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腫瘤治療學》、《中醫情志病學》

  列位看官,我們都知道癌症致死率高,而且近些年發病率在升高。在我們身邊,隔三差五就會聽到某某人罹患癌症的噩耗。於是,越拉越多的人開始祈願,自己一輩子不得癌症。

  那麼,如何才能不得癌症?

  回答這個問題,難度太大了。本訂閱號在這篇文說裏能做的,就是幫您理順一下,一生不得癌,應該具備怎樣的心態。

  可以說,不得癌症的人,無非是把下面這幾句話,想得明明白白了。

  1,不能“平時不花錢,到了醫院狠狠花錢”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生了病,到了醫院,需要交掛號費、檢查費、藥費等等。爲了治病,每到這些時候,患者和家屬即便心頭不忍,也要如數花銷,絕無半點商量。也正因如此,纔會有人生出“看病貴”的慨嘆。但是,即便看病再貴,到了醫院,也要“大方”起來。

  其實,與其在醫院裏“大方”,狠狠花錢,不如在平時“大方”一點。該旅遊的旅遊,該喫藥買藥的不要耽擱,該娛樂的時候不要悶在家裏。平時對自己好一點,心情纔會好一點,身體纔會棒一點,得上癌症的幾率就會少一點。因此,一輩子不得癌症的人,都是生活中不吝惜錢財的人,都是捨得爲生活投資,爲心情投資的人。您說是不是?

  2,不能“平時不交朋友,快死了開始想念朋友”

  人的一生,應該多交朋友。當然,狐朋狗友不算。真正的良師益友,會給自己以生命和心理上的支持。情感上的支持越多,我們的心態就會越平穩,不良情緒的宣泄也就越及時。如果身邊沒有朋友,無處溝通,任憑孤僻、冷漠、壓抑的心態吞噬自己的免疫力,癌症的發生也就不足爲奇了。

  因此,人們才總結出一個“癌症性格”來。“癌症性格”的首要特徵,就是朋友少,缺乏交流。

  看起來,爲了預防癌症,我們應廣結善緣,多交朋友。決不能“平時不交朋友,快死了開始想念朋友”。這樣的人生,是失敗的。

  3,不能“平時總不開心,快死了沒有機會開心”

  人活着,無論何時,都要開心一點。心情好,免疫力纔會好。免疫力好,癌細胞纔沒有機會興風作浪。相反,長時間悶悶不樂的人、遭遇過重大人生挫折或打擊的人,心頭總是憤憤不平壯志難酬的人,容易患上癌症。這就是免疫力受到影響的結果。而等到生命即將終了的時候,才猛然發現,自己以後再沒機會開心了。

  所以說,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我們爲什麼不開心地活?生活中的瑣事,幾年之後回想,都是笑談。所有我們心中不好的事情,都是人生中的“流寇”。藐視它們,不理它們,超越它們,是人生的大智慧。

  4,不能“平時攀比嫉妒,快死了發現事事不如人”

  人活着,不是用來比較的。每個人的機遇不同,擅長不同,因此就會有不同的境遇。這裏面,沒有多大的可比性。也許你眼中別人的好,在對方眼中,一文不值。你所羨慕和嫉妒的人,此刻正在羨慕你所擁有的而一切。

  如果要比,也不能“橫着比”,而是要“縱向比”,拿現在的成就,去比較從前的自己,只要有進步,就是成功。

  總之,攀比和嫉妒別人,會讓心態失衡,氣血逆亂,心胸越來越狹窄,越來越容易鑽牛角尖。這樣的性格,容易誘發癌症。比來比去,等到快死的時候,忽然發現連生命都即將失去,已然是一敗塗地。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失敗的麼?

  5,不能“一輩子爭強好勝,快死了發現爭得毫無意義”

  患上癌症的人,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爭強好勝的性格。這類人往往有能力,有主見,執行力強,甚至在事業上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這種爭強好勝、敢爲人先的性格,卻往往令自己承受相當大的壓力,讓身體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到最後,免疫力因此受到影響,癌症便出現了。而等到病入膏肓之際,才發現,一輩子要強的自己,如今在沒有翻身的機會。而從前實現的所謂的“勝”和“強”,也都是毫無意義。

  何必如此呢?人活着,灑脫一點。爭強好勝,有的時候不是讓自己更好,而是讓自己更受折磨。人生的座標,不是勝人一籌,而是開心快樂。在漫漫人生路上,我們切不可迷失方向。

  6,不能“平時佔有一切,快死了發現一無所有”

  很多人,佔有慾太強。他們只習慣於索取和佔有,而不習慣失去和付出。房子,要是他的名字,存摺,要是他的名字,車子,也要是他的名字。彷彿一切只有屬於他,纔會心安理得。這樣的性格,活着很累,也很危險。因爲人在世上,怎能處處隨己之願?萬一自己“喫虧了”,豈不是世界末日?這樣的事情多一點,人必然糾結其中,不平、憤恨、壓抑,會長時間縈繞心頭。這個時候,癌症就有機可乘了。

  所以,我們應該放下太強的佔有慾。決不能“平時佔有一切,快死了發現一無所有”。須知,人生的本質,就是不斷失去的過程。到最後,我們連生命都會失去,還有什麼會是自己的?而當我們真正放下的時候,才能體會到真正的自由和寬鬆。這個時候的自己,纔是真正強大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