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幹活滿滿!健康醫療創業,聽聽他們怎麼說

(健康時報記者 吳茜茜)“越是在大週期相對壓力的時候,越是要關注健康消費端的成長。全球醫療行業現在面臨人口老齡化、慢性病趨勢上升、全球醫療支出增速變快、醫療市場愈趨複雜等問題。這些問題對醫療健康產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更是責任。” 近日,美年大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在9月20日創業黑馬學院策劃的醫療健康專場與產業實驗室結業公開課上表示。

俞熔認爲,未來健康產業三大核心邏輯是:老齡化、慢病、預防。這三塊領域蘊涵着巨大的消費升級機會,醫療創業者要關注這些領域並採取適當、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比如說一定要關注到AI等新技術與醫療健康的交互與結合。

醫療到底需不需要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在久安醫療董事長、iHealth創始人劉毅看來,要想充分理解和掌握一個行業,就要深入到行業裏,透過現象看本質。

而“互聯網+醫療”的本質不外乎: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治療成本、改善治療體驗從這點出發,“醫療”本身並非一定要與互聯網捆綁在一起,互聯網或者說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之於醫療行業最大的功能是:大幅度降低了溝通成本。劉毅認爲,醫療的核心是醫生,醫療創業者一定要幫助醫生提高效率,協助醫生更好地進行疾病分級、院外管理。

醫療創業領域的獨角獸如何養成?可以從已是獨角獸的公司上尋找原因。在中國醫療領域,成立於2008年後的醫療獨角獸大約80家。根據這些醫療獨角獸的特徵,弘暉資本合夥人吳進總結了成爲醫療獨角獸的六大關鍵要素——細分領域、地域、融資、創始人、市場和壁壘。

比如,獨角獸的成長離不開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的扶持,據統計,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獨角獸平均融資額在20億人民幣左右;醫療獨角獸所選擇的目標市場也一定要有非常強、且長期存在的市場需求,要是新興市場或者成長市場;專注於細分領域同樣是醫療獨角獸的共性,吳進認爲,互聯網醫療、創新藥、醫療醫保、創新器械是四大醫療細分領域的特點。

相關鏈接

創業黑馬學院以創業實驗室爲平臺,聯合中國一線企業家、投資人和投資機構,策劃了企業投融資對接系列活動——“創業資本季”,幫助優質創業企業尋找更多的融資機會。活動將按照不同的產業和市場主題,依次舉行。融資項目可在線報名參與,通過投資機構初選後,進行免費線上或線下融資對接。截至目前,周鴻禕、江南春、牛文文、俞熔、夏華、王岑、周煒、李竹、李祝捷等30多位企業家和投資人導師入駐,服務創業者500+。

2017年,創業實驗室聯合美年大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開設“健康產業實驗室”。美年大健康千萬級流量、數據入口和平臺級線下服務網絡,助力醫療健康領域創業者打造商業閉環、實現融資加速。

截至目前,健康產業實驗室已開設2期,3期正在招募中。前兩期實驗室,累計投資學員企業3家,累計投資金額近億;與12家學員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與2家學員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全體學員實現商業模式的優化與升級。

(責任編輯:吳茜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