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孩子對父母非常信任,他就會把遇到的任何問題和困惑,包括身體接觸的行爲,及時跟媽媽說,父母就更有機會保護孩子遠離糟糕的下一步。還有一些家長認爲,對孩子說多了“性話題”對孩子不好。

來源:教育(edu618),綜合自警民直通車-普陀微博、每日經濟新聞、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女性之聲、中國婦女報、中原女性之聲、網友評論等

昨晚,上海警方發聲明: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周某某因涉嫌猥褻兒童罪被刑拘。

新城控股(601155)也連夜發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振華先生因個人原因被刑事拘留,公司選舉董事兼總裁王曉松先生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

上海警方: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周某某因涉嫌猥褻兒童罪被刑拘

2019年6月30日22時許,普陀警方接王女士報警,稱其女兒被上海朋友周某某(女,49歲,江蘇人)從江蘇老家帶至上海併入住本市一酒店,後其女兒在房間內遭到一男子猥褻。接報後警方高度重視,迅速開展相關工作。

7月1日下午,在警方工作下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57歲,江蘇人)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7月2日晚,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至公安機關自首。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周某某因涉嫌猥褻兒童罪已被普陀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新城控股:公司董事長變更,選舉王曉松任董事長

新城控股(601155)昨晚發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振華先生因個人原因被刑事拘留,公司選舉董事兼總裁王曉松先生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公開資料顯示,王曉松正是王振華的兒子。

據每日經濟新聞,昨天港股上市公司新城發展控股(01030.HK)收跌24.24%,市值蒸發約150億港元;其旗下物管公司新城悅(01755.HK)跌23.72%,市值蒸發16.7億港元。

人民日報三問涉嫌猥褻女童事件:輸送幼女是否存在利益鏈?

據《新民晚報》披露,6月29日下午,王某某涉嫌猥褻女童的行爲發生在上海萬航渡路一家五星級酒店。事發後,被猥褻女童向在江蘇的母親打電話哭訴,母親到滬報警,王某某隨即被採取強制措施。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報道稱,女童由一名周姓女子帶入酒店。該女子爲江蘇徐州人,今年49歲,目前已到案。據其供述,事發當天,她帶了兩個女孩入住酒店,一個9歲,一個12歲。兩個女孩的母親爲周某朋友。周某謊稱帶兩女孩去上海迪斯尼玩,從江蘇帶至上海。當天王某某對9歲女童實施犯罪,事後給付周某現金1萬元。

目前女童已驗傷情,陰道有撕裂傷,構成輕傷。

此案曝光後,相關話題很快就登上微博熱搜: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人民日報連發三問:

究竟是猥褻還是強姦?

“輸送”幼女是否存在病態利益鏈?

嫌犯有無性侵女童前科?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當晚,@女性之聲 發聲:性質惡劣,令人憤慨!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新華視點表示:對猥褻兒童者嚴懲不貸!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網友紛紛評論:打擊犯罪行爲,絕不姑息!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涉嫌猥褻還是強姦引爭議

案件曝光後,對於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某某行爲涉嫌猥褻還是強姦的定性也引發爭論。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玉霞律師表示,目前具體情況尚不明晰,但從現有報道來看,雖造成女童陰道撕裂,但過程可能未涉及生殖器接觸,或者目前還沒有生殖器接觸的證據。

張玉霞律師補充,由於受害女童只有9歲,從法律定義上來說,14週歲以下的未成年女性,在法律上被視爲幼女,即便沒有發生實質性關係,但如果有生殖器官接觸,涉嫌的罪名同樣爲強姦罪。

京師律師事務所範辰律師解釋:“猥褻罪刑較輕,但強姦則屬於重罪。”怎樣認定強姦既遂,成年人受害者和兒童受害者,有不同的認定標準。他表示,法律上對兒童受害者,適用的是“接觸說”,即只要性器官發生接觸,即算既遂;成年人受害者,則適用“插入說”標準。

此外,針對媒體報道中提及的對女童造成“輕傷”,範辰認爲,因女童是僅有9歲的未成年人,所以應認定其屬於犯罪情節惡劣。

這個話題很沉重,但必須談

兒童性侵,是一個屢次引起關注又似乎特別容易被忘卻的話題。然而,它相當重要。

據“女童保護”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例378起,2016年爲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

喫驚嗎?注意,這只是進入司法系統審理的案件量。那些沒有進入司法程序的又有多少呢?

如果簡單按照最高比例來算,中國可能有至少超過2000萬被不同程度性侵的兒童。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很多個國家的總人口。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對於我們,這些只是冰冷的數據,但是對於受害者,對於受害者家人,卻無比殘酷。

“這些曾受過侵害的兒童容易罹患焦慮、抑鬱;長期嚴重、持續、重複的侵害,可能會令受害人病情加重,並伴有人格改變。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兒童性侵的新聞,讓我們很痛心。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 超過70%的家長沒有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過任何防性侵教育。

身爲家長,我們耗盡物力、心力地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但一遇到“性”和“兩性”的話題,我們就變得諱莫如深,或如臨大敵。

不少父母寧願自欺欺人,相信“這種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還有一些家長認爲,對孩子說多了“性話題”對孩子不好。

由於家庭中缺乏性教育和防性侵教育,導致很多孩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甚至遭遇了性侵也不敢和家長說。在某種意義上,父母甚至成爲了性侵犯的“幫兇”!

3個簡單的單詞讓孩子遠離危險

兒童性教育專家宮學萍認爲,家長在對孩子防性侵教育時,務必要記住3個單詞,那就是“No”、“Go”、“Tell”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 No——勇敢對犯罪說“不”

說出“別動”兩個字,其實對孩子要求很高。首先,孩子得知曉什麼行爲不可以;其次,還得在關鍵時刻冷靜說出來。

孩子說“不”的意識和能力,不是從天掉下來的,也不是爸媽一個鼓勵就能瞬間完成的,它需要從小一點點培養。

爸媽們應該幫孩子從小樹立起尊重身體隱私的意識。要告訴孩子,自己身體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除了父母和醫生,別人都不能碰,如果有人想觸碰,就要說“不”。

但這樣還不夠,孩子年紀小,很可能轉身就忘;即便記住了,可能也不會做。得反覆練習。

讓親戚朋友來試一下,捏一下孩子的臉,或者用鬍子蹭蹭孩子,擁抱孩子,親他,甚至觸碰隱私部位……

如果孩子反應正確,敢於說“不”,鼓勵他;如果孩子沒意識到,或是不敢說,要當場提醒他,並再次試驗。

  • Go——面對危險及時離開

要讓孩子做到這點,首先,家長得讓孩子明白,什麼情況很危險;其次,他要有離開的勇氣。

請告訴孩子,遇到以下情況要馬上離開:

單獨和大人呆在一個屋裏;大人跟你談隱私部位;大人給你看暴露的圖片或視頻,甚至脫下衣服給你看他的下身;大人擁抱你,或是親你;大人觸摸你隱私部位。

還要告訴孩子:你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對方不讓你離開時,可以尖叫,可以砸壞任何東西。

這種能力也是需要培養的。比如在日常親子互動中,如果孩子不高興了:“我討厭媽媽,不理你了”,這時大人要允許他離開一會兒,去討厭媽媽一會兒。

正能量的家庭,這樣做不會讓孩子變邪惡,只會讓孩子在和大人意見不同時,能堅持做自己。這不僅對預防性侵有利,對孩子的成長同樣有利。

比董事長猥褻女童案更揪心的是,70%的父母都做過性侵的“幫兇”!
  • Tell——有事回家第一時間告訴爸媽

性侵是一個逐步試探、逐步升級的過程。我今天玩一玩小孩的小辮子,她還挺開心,還願意跟我玩;明天我再拍拍她的小屁股,她也沒問題,她的家長好像也沒有意識到;那我後天就可以進一步去做更加糟糕的事情。

如果孩子對父母非常信任,他就會把遇到的任何問題和困惑,包括身體接觸的行爲,及時跟媽媽說,父母就更有機會保護孩子遠離糟糕的下一步。

有個小學女生,媽媽給她找了個家教,老師在陪她寫作業的過程中,有時候很開心會摟一下女孩的肩膀。

女孩很緊張、很尷尬,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就跟媽媽說了。媽媽陪着孩子跟老師強調:可能您沒有惡意,只是孩子大了,她會覺得不好意思,希望你理解,我們家人對身體接觸是比較在意的。

當父母用一種平靜但又很清晰的方式和對方溝通之後,如果對方心裏想犯壞,他就會馬上知道這個家庭的孩子警惕性強,還是別做爲好;如果對方是一個好人,大家也就澄清了誤會,避免了尷尬。

所以,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一定要順暢,如果孩子遇事都能及時向父母反映,父母就能及時給孩子指引和幫助,這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並不重視對孩子的性啓蒙教育。每次談起性,自己都有一種羞恥感,不願意跟孩子多說,那你能指望孩子跟你說啥呢?

坦然和孩子談性,是父母幫孩子遠離性侵最關鍵的一步。

希望早日真相大白!

希望孩子不再受傷!

小編:伊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