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飞机大概有多少个零部件?

飞机改装工作现场。

说出来肯定让大多数人都感到惊讶:500多万个。

飞机在进行组装时先用桁条与隔框搭建基本骨架,然后在骨架内部安装各类部件、系统、设备,最后在骨架外部包覆一层铝合金的“皮肤”,一架飞机即组装完成。

如果飞机的外表皮肤因为鸟击或外力撞击发生剐蹭或者出现凹坑时,蒙皮更换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种为飞机的“植皮手术”,专业术语叫蒙皮挖补修理,需要将损伤蒙皮挖除,然后制作镶平补片和外部补片。为飞机做手术可远远不像人们想得那样简单。在为飞机“植皮”时,要用相同材料的铝合金板材制作至少两块补皮,一块用于镶平,一块覆盖其上,以保证蒙皮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不变。

机务人员正在进行旧蒙皮的拆卸工作。

飞机的蒙皮挖补修理有没有严格的“手术方案”呢?

其实,方案详细,工序还真不少。

首先,使用退漆剂对损伤部位进行“消毒”,将损伤周围的漆面处理干净,露出蒙皮金属表面。然后由探伤人员对损伤部位的金属蒙皮进行无损检测,评估损伤范围,再将照片和初步修理方案发往波音公司总部,由波音公司工程师根据损伤情况确定“手术”方案。

之后,根据“手术”方案挖除损伤部位,然后再由探伤人员进行无损检测,确保损伤全部去除。确认后,结构修理师就要依据修理方案制作“补皮”。

机务人员正在制作安装时新蒙皮所需的加强补片。

蒙皮补片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要考虑到损伤面积、紧固件排布、蒙皮搭接、周围部件和机身弧度等因素。在这之中最烦琐的就是紧固件的排布了,飞机皮肤的缝合则要严格按照手册中的图纸进行排布,往往一块补片的排钉要反反复复计算描画很多遍。

机务人员正在使用曲线锯对新蒙皮进行切割。

机务人员正在给飞机蒙皮钻孔,另一名机务人员使用量尺测量孔距,以保证距离符合修理标准。

机务人员正在新蒙皮上钻孔。

补片、排钉、钻孔完成后要用阿罗丁阳极化处理,然后喷涂底漆,提高抗腐蚀能力。待底漆干透后,就要进行“伤口缝合”,飞机的蒙皮需要铆钉固定。铆钉分为钢铆钉和铝铆钉,铆钉的类型有承受拉力的圆头铆钉、承受剪切力的平头铆钉等,根据使用位置和结构强度不同,选取合适的型号。

机务人员正在进行铆接新蒙皮的工作,因内部间距较长,需使用加长顶铁深入水平尾翼盒内以保证位置精准。

打铆钉作为换肤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更是每名飞机结构修理人员的必修课,也是基本功之一。在蒙皮铆接时,需要两名工作人员互相配合,一个在机身外部操作气动铆枪,一个在机身内部持顶铁。铆打时要根据铆钉的材料和大小来控制铆枪击打的时间,时间长了墩头太扁达不到受力要求,时间短了铆钉不能形成合格的墩头,影响铆接质量。在飞机尾翼蒙皮改装的工作中,每架飞机都要完成3960个钻孔和安装。

机务人员正在进行飞机水平尾翼的改装工作。

杨世勋是南航新疆分公司飞机维修基地的工程师,在他看来,一颗铆钉打得漂亮容易,但成千上万颗铆钉打得一样却并非易事。

光是飞机水平尾翼左右的紧固件加起来就有2000多个,拆除2000多个,再新钻小孔2000多个,再把小孔扩大到标准孔再2000多遍,最后再打2000多颗铆钉。四道工序严丝合缝,丝毫不能出现偏差,将近万遍的操作,是当代民航机务人对工匠精神的诠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