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本文1820字,阅读约需5分钟

核心观点: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来看,最重要的是城市能够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厚。

为了吸引企业和资本落户,很多内地城市将招商引资摆在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你追我赶,唯恐落后。为此,各地政府加大筑巢引凤的力度,近年来大量产业园区和PPP项目在政府主导下在全国城市拔地而起,招商优惠政策越来越丰厚。

然而,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不靠政府招商,其经济活力足以让其他城市望其项背——这就是深圳。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齐齐跨进“万亿俱乐部”,这是四大一线城市半年GDP首次集体跨越万亿大关。但是在GDP增速方面,深圳以8%的增速领跑,上海、北京、广州依次为6.9%、6.8%、6.2%,同期全国经济增速为6.8%。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深圳市委原常委、被誉为“改革闯将”的张思平日前在野三坡论坛上,发表了题目为《改革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演讲,他认为,深圳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在国内外招过商,但是大量的生产要素依靠市场的力量聚集在深圳,是深圳的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造就了深圳的辉煌和巨大成就。

不管是提升城市竞争力,还是改善营商环境,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来看,最重要的是城市能够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企和民企的关系。

必须改革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这些年来,政府采取不同方式,通过国有企业这个平台、载体、工具、抓手,用行政手段直接或间接地配置了庞大的经营性的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的国有资产。一方面使国有企业成为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和行使经济社会职能的工具;另一方面,也使国有企业从政府掌握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资源、经济社会资源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其在相当多领域处于垄断和优势地位。

但事实上,各级政府在实践中将这些大量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方式基本上都配置给了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成为政府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工具、平台、载体,扭曲了资源配置在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背离了“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经济调节模式。

应该从广度和深度大力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大幅度减少政府在资源配置的权力。

第二,政府手中必须掌握的少数的经济资源,要引进竞争规则,不再直接用行政手段配置给国有企业。

第三,坚持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改革大方向,彻底割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父子”关系。

第四,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建立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五,加强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加快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退出,形成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机制。

从对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角度来看,政府手中资源大体可分为七大类: 一是具有网络性质的自然垄断资源。(备注:如路网、供水网、电网、管网、信息网、频谱等)二是以土地开发利用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三是与市场准入有关重要行业的特许经营权。(如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四是政府掌握的投资资源。(包括直接全额投资、合作投资如PPP)五是政府掌握的庞大的产业基金和投资基金资源。六是政府掌握的价格资源。注:政府手中的定价权力以及对企业直接和间接的价格补贴,本质上应该不属于企业资源要素,但在实践中它是决定一些企业经营盈利最重要的因素。七是政府直接和间接掌握的庞大的国有资产资源。

近几年,随着政企关系的反复,政府对国有企业资源配置的支配和主导作用加大,从一定意义上讲,国有资产本质上已经成为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实践来看,政府直接和间接主导国有资产配置的领域大体上有四类:

一、国有银行、证券、基金等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尤其是银行贷款有相当大的支配力和影响力。

二、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庞大国有资产;

三、政府直接举办的以融资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投资平台公司

四是近几年政府以各种理由直接举办的游离于各级国资委之外的各类国有企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