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见证过太多事故,现在连下雨天都不太敢开车出去了,就等着换四驱呢......”

开车越久,胆子越小,这是很多老司机必然要面对的一关。在路上亲眼目睹过太多惨烈的交通事故,或者与飞来横祸擦肩而过的经历,几乎给每一位老司机都造成过“心理阴影”。那些久久不能忘怀的画面让老司机们开车开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开车,很多人将其归结为“谨小慎微”、“小心驶得万年船”,但是如果因此而影响了用车体验和驾驶乐趣,编者总会觉得有点得不偿失?

​圈内经常有人调侃:十年老司机,八成“胆小鬼”。那么剩下“两成”呢?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他们。

一开始根本不懂“它”,但发光的灵魂彼此吸引

周大海,长期往返于北京城区和河北老家之间的老司机,他就是我们戏称的“两成内人士”。周大海驾驶的车型是2017款的自由光2.4L卓越版,这是他的第一台SUV。

聊起当初选车时的想法,周大海笑说自己虽然开了不少年的轿车了,但是对于SUV还是门外汉,多大空间才算大?底盘多高才算高?动力多强才能带得动满载情况下的车身?他当时完全没有概念。

​但“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一次车展上,周大海一眼就望见了Jeep展台上被擦得闪闪发亮的自由光。Jeep虽然是他最爱的品牌,但个性实在太鲜明了,他这个年近40、在公司里异常低调的“老油条”还能驾驭得了吗?不过这种顾虑也只是让他迟疑了几秒钟而已,Jeep品牌+自由光颜值的吸引力太过强大,无法抗拒。科技前卫的前灯组设计、JEEP家族七孔式中网设计、18吋镀铬铝合金轮圈相得益彰,坐进车内,沃德十佳内饰设计自然魅力十足,用料和做工方面也无可挑剔。就这样,周大海订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台SUV,而且自己都没想过选车的过程会如此“顺利”。

​“换车一年多来,车子越用越喜欢,越用越轻松,再也没有那种胆小不敢开的感觉了,反而拐弯、超车、上高速更游刃有余了。”周大海说,除了美系SUV的安全性更有保障之外,自由光的四驱表现是让他最踏实的,在驶入复杂路面,或者遇到一些刮风下雨的突发小状况时,作为“老司机”还没有来得及操作应对,自由光的智能四驱系统已经自动介入了,所以开车人就会很从容。

如果开车是一场煎熬,宁愿天天挤公交

冯跃,同样也是那“两成内人士”,也是去年才刚刚购入这台2017款自由光2.4L专业版,这是他的第二台车了。说起第一台,冯跃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2016年初,冯跃和两个朋友一起开车去省会城市看主队的中超比赛,比赛结束已经晚上10点了,冯跃在朋友的鼓动下只好开车返程。结果视线不清冲下了山坡,好在林叶茂密把车子挡在了山腰间,救援也及时,三人并无大碍。只是给冯跃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足足有一年的时间,冯跃始终不敢开车出门。​

​孩子只能由老婆送去学校,自己只能挤公交车上下班,那段时间里,愧疚和“这辈子还开不开车”的纠结情绪一直困扰着冯跃。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了一条自由光的广告语:“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冯跃很受触动——要战胜恐惧,勇于走出“孩子”的襁褓,带自己的孩子一起去看世界!于是一番对自由光的仔细研究后,他决定自己的第二台车就是自由光了。开新车一年多以来,冯跃也发现自己的驾驶心态正在慢慢恢复正常,今年十一,他又自信可以带老婆孩子去自驾远游了。

​作为一个理工男,冯跃最看重、也最信任的也是Jeep自由光的专业智能四驱系统。对Jeep提出“4X4=17”的概念也是赞不绝口:“Jeep的这套Active Drive智能四驱系统的优势就在于两驱和四驱切换的频率非常高、对应的场景多达17种。比如说传感器感知到雨刮器速度调快了,证明外面雨很大,自由光就会自动切换到四驱模式。同样的,当我爬一些陡坡路面时,坡度倾斜角度大于一定值时,自由光也会自动切换四驱。甚至是车外温度低于2摄氏度时,自由光也会预防性的由四驱介入辅助驾驶,确保我在可能经过的冰雪路面上安全行驶。无论是自己日常代步,还是带着全家外出郊游,都能够非常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与天候的挑战。另外还有一点意外的是油耗表现,平均不到8个油。这简直太牛X了!”

​“而且我仔细研究过发现,现在大部分车型的‘适时四驱系统’的前后桥是由两根半轴外加中间的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来连接的,在两驱状态下,前桥也会带动前半轴进行转动,从而造成一定的动能损耗,所以燃油经济性确实比传统的两驱车差。但是Jeep自由光能保证在前驱状态下,前半轴锁止,停止没必要的空转,节油性自然更好了,现在油价这么高,开自由光可以说是既省油又省心了。”

结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种保守的心理其实反而会影响到我们开车时的心态平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开车,显然是不可取的。好在像Jeep自由光这样的专业四驱SUV可以用更先进的驾驶科技,拯救我们这些老司机,不但从外观上征服日渐麻木的选车视野,内在动力和四驱表现更能支撑我们无所畏惧的一路向前。因此一台表现更加专业的四驱SUV在未来很可能成为刚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