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麥穗披上“雨衣”

小麥穗發芽是世界性的農業問題,不僅影響產量,而且嚴重降低小麥的加工品質和種用價值。一直以來,農民都小心翼翼地避開雨水天氣,保證麥穗不因受潮而發芽。可如果老天不作美,一切就都是徒勞了。

既然麥穗不能受潮,那您有沒有想過給麥穗披上一層“雨衣”呢?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把這一想法變成現實,他們用凹凸棒土製作出一種納米新材料,噴灑在麥穗身上,可以有效防護麥穗發芽。

爲了防止麥穗發芽,世界各地的農業科研者想過很多辦法。除了觀測天氣,防止麥穗受潮,一些國內外的研發機構還推出了專門的化學藥劑。這些化學藥劑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作用,但穩定性普遍很差,而且使用不當,還會造成污染,所以實用性並不是很強。

那麼,有沒有一種材料,既能夠防止麥穗發芽,又綠色環保呢?最近,咱們國家研發的一款納米試劑就滿足了這兩個條件。一提到納米材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納米做成的衣服和鞋,我們知道,這些用納米材料製作的布料,往往能防水防油,即使潑一盆液體上去,材料表面也光滑如新。而這款納米試劑也有相同的特點,麥穗表面覆蓋了它,就像穿了一層雨衣,即使遇上雨水,也不會受潮發芽。

這款神奇的納米試劑的原材料,是一種名叫凹凸棒土的物質,這是一種含有多種礦物質的黏土,也是一種稀有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凹凸棒土主要存在於沉積岩和風化殼中,顏色多呈白色、灰白色和青灰色。由於土質細膩,吸水性強,因此也是一種天然的納米材料。

爲了製作試劑,研究員首先要把凹凸棒土的外觀由黏土變成粉狀和液體狀,但是保留其中納米粒子。之後再通過進一步加工,變成能噴灑在麥穗上的納米材料。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試劑不僅使用簡單,而且是無毒無害的,對環境友好、對糧食安全。

從“土”變成“試劑”,這種用礦物質黏土製作的試劑真的能用嗎?其實,凹凸棒土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已經屢見不鮮了。早在十多年前,凹凸棒土就被用作土壤修復劑,幫助世界多地的農民解決了土壤污染的難題。作爲納米材料,凹凸棒土的粘性和吸附性極強。因此,從沉積岩裏挖出後,經過簡單提純,再匯入受污染的土地,就能把土裏的重金屬物質全部吸附出來。與重金屬相遇後,凹凸棒土會變得易碎爆裂,水一衝,就能全部沖走,而農田也由此恢復了生機。

礦物質凹凸棒黏土

不僅如此,凹凸捧土變成粉劑以後,還能作爲添加劑,用在混合飼料的製作裏。由於吸附性強,加入凹凸棒粉的飼料能有效促進動物的新陳代謝,提高飼料轉化率,讓動物的食慾更加旺盛。另外,這種優良的吸附性還能有效地吸除動物的大腸肝菌、腸道毒素,起到防疫治病、除蟲殺菌的作用。

當然,在農藥和化肥的製造領域,凹凸棒土也有着出色的表現。在生產特效農藥時加入凹凸棒粉,可以延長農藥的藥效,不僅降低農藥的生產成本,還能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除此以外,凹凸棒土有時還能作爲化肥廠制氣的煤球粘結劑,不僅粘結力強,強度高,還可提高煤球固定的碳含量,降低粉塵污染。

凹凸棒生物有機肥

凹凸棒土在農業方面的作用真不小,簡直是“萬能之土”。不過,目前,各地對於凹凸棒土的使用仍然很有限。這是因爲凹凸棒土實在太少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法國、中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凹凸棒土資源,如此珍貴,如果濫用必然會是一種浪費。因此,如果有替代物,各國並不會貿然動用這一財富。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探測,在我國江蘇、甘肅等地,凹凸棒土的儲藏量達到了10億多噸。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科學技術能夠妥善利用,這些凹凸捧土將爲我國各行業,特別是農業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而今天我們所講的納米試劑正是其中之一。爲“萬能之土”的應用提前做準備,這個實驗非常值得!不是嗎?(來源:央視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