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版的水滸,在服飾、兵器、金印等方面考究還不錯,但好漢們所坐的也不是交椅,就是普通的直背椅子,不能摺疊。2010版水滸中宋江所坐交椅。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245期(文/焦目)

說水滸,就要說梁山108將。晁蓋死後,宋江就成了梁山的大寨主,坐第一把交椅。盧俊義坐第二把交椅,吳用坐第三把交椅,公孫勝坐第四把交椅,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位段景住。

關於“交椅”,水滸中出現過很多次,基本都是山寨頭領所坐。比如林沖上梁山時,看到王倫、宋萬等人就坐着交椅;二龍山上,鄧龍坐的交椅上還蒙着虎皮;張都監在鴛鴦樓與蔣門神談論害武松之事時,坐的也是交椅;甚至後面說到王慶時,還說開封府府尹“正坐在堂中虎皮交椅上”。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1998版水滸中王倫形象

“交椅”到底什麼樣?爲什麼大家都喜歡坐“交椅”?這要先從中國古代的坐具說起。

一、古代的坐具

在漢代之前,中國還沒有高足的桌椅,人們坐着時,直接坐在地上,地上鋪着席子。成語“席地而坐”就是這麼來的,意思是把席子鋪在地上,然後坐在上面。漢代管寧和華歆是好友,兩人一塊讀書。但華歆戀慕富貴,管寧就與他“割席斷交”。既然是“割席”,可見兩人也是坐在席子上。一些孔子教學生的繪畫上,也能看到孔子或者其學生是席地而坐。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孔子講學圖》中,學生都是席地而坐

漢代以後,有一種高足的坐具,開始從北方胡人傳入中原,即馬紮,也叫杌子,因爲是從胡地傳來,所以也叫“胡牀”。這裏的“牀”是指坐具,而不是睡眠用的牀。因爲“胡牀”上面是用繩子穿插起來,形成坐面的,所以也叫 “繩牀”。由於“胡牀”可以交疊,收攏起來,使用方便,所以軍中常用,帝王將相也很喜歡。

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牀,此蓋其始也。——《風俗通》

不過,當時人們對馬紮、胡服等外來物並不歡迎。漢靈帝因爲太荒唐,所以他穿胡服,坐胡牀時,一度被詬病。有些人還認爲,東漢將滅亡,就是因爲漢靈帝坐胡牀。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唐代李壽墓線刻捧胡牀的侍女

正因如此,所以當時使用胡牀者並不多,直到隋唐,皇帝還是習慣於用榻或者輦。我們看唐代閻立本所作的《歷代帝王圖》就會發現,魏文帝、昭烈帝都是站着;而陳文帝、陳宣帝、陳廢帝等人是坐在榻上。至於《步輦圖》,李世民則是坐在步輦上。當然,“胡牀”也一直用,李世民還把“胡牀”改爲了“交牀”。

可以說,唐代及以前,中國沒有高足椅子等。這種遺風,從現在的日本還能看到,他們休息、坐臥時,使用的是榻榻米。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歷代帝王圖》中坐榻的陳廢帝

二、交椅的出現

後來,中原人們在“胡牀”上加了靠背,可以用來倚靠。究竟何時出現這種帶靠背的“胡牀”?根據目前的資料,應該出現在五代時期。

敦煌莫高窟第061窟西壁的五臺山壁畫上,有一位朝山香客,他的肩膀上挎着的東西,就是帶有靠背、並且是交叉腿,可以摺疊的的交椅,不過已經看不清楚坐面的繩子了。除此之外,宋代之後的畫上,也有出現交椅,不過以061窟壁畫上的交椅爲最早。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莫高窟061壁畫中扛着交椅的香客

敦煌莫高窟061壁畫屬於是五代時期的作品。不過,既然壁畫上已經出現,那麼實際生活中或許會更早。由此可見,這種帶有靠背的交椅,至遲在五代時期就已經出現。

另外,《韓熙載夜宴圖》中也出現了帶有靠背的椅子,以及其他許多高足桌椅。這幅名畫,究竟是什麼時期的作品,一直有爭議,不過通常認爲是五代時期。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三、交椅的發展

到了宋代時,帶靠背的交椅則就更多了。這一點,我們從宋代的繪畫中完全可以看到,像《蕉蔭擊球圖》《春遊晚歸圖》《清明上河圖》中,都出現過。

從《蕉蔭擊球圖》等繪畫我們還能發現,宋代交椅較之五代交椅有了進步,不但寬大華麗,而且後面不再是單一的直面靠背(直背交椅),還有曲面靠背(圈背交椅)。這種靠背線條流暢,與背部身形吻合,靠着舒適,與戰國秦漢時期的憑几造型一致。尤其難得的是,交椅搭腦左右延伸,與扶手合一,坐着非常舒服,這種交椅叫圈背交椅。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蕉蔭擊球圖》中的交椅

北宋時期,皇帝特別喜歡交椅。辛棄疾在《南渡錄》中說,被金人俘虜後的宋欽宗,曾和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被帶到燕京,兩人曾在一小院子裏相遇,並被安排坐在交椅上。兩人一見交椅,居然說“已經12年沒見過交椅了啊”。

有人引帝與延禧入一小院,庭宇甚潔,令二人坐交椅上。二人相謂曰:不見此物十二年矣!——辛棄疾《南渡錄》

能讓堂堂皇帝都念念不忘,可見交椅在當時備受喜歡。

對了,“交椅”一詞,就是出現於南宋。所謂“交”是交疊的意思,因爲椅子下面的四根木料相互交叉,形成兩個“X”形,可以摺疊。“交椅”,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摺疊的椅子。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電視劇《精忠岳飛》中的宋欽宗

可能是出於舒適的考慮,南宋初期,人們又在靠背上端增加了枕託裝置。所謂枕託,就是像枕頭一樣,用來搭靠後腦勺的。這可以保證人們在坐下時,後腦勺能有所依託,不至於太向後。這種帶有枕託的交椅,被稱爲太師椅。

爲什麼稱爲“太師椅”呢?是因爲秦檜用過,而秦檜做過太師,故有此名。

宋代有一幅《春遊晚歸圖》,作者是誰已經不可考。畫中內容是,一位老爺子(應該是一位官員)打道回府,後面跟着十幾位侍從。這些侍從,要麼在牽馬,要麼挑着擔子,要麼扛着凳子,都在忙活着。左下角中間那位侍從,他肩膀上扛着的東西,就是這種帶有枕託的太師椅。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春遊晚歸圖》中的太師椅

帶枕託的太師椅流行時間很短,可能跟秦檜的名聲有關。後世流行的,更多的還是圈背交椅,直到元明時期。明清之後,太師椅大爲流行,至今依舊盛行,造型也不盡相同。不過,清代的太師椅不能摺疊,就是圈背上凸出一塊而已,其實並沒有明代的太師椅舒服。

四、水滸中的交椅

衆所周知,水滸是施耐庵所著。施耐庵雖然是元末明初人,水滸中部分材料也是來源於宋代話本和元代雜劇,但他筆下樑山好漢故事,則是發生在北宋末年,顯然,水滸中的交椅,當是圈背交椅或直背交椅。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2010版水滸中宋江所坐交椅

不過,可能是製作費不夠,又或許是需要的交椅太多,2010版的水滸中,梁山頭領們所坐的並不是交椅,只是直背的椅子。爲了區別上下級,宋江、盧俊義和吳用三人椅子扶手,設計成了龍頭形狀。

1998版的水滸,在服飾、兵器、金印等方面考究還不錯,但好漢們所坐的也不是交椅,就是普通的直背椅子,不能摺疊。倒是王倫、王英等人所坐的交椅上,蒙了虎皮。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1998版水滸中的交椅

最後,作者爲什麼要讓好漢坐交椅呢?普通的椅子不行嗎?

這是因爲交椅造價高,一般人坐不起,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爲了彰顯地位,甚至還用銀來包裹交椅。宋人張端義就說過,各郡的郡守等長官,都用銀交椅——銀子包裹交椅足部等地方。

今諸郡守倅必坐銀校(交)椅,此藩鎮所用之物,近改爲太師樣,非古制也。——張端義《貴耳集》

都知道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交椅”究竟什麼樣?

1998版水滸中的宋江盧俊義吳用形象

好漢們上了山,做了頭領,自然不能像小嘍囉一樣坐地,也不能像農夫、商人等坐着小板凳。試想一下,宋江與大家開會,或者調兵遣將時,衆人都坐着小板凳,畫面就太違和了。像皇帝或者官員們一樣,坐在交椅上,那纔有氣勢,這樣也能區別頭領與小嘍囉。

本文參考資料:《水滸傳》《敦煌五代交椅傢俱考》《太師椅考》《交椅的歷史演變極其現代文化價值觀》《胡牀、交椅和其他》以及敦煌壁畫、宋人畫作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