装路灯55盏,为村里免费提供3万元的景观树苗。

两年间,协调乡政府,将贫困户发展资金入股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每年分红1200元;协调有关部门为村里安装20千瓦的屋顶光伏发电设施,村集体每年增加两万多元的收入。

…………

两年多来,全村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790元,上升到2018年的7486元。

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4纵34团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血战6天6夜完成任务,战后,全团仅幸存21人。此战例被写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材。34团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塔山英雄团”。

提起扶贫两年间,严立新没说一句难。他是“塔山英雄团”的“兵”,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立下战功的“兵”。

严立新连续两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精准扶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还曾以“如何当好贫困村支部书记”为题,为省委组织部组织的万人村支部书记培训班授课。他说,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这就是我的大局;“两袖清风去扶贫,不花村里一分银”,还得干成事,就是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

省里给的两千元授课费,严立新拿出来用于全村党员“七一”外出参观学习、购买党旗、为全村党员购买党徽;自己出资3千多元,在新建的村文化广场制作文化长廊……严立新特别感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在意老战友的鼎力相助,带着村干部长途外出找产业项目,“都是当地的战友们管”。

不说难是因为老严善协调、有韧劲、不怕难。至今村民传说着老严的佳话——

在资金最紧的时候,他自费跑回广州的老部队,找老首长报告自己的扶贫工作和村里的现状,深情地说:“易县是老区,出过‘狼牙山五壮士’。”“塔山英雄团“出自山东解放区,英雄惜英雄,一周内10万元拨付到村。

因为遗留问题,村委会被一户村民占居了7年。老严找到人家,不吃不喝说了9个小时,争回了村委会……

2018年3月,任职到期,村里还有几件事接近扫尾,他没走。期间,他又引来了一家电器设备厂,新增就业40人。7月该走了,他还舍不得走,自己出钱给村委会买了一台空调柜机,“留个念想。”

严立新曾在全市扶贫大会上作过“与贫困人的心共同跳跃”的发言。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80多岁的特困户薛祥老人,久病卧床,严立新经常去看望他,结成了忘年交。一次,老人拉着他的手说:“严书记,你来了,我有了盼头。”

前年农历正月初五的上午,在几百里外聚会战友的严立新突然接到村支部书记张建民的电话,说薛祥老人不行了,弥留之际说想见见严书记。

“下午我赶到时,老人已不能说话,手慢慢伸向我。我看到老人嘴角的一丝微笑,眼角的一点泪痕。我的眼泪忽地流下来。”老人平日的殷切期盼,至今言犹在耳。“今后不管干什么,我还会想着西流井村,那也是我的老部队,是锻炼了我的地方。”严立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