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鵰》第1回:“(曲三)慢慢燙了兩壺黃酒,擺出一碟蠶豆,一碟鹹花生,一碟豆腐乾,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壺,三人只是痛罵秦檜。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兩人有時也仍去小酒店對飲幾壺,那跛子曲三仍是燙上酒來,端來蠶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金庸先生在不經意地把蠶豆、花生、南瓜子寫成尋常的下酒物。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這三下酒菜我國之前是沒有的,之後慢慢由國外傳了進來,而當時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大概在元朝的時候由波斯傳入我國,到明朝才普遍種植;花生、南瓜則是出自美洲的農作物,到航海時代纔開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區傳播。花生傳入中國大約1530年左右,由沿海傳入內陸地區又經過很長時間,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貴之物,尋常人很難喫到。

《射鵰英雄傳》的歷史大概是1199年左右,而當時的一個小店卻已經把他當成下酒菜了,郭嘯天和楊鐵心二位大俠至少該對曲三大喝一聲:“兀那跛子,你哪來的外國食品?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同樣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先生也有這樣一個情節:“蕭峯他爹給他捎帶了若干花生作爲下酒之物。”上面有提到花生至少在四五百年後才傳入中國,到航海時代纔開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區傳播,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貴之物,尋常人很難喫到。真不知北宋時的蕭峯他爹是從哪裏搞來的。

在《天龍八部》中還出現了一種本不應該出現的食物,那就是現在常見的辣椒!在11回中“自此一路向東,又行了二十餘日,段譽聽着途人的口音,漸覺清雅綿軟,菜餚中也沒了辣椒。”

可能金庸認爲雲南、貴州、四川、湖南一帶食物都嗜好辣椒,但卻沒注意到辣椒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辣椒是美洲的農產品,到明末才傳入中國。中國最早開始喫辣椒的時間在僞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喫辣椒更遲至僞道光以後。

還有段譽在蘇州燕子塢的時候還喝到了600年後纔出現的碧螺春茶,碧螺春是康熙在南巡太湖的時候認爲“嚇煞人香”名字太俗,纔將之改名“碧螺春”。

最後一樣是在《神鵰俠侶》中出現的失誤,在第6回楊過找東西喫發現一大片玉米,於是過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原產美洲,也是航海之後從美洲回來後才傳入歐洲,到16世紀中期纔出現在中國。南宋末年的楊過能夠找到一片玉米地,也真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金庸武俠中存在的五個歷史問題,各個和食物有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