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費 費

福建新聞廣播

實習記者

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今年1月5日,宮崎駿78歲了。

他長着一顆特大號的腦袋,頭髮又濃又硬,夏天要吹很強的冷氣,情感豐富又極端自律,脾氣很壞。長期合作的製片人鈴木敏夫說他是個“總把自己看得很重的人,這樣的傢伙真的很欠揍,生氣的時候力氣也很大”。

「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脾氣很壞”的老頭兒,從《風之谷》畫到了《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不論這些動畫被看了多少遍,還是會讓人想到初看宮崎駿的那一刻,那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片刻,是一種生活中的治癒。

在“二戰”廢墟中長大的宮崎駿,始終未能擺脫對戰爭的憎恨和對人的失望情緒。“正因爲無法改變,纔會想要去做動畫,這是夢想。”他說,“沒有理想的現實主義者隨處可見,這樣的人是最差勁的。”

「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所以,他溫暖作品的背後,其實藏着苦悶的生活現實:《幽靈公主》拍攝於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後;《千與千尋》指向那些不稱職的父母們,還有困在狹隘、單調生活中的女孩們……

他說:“我的煩憂比別人多。”於是,他用那些留着齊耳發的美少年、堅定的少女、默默奉獻的無臉男和呆萌的龍貓來爲人們找尋苦悶生活的出路。但他不希望別人用浪漫或夢想之類的字眼來形容他的作品。

“我根本就不是文化人,只是街道工廠一個愛幹活兒的老頭,僅此而已。”

長期的工作讓宮崎駿患上眼疾、腱鞘炎和肩膀僵硬的毛病,而且“準備期的時候一定會得神經性胃炎”,那雙曾以驚人的速度畫出柔軟筆觸的手,後來也幾乎握不穩筆,只能使用非常軟的5B鉛筆來作畫。

他抱怨自己成了一個遲緩的老人,他說“我已經走投無路,不可能重拾青春了,每天都感到自己的極限正慢慢迫近。”

「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從小男孩兒變成了老爺爺的宮崎駿,爲了不讓身體垮下來,連續五年只喫妻子做的便當,每天同一個時間起牀睡覺,花兩小時健身、做體操。他還經常給吉卜力的後輩按摩肩膀,說:“不要步我們的後塵,好好用的話,用30年沒有問題。”

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幽靈公主》之後的每一部影片,宮崎駿都抱着“這可能是最後一部”的心情在製作。因爲吉卜力後繼無人,他才強撐着畫下去……“只要還有力氣,還有幹勁,就會一直製作電影,不知道這是喜劇還是悲劇。”

「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他說 “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而是要靠着比方說現在做的工作很有趣、和朋友安心共度美好時光、見到了心愛的丈夫很開心之類的事情活下去。未來可沒有什麼擔保的,談論未來不會起到什麼鼓勵作用,不過,人本來就是這麼活過來的。”

也許正是因爲這樣的想法,他的電影纔會出現那麼多不經意卻又直擊人心的瞬間吧。

來源:Lens雜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FM1036福建新聞廣播(ID:fm1036-882)

有什麼悄悄話要告訴小編的不?

來互動區留言唄!

沒有!?那點個

「靜夜有聲」宮崎駿:人們不是靠着對未來的希望活下去的

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