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臺灣公平貿易委員會對美國芯片開發商高通處以234億新臺幣(合7.74億美元)的罰款。

一年後,罰金消失了。該委員會在其網站上表示,高通沒有對罰款提出異議。它也沒有付錢。它達成了一項對臺灣來說不同尋常的交易,實質上是讓它用罰款換取一系列在臺灣投資和與當地企業合作的協議。

這宗交易幫助臺灣吸引了另一位外國科技投資者,今年已經成爲這類投資者的豐收年。高通不僅避免了罰款,而且在與臺灣客戶建立關係方面獲得了更好的機會。

據當地新聞報道,高通將幫助臺灣科技行業推出5G移動網絡,並向新市場擴張。由政府支持的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將與高通(Qualcomm)一起開發5G移動技術,該項目因罰款而暫停。高通在8月23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也將在臺灣建立新的生產基地。高通表示,將被稱爲臺灣運營、製造工程和測試中心(Center for Operations,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sting)的機構將成爲“高通供應鏈運營以及相關工程和開發功能的紐帶”。該公司拒絕透露該設施的成本。

過去兩年來,由於與蘋果(Apple)、黑莓(BlackBerry)的法律糾紛以及韓國政府的一筆罰款,該公司利潤大幅下滑。高通公佈2017財年營收爲223億美元,較上年下降5%,淨利潤同比下降57%,至25億美元。臺灣也曾對其處以罰款。無論如何,該公司可能會考慮在臺灣開發新項目。許多其他美國高科技公司——比如谷歌和微軟——都表示,它們在美國擴張業務是爲了獲得工程人才、微薄的薪資以及加強與電子承包商等客戶關係的機會。

分析師和高通自身都表示,以合作取代罰款通常會對臺灣企業有利。5G移動通信技術的前景一片光明。臺北市場情報與諮詢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資深行業分析師Eddie Han說,與臺灣政府的交易將“降低未來與高通就臺灣手機組裝商和碩以及富士康科技(Foxconn Technology)發生法律糾紛的可能性”。裝配商希望高通不會爲已經由終端客戶付費的芯片收取費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