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深處的密林中,氣溫零下三十多度。瓦尼比其他人晚到2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裏,他獵到一頭駝鹿,並獨自完成了分解工作,然後從沒有任何標記的密林裏橫插過來,一步不差地找到同伴的火堆。

這個細節被作家烏熱爾圖記錄於《我在林中狩獵的日子》一文中。瓦尼是敖魯古雅鄂溫克族人,他們長期生活在深山之中,靠遊獵維持生活,因其飼養馴鹿又稱“使鹿鄂溫克”,是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

在叢林密佈、溪流縱橫的深山裏,鄂溫克人白天根據太陽、夜晚根據北斗星、陰天根據山脈河流的走向,來確定方向。

那些拿到機會牌的人說:不要輕言放棄

1986年,內蒙古敖魯古雅鄉,圖中的鄂溫克小女孩是獵民的後代,正與馴鹿在一起。圖/東方IC

隨着當地實施生態移民和禁獵政策,傳統的狩獵生產難以維繫,敖魯古雅鄂溫克族人開始走下山。據統計,2001年敖魯古雅獵民平均收入不足1000元。自我生長、自給自足的鄂溫克族終於開始和緩地融入現代社會。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大興安嶺山地西北坡,處於大興安嶺山地向呼倫貝爾平原的過渡地段,這裏的冬季漫長寒冷。鄂溫克族以太陽爲尊,稱其爲母親。

烏仁是鄂溫克族的普通牧民,2001年的時候試着用蒙古包接待遊客,搞起牧戶家庭遊,33歲的她很快年收入超過10萬元。看着草原上來來往往的遊客,烏仁想帶族人一起致富,經過多方調研,她決定發展鄂溫克民族手工藝,於2010年創辦民間手工藝品工作室。

1

“族人以後會過得很好”

對鄂溫克族而言,手工藝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由於沒有縫紉機、也沒有現成的衣物購買場所,家中的服裝服飾均由手工完成。但他們從沒想過這些東西竟可以拿出去交易。

然而家裏並不支持烏仁,“連漢語都不會說,(工作室)還有將近2萬塊錢的房租”,在草原上養牛養羊不行嗎?

烏仁算過一筆賬:家庭養殖刨去成本和發給工人的人工,剩不下什麼錢;做畜牧業的人多,但傳承鄂溫克民族傳統文化的人卻寥寥。她執意把手工坊建了起來,帶着幾個姐妹開始用動物皮和珠線製作傳統的“太陽花”。

太陽對於鄂溫克族是神祇般的存在,他們信奉“太陽姑娘”的傳說,認爲是她給密林深處的族人帶來了光明與溫暖,太陽花則意味着平安吉祥。鄂溫克草原的遊客喜歡這個故事,也喜歡這款鑲着剔透的瑪瑙石、石榴石等寶石的“太陽花”,一個夏天能售出上萬個。

那些拿到機會牌的人說:不要輕言放棄

烏仁和她的“太陽花”。(受訪者供圖)

如今,“太陽花”和“太陽姑娘”已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坊已註冊成立公司,手工產品範圍擴大到項鍊、耳環、手套、服裝、小樂器等一百多種,年收入達三四十萬。

烏仁追求平均主義,對於一直跟着她創業的姐妹,她會平均分配收益,自己也不多拿一分。所以儘管公司在2015年時流水已達20餘萬元,但烏仁手頭依然沒有太多現金週轉。在2015年底,她甚至拿不出1萬塊去購買皮毛材料。

着急的烏仁向牧民借錢,但春節前後正是牧民們青黃不接、手頭沒錢的時候——每年4至6月份,是打羊毛、賣羊毛的季節,牧民會在這段時間掙來一整年的花銷,但冬天又回到緊巴巴的日子。這讓烏仁犯愁了。

轉機來自於當地婦聯的一個提醒:要不要試着申請平安普惠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的免息貸款項目?

一路獨自打拼、野蠻生長、浮萍般生活的人,之前從不敢去想“貸款”。因爲牧民鮮有收入固定、穩定上班者,更是少有房子等資產可供抵押或擔保,在遇到資金困難時,往往陷入死局,他們生活在少有陽光照耀到的“密林深處”。當烏仁看到有陽光透過厚實的枝葉射進生活縫隙時,她不可能不感動。

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在2019普惠金融高峯論壇上解釋,平安普惠專注的是小微企業和體量更小的個體工商戶、自僱經營者組成的普惠信貸深水區、新藍海。

很快地,烏仁拿到了這1萬元免息貸款,用於採購原材料。後來她又借了3萬元,用於進行產品包裝設計、講述其背後的民族文化。旁人看不懂烏仁爲什麼因爲這些錢而動容,“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兩筆錢特別重要。”烏仁的公司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她相信慣於野性生長的族人以後也會過得很好。

困境非絕境,逆風也扶搖。在普惠金融面前,每個人都有一張機會牌。

2

“不可能無時限等你”

故事從烏仁的春天開始,在姚莉的冒險中進入夏天。

北京的姚莉創業做醫療器械銷售時,出於本能會爲醫生健康考慮——她也是學醫的,以己度人,總想爲醫生做些什麼。在研究支架耗材的銷售時,她開始關注介入手術室的醫生健康。

介入手術室是醫院感染高危部門,只有正確使用和有效保養鉛衣才能防止電離輻射對人體生物學的損害、預防院內感染。鉛衣不同於一般衣物,其內層材料爲貴重金屬和橡膠,不可洗滌、無透氣性、質量大,手術後易被醫務人員的汗水浸透,常常被患者的血液、體液及分泌物污染。

那些拿到機會牌的人說:不要輕言放棄

醫生每次做介入手術前都必須頭戴3斤重的鉛帽,身穿二三十斤重的鉛衣,脖子上還套上鉛圈,甚至連內褲都是鉛製。即使這樣,一臺手術下來他們所“喫”的射線相當於普通放射科醫生一年的量。姚莉心疼他們,想更好地保護他們,也想把鉛衣的重量減到3公斤。圖/東方IC

2016年,姚莉想從國外引進一款鉛衣,並承諾一年免費清洗4次,無論是不是自己銷售的品牌,都給予免費更換或者維修。當時國內沒有廠家敢這麼承諾,姚莉不管,她就是想保護醫護人員,讓他們免受無妄之災。

姚莉跟鉛衣廠家談合作,要花300萬拿下這款產品的全球銷售代理。這是一件冒險的事,因爲她當時拿不出這麼多錢,也沒有多餘的房產可以抵押。

那段時間,姚莉密集接觸了多家小額貸款公司,最後徹底死心。“電話溝通的時候比唱歌唱得還好,但線下見面時再說一系列材料、資質問題。附加一堆東西。”姚莉評價他們“非常不專業”。

兜兜轉轉後,有朋友提醒她:如果你是平安壽險的用戶,你應該有預授信額度,可以免去審覈,平安直接放款。

姚莉的棘手問題迎刃而解,在半夏時節,迅速獲得週轉資金。“沒有這筆錢,這個產品肯定進不到我的公司,更不能去很好地服務這些介入醫生。因爲我們和對方籤協議是有時間限制的,廠家不可能無時限等你。”姚莉說,3年前引入的這款產品現在已是國內銷量第一,醫護人員反饋“很舒服”。

那些身穿鉛衣在介入手術室裏忙碌的醫護人員大概不知道,變化緣起於3年前的夏天——姚莉坐在平安普惠線下門店,只等了半個多小時,就翻開了一張機會牌。於是,所有事情得以向她既定的方向發展。

3

“最後一百米”

但張柏森在2019年3月試着翻開這張機會牌時,把自己嚇了一跳。他辦完抵押尚未到家,62萬的借款就到賬了。

張柏森是個異常保守的人,總比旁人晚一步接觸新生事物:大家用存摺的時候,他在用現金;大家用銀行卡的時候,他用存摺;大家刷信用卡的時候,他用現金;微信剛出來的時候,他也不用,因爲不信任,“對於這種東西,我寧願不去佔便宜也不上當受騙。”

但他主理的服裝品牌急着進商場,貨品成本也需要週轉,於是他謹慎地詢問了好幾個銀行系統的朋友,才選定平安普惠進行經營貸款業務。手續簡單、放款速度快等特點,讓張柏森滿意。

像烏仁、姚莉、張柏森這樣的普惠信貸人羣在中國規模巨大,他們地域更分散、需求更多元、風險更高、觸網率更低,而且缺乏抵押物、信用記錄,甚至基本的金融素養。

要服務好這樣的客戶,貸款機構必須有完美且全面的業務能力,運用大量數據和科技進行風控,有效分散風險的同時還能保證資金充足、低成本操作,“但現在市場上沒有一家從業機構具有上述所有能力”,平安普惠董事長趙容奭表示,這就導致了小微企業融資難。

既然找到了問題癥結,就要想辦法解決。平安普惠拆解信貸業務鏈條,在每個環節連接具有獨特優勢的市場主體,讓專業機構解決專業難題,打通金融資源和小微羣體之間的“最後一百米”。

平安普惠聯接的市場主體既包括平安集團內部的其他公司,也涵蓋了集團外的銀行、保險以及非銀機構。這種“聚合模式”與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李均鋒主任提出的“建立一種開放系統,讓大銀行、小銀行、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銀行機構和非銀行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思路相近。

截止2018年,平安普惠累計爲超過1000萬借款人提供借款服務,他們主要是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在2019年一季度的新增業務中,約60%的借款人在通過平安普惠申請借款前未從銀行獲得過經營類貸款,這意味平安普惠激活了更多小微發展的機會。

創業不易,資金難題與其他困難並無二致,終究是缺一個機會。姚莉回首十餘年創業經歷,建議後來者:“不能遇到難題就後退了,這肯定是不行的。”堅持與專注是關鍵,不要輕言放棄。

機會牌一直都有,或許不止一張。

(採訪對象姚莉、張柏森爲化名)

(專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