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小康——百年以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回顧與展望「原創」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小康——百年以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回顧與展望

宋洪遠 趙 海 徐雪高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內容摘要:本文運用發展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理論,以農村發展制度變遷和工農城鄉關係演變爲主線,對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一百年的農業農村發展歷史進行系統回顧。重點分析中國在新世紀以來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促進工農城鄉協調發展方面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提出今後要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三化”同步發展四個方面進一步推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關鍵詞:農業農村 制度變遷 工農城鄉關係 全面小康

JEL分類號:N00,P41,Q15

一、前言

從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到目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闊步走向現代化,迄今中國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歷程。本文從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遷聯繫的角度,簡要回顧百年來中國農業轉型、農村發展與工農城鄉關係演變的過程,系統分析農業農村制度變遷與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重點提出今後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以及加快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思路。

本文主要內容如下:第二部分回顧和總結辛亥革命以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和實踐;第三部分分析和探討新世紀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環境的變化及其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第四部分主要是研究和提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新思路。

二、百年曆程回顧

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一百年的農業農村發展歷史,可以分爲1911年到1949年的民國初期和國民政府時期和1949年到2011年的改革開放以前和改革開放以後四個時期。

(一)民國初期

1.農村制度的變遷。辛亥革命之後的民國政府,出臺實施了一些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制定《國有荒地承墾條例》,劃一墾荒辦法,鼓勵人民墾荒;二是制定《植棉製糖牧羊獎勵條例》,提倡多種經營,獎勵發展工業原料農業;三是制定《森林法》和《造林獎勵條例》、《禁止亂放蒙荒通則》,爲工業開發提供原材料,爲農業生產改善生態環境;四是制定《棉業試驗場暫行規則》和《種畜試驗場暫行規則》,提倡科學興農,促進優良品種的徵集、引進、培育、試植、試養和傳播;五是統籌安排水利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六是頒佈《大學令》、《大學規程》和《實業學校令》,普及推廣農業教育,促進農業專門學校和高等學校農科發展,培養新式農業科技人才。

2.制度變遷產生的影響。一是土地佔有的集中和租佃制度的變化,農村土地的佔有日益向少數人(地主)集中,出現了農民無地化和經營規模縮小的趨勢,自耕農不斷向半佃農、半佃農不斷向佃農轉化。二是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資本投入。民國初期,由於化肥和農機等新生產要素使用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影響了新生產要素的推廣使用和資本投入。三是農村市場的拓展和農民與市場的聯繫。隨着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業和農村市場逐步拓展,農戶與市場的聯繫日益緊密。

(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1.政府振興農村的努力。南京國民政府一成立便啓動了土地所有權改革,採取許多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土地改革與合作運動。南京國民政府頒佈實施了《土地法》等相關法規,進行土地整理和租佃制度改良。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發起了一場以“農村合作”爲主的鄉村建設運動。二是耕地開發和水利治理。採取保護或獎勵、提倡與墾殖有關的各種合作社、獎勵移民屯墾等措施,繼續鼓勵墾荒。政府還加大了水利治理的力度,成立了華北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等機構,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三是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技術。制定技術推廣法規,組織成立專門機構,增設農業試驗基地,重點在轉化農林試驗研究成果,扶助合作社組織,舉辦種子、種畜和種苗繁殖場圃等方面加強推廣。

2.民間的鄉村建設運動。以梁漱溟、晏陽初等爲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發起的鄉村建設運動,提出了創造農村新文化、重構農村社會組織、發展鄉村工業、提高農民素質等一整套鄉村建設理論,並在河北定縣、山東鄒平等地進行試驗。

3.根據地的土地改革。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主要內容包括依靠貧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爲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方法是以鄉爲單位按人平均分配土地,以原耕地爲基礎,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三)改革開放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爲大規模開展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農村進行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變革,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經濟建設。

1.農村土地制度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土地改革。到1953年,完成土地改革的地方農業人口達4.55億,約佔全國農村人口的90%,建立了以農戶爲基本單位的“耕者有其田”的制度。這次土地改革首次實現了在全國範圍內按人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所有者擁有完整的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土地邊界清楚,產權界定明晰。土地改革的成功,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力,糧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的產量迅速達到和超過解放前的歷史最高水平。

2.糧食統購統銷制度。土地改革後,中國糧食總產量雖穩定增長,但消費需求卻迅速增加,加之私商與政府的不合作以及存在的糧食投機行爲,市場上反而出現了購銷緊張的局面。1953年10月16日,政務院發佈《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規定農民應按國家規定的品種、價格、數量將餘糧售予國家,對城市居民採取組織供應或憑票購買。在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制度的同時,棉花、油料等其他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也相繼建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農產品統購統銷制度體系。

3.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新中國最重要的農業生產組織制度變遷,就是對農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它經歷了從互助組到初級社再到高級社的演進過程。土地改革以後,由於封建剝削造成的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以及長期戰爭造成的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村中出現了以“自願互利、互助合作”爲主要特徵的農業生產互助組。與此同時,在一些地方的農村還出現了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兩權分離、集體積累”爲基本特徵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產生較好制度績效的鼓舞下,毛澤東等領導人開始推動初級社向以“土地及其他所有財產集體化”爲主要特徵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到1957年,全國基本實現了高級合作化,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4.人民公社化運動。關於在我國農村建立“公社”或“大社”的設想,早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就已經開始萌芽。1958年8月至10月,中央先後4次發表關於人民公社的評價、決議等,掀起了建設人民公社化的熱潮。人民公社的組織特點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和“多級管理”;人民公社的生產經營特點是統一經營、集中勞動;人民公社的分配特點是平均主義。

5.農業學大寨運動。1963年,大寨大隊在國家經濟困難時期,提出“不要國家救濟款、救濟糧、救濟物資”的口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依靠自己力量與窮山惡水做鬥爭。1964年,在中央的號召下,“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全國蓬勃開展,對中國農業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極“左”思想的影響,大寨原先的基本經驗被否定,大寨從農業的先進典型演變成了執行“左”傾錯誤的典型。

(四)改革開放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並率先在農村突破。農村改革,帶來了農村經濟社會的歷史性變化,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爲中國成功實行經濟體制轉軌積累了寶貴經驗。

1.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等地農民大膽實行集體土地包產到戶,拉開了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爲發端的農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9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發佈,由小崗村率先進行的以“包產到戶”爲主的農業生產責任制獲得了中央最高決策層的認同。到1982年6月,全國93%的生產隊都實行了家庭承包經營,實現了由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制度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轉變。以家庭承包經營爲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確立,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力,成爲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從農業發展看,1979~1984年,農業總產值年均遞增8.98%,超過了新中國成立以後30年中的任何一個時期。從消除貧困看,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2.5億人銳減到80年代中期的約1億人,脫貧人口約1.5億人。從城鄉人民生活看,1978~1985年,農民人均收入和消費的實際增幅分別爲169%和94%,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幅只有98%和47%,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57:1降到1.86:1,生活消費支出比由2.93:1降到2.31:1,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2.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是從提高收購價格、調減收購品種和數量開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建議,糧食統購價格從1979年夏糧上市時起提高20%,超購部分在此基礎上再加價50%。在提高農產品統購價格的同時,國家還分品種、分步驟地逐步縮小了農產品統購派購的範圍,調整了有關部門分類管理農產品的目錄。到1984年底,實行統購派購的農產品由過去最多時的180多種減到只剩下38種,統購派購範圍大大縮小。除實行計劃管理的糧食、食油、棉花、棉短絨、生豬、緊壓茶、黃仁麻、綿羊毛、牛皮9個品種外,其餘絕大多數品種都已相繼放開。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下發《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全面取消了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逐步放開了水產品、生豬、禽蛋和除大宗蔬菜以外的蔬菜市場,農產品購銷體制進入了“雙軌制”時期。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農產品購銷體制由“雙軌制”開始向國家宏觀調控下的自由市場購銷體制轉變。從1993年開始,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進糧食和棉花流通體制改革。到2001年,棉花購銷由國家壟斷轉變爲市場化經營,棉花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基本建立了國家宏觀調控下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實現棉花資源合理配置的新機制。到2004年,糧食購銷完全市場化,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基本形成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終於走上了市場化的道路。

3.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隨着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普遍推行,農村有大量的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城市工業的發展和結構調整,又難以適應城鄉居民生活消費多樣化的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的積累和農戶收入水平的提高,也爲鄉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來源。1984年1月,中共中央下發《關於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鼓勵農民向各種企業投資入股,鼓勵集體和農民將資金集中起來,聯合興辦各種企業。同年3月,中央下發《關於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一是將社隊企業改稱爲鄉鎮企業,明確由原來的“兩個輪子”(社辦、隊辦)“一起轉”改爲“四個輪子”(鄉辦、村辦、聯戶辦、戶辦)“一起轉”;二是突破了“三就地”的限制,鄉鎮企業可以廣泛外引內聯。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鄉鎮企業得到快速發展。1997年《鄉鎮企業法》頒佈施行,以法律的形式明晰和理順了鄉鎮企業的產權關係。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進入買方市場後,鄉鎮企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效益滑坡,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向企業內部傳導,促使鄉鎮企業進行各種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到2006年9月,全國168萬家鄉鎮企業中95%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其中有20萬家轉成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業,139萬家轉成了個體私營企業,鄉鎮企業已逐步向現代企業過渡。

4.改革農村稅費制度。2000年,中央決定在安徽全省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取消鄉統籌費、農村教育集資等專門面向農民徵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集資,取消屠宰稅,取消統一規定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調整農業稅政策,調整農業特產稅政策;改革村提留使用辦法。2002年將試點擴大到河北等16個省(區、市),2003年在全國普遍開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從2004年開始,農村稅費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央決定2004年農業稅稅率降低1個百分點,取消除菸葉外的農業特產稅,並選擇吉林、黑龍江兩省進行全部免徵農業稅試點。2005年中央確定在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進行免徵農業稅試點,在其他地區進一步降低農業稅稅率,在牧區開展取消牧業稅試點,當年已有28個省(區、市)全部免徵農業稅。2005年12月,全國人大廢除了從1958年開始實施的《農業稅條例》;2006年,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取消農業稅。

5.實行統籌城鄉發展方略。針對我國工農城鄉發展不協調和二元結構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黨和政府作出了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開啓了破除城鄉二元體制的歷史進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統籌城鄉發展擺在“五個統籌”之首,提出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黨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並對如何統籌城鄉發展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在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三、當前問題分析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着工業化的深入發展、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中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發展階段;隨着農產品市場化和農業生產國際化程度的加深,中國已到了加快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刻;隨着城市的發展、工業的轉型升級、農業的結構變革,中國正處在着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村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新階段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和內部發展因素制約,中國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促進工農城鄉協調發展方面還面臨着不少挑戰和問題。

(一)現代農業發展

在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經營主體、市場結構、技術條件、政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還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

1.土地和水利。自1957年以來,中國耕地面積一直呈現淨減少的趨勢。2009年,人均耕地面積1.37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目前,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有2200立方米,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農田灌溉嚴重缺水。中國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爲8.68億畝, 54%的耕地因缺少灌溉條件成爲“望天田”;全國有3.7萬多座水庫存在病險隱患, 60%的排灌工程設施需要維修。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率僅爲45%,浪費比較嚴重。

2.肥料和種子。中國用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與上述成就相伴的是包括化肥、化學農藥等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化肥施用量卻接近世界總量的1/3。化肥的當季利用率爲30%~40%,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退化板結嚴重。中國種子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突破性的品種,特別是蔬菜品種和奶牛、豬、雞等畜禽品種繁育水平落後,主要是依靠國外供種。

3.政策制度環境。2000~2010年,中國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比例持續下降,由20.3%下降到13.2%,下降了7.1個百分點;資金使用沒有得到有效整合,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農產品市場和價格信息統計體系建設滯後,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機制不健全,農產品市場宏觀調控制度建設不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現行農業補貼制度需要調整和完善,財政補貼資金規模總量偏小,補貼品種和標準的比價存在問題,部分品種補貼不穩定。家庭經營水平與統一經營層次不完善,農業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條塊分割比較嚴重。

4.農業生產服務。從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看,中國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應用能力不高,2010年中國農業科技貢獻率爲52%,與世界發達國家70%~80%的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着較大的差距。從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看,中國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不高,2010年中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爲52%,部分品種機械化率更低,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從農產品市場流通建設看,基礎設施較爲落後,市場體系不健全,服務水平不高,各類經營性服務組織發展不快,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

(二)新農村建設

受農業和農村資金投入不足的影響,資金和項目管理體制不完善的約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

1.農村經濟發展。從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狀況看,中國目前農產品加工業水平不高,產業鏈不健全,大宗農副產品大多以原料和初級產品直接進入市場。2010年底,中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只有50%左右,發達國家大都在80%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爲1.7:1,低於發達國家4:1的水平;加工食品總值約佔飲食消費總值的25%,發達國家高達90%左右。從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服務業發展狀況看,農產品儲藏運輸、市場營銷、科技研發推廣、信貸擔保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家政、養老、旅遊、娛樂等農民生活性服務業發育緩慢。從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看,縣域經濟發展財力缺乏,發展活力不足,沒有形成企業集中、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一些農村地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石山地區和草原牧區等,由於體制政策的影響和資源條件的約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明顯滯後於其他地區。

2.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難以滿足農村生產生活的需要。目前,全國仍有1.7億左右規劃內農村人口尚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電網老化失修,農村部分地區農民出行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還有相當部分農戶仍在危房居住,農村信息化水平偏低。建管機制不健全使農村基礎設施水平難以快速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後期管護機制不健全,養護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後續投入和維護管理,農村基礎設施老化失修現象較爲普遍,直接影響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難以長期發揮效益。

3.農村社會事業。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不足,教師整體素質亟待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明顯偏低,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中小學校舍、教學設施、儀器設備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標準,農村骨幹教師嚴重缺乏。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較差,醫療保障水平低。農村三級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滯後,縣鄉村醫療機構條件差,設備落後,醫療衛生隊伍水平偏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低,絕大部分地區都以保大病住院爲主,門診補償比例低;住院報銷比例不高,報銷封頂額偏低;患有慢性病、大病術後康復等情況的農民得不到有效保障。社會保障水平偏低,制度不完善。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低,2009年享受養老保險的農村人口僅有1500萬;養老標準偏低,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僅爲55元。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後,社保繳費時間相對較長,社保關係跨區域轉移接續困難,農民工參保率低。

4.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鄉村治理機制不完善。一方面,鄉鎮機構職能錯位、缺位、越位問題並存。鄉鎮政府片面重視經濟增長,忽視鄉村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延續傳統管理模式,依法行政意識不強,例如,鄉鎮直接干預村莊自治事務。另一方面,村民自治制度執行難。民主選舉受到宗族、派性勢力的干擾和影響嚴重;村莊事務的決策權和管理權存在村幹部等少數人控制問題,農民的參與權、決策權受到忽視,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缺少權威;民主監督機制發育滯後,村務公開名不符實,公開內容不真實不具體,公開時間不及時,民主理財等監管措施流於形式、難以執行;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難以有效組織和落實。

(三)工農城鄉協調發展

在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農業市場化、國際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實現工農、城鄉協調發展還面臨不少挑戰和問題。

1.農業產值份額與就業份額非均衡遞減。2010年,中國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爲10.1%,農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爲36.7%,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偏差值爲26.6個百分點。就業結構轉換滯後於產業結構轉換,把大量人口留在農村,把大量勞動力留在農業,農業規模經營難以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難以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城鎮化進程。

2.農業與工業勞動生產率差距擴大。2010年,中國農業相對勞動生產率爲1.45,工業相對勞動生產率爲8.59,工業勞動生產率是農業勞動生產率的5.9倍,比1990年擴大了37.9%。工農業勞動生產率差距擴大,造成了農業比較效益低,影響了農業現代化的順利推進,也削弱了工業化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

3.土地非農化與人口非農化非均衡遞增。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出現了“農民非農化”和“農地非農化”不均衡的矛盾和問題。2000~2010年,中國城鎮的建成區面積增加了50%,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增加了26%,城鎮人口密度大幅下降;中國的“半城鎮化”問題也十分突出,2010年,中國城鎮人口6.7億人,其中進城務工人員1.45億人,他們既沒有城市戶口,又沒有穩定的住房,也沒有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仍處於“候鳥式”的遷移狀態。

4.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差距擴大。2010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城鄉收入差距爲3.23倍;如果計入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種補貼、勞保福利和社會保障等隱性收入,同時剔除農民收入中不能轉化爲消費的部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在5倍以上。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擴大已成爲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農村市場需求不足嚴重製約着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一直是影響中國居民總體收入差別的主要因素,已成爲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5.農業和農村要素資源短缺與持續向工業和城鎮流出。受市場驅動和資本趨利因素的影響,農業和農村要素資源大量向工業和城鎮流動。一是大量的耕地被徵佔。中國耕地由1996年的19.5億畝下降到2010年的18.25億畝,平均每年減少近900萬畝,其中相當一部分流入工業部門和城鎮地區。二是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出,尤其是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業勞動力快速流失。據調查,到2011年三季度末,中國農村外出就業勞動力達1.64億人;據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到2011年5月末,1980年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佔全部農民工的53.6%。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出,導致“農村空心化,農業副業化,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三是農村資金持續外流。據初步估算,全部金融機構從農村吸收的存款遠遠大於向農村發放的貸款,到2006年末,從農村淨流出的資金達1.2萬億元。

四、發展思路

根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五中全會對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提出的新任務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針對新時期的新任務,筆者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和農村建設,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發展思路。

1.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大農業農村資金投入力度。要繼續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支持和保護。一是增加農業固定資產投資,重點用於農田水利、林草生態、耕地質量、機耕道路、倉儲物流、農產品市場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高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二是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增加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完善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進一步提高收入性綜合補貼標準,確保國家財政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國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三是加大農村金融支持力度,加快發展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組織等,改革農業和農村貸款擔保抵押方式,完善農業保險補貼政策。四是改革支農資金管理體制,完善支農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率;採取稅收、補貼、貼息等政策措施,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業和農村。

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爲基本方向,把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作爲主要目標,把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作爲重要支撐,把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爲主攻方向,把改革創新農業農村經營體制機制作爲強大動力。一是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優化農業產業佈局,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二是加快建立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相適應的現代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保障國內供給和產業安全,提升農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三是加強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積極培育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四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

3.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着力改善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農業農村自我發展能力。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爲重點,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建設管護機制。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農村飲水、用電、公路和房屋建設支持力度,統籌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三是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加快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四是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城鄉平等要素交換關係,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加快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4.發揮工業化城鎮化支持帶動作用,促進“三化”同步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適時調整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戰略,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一是統籌城鄉非農產業發展,支持和引導城市工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導和鼓勵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扶持農民工創業帶動就業,支持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發展。二是調整優化產業佈局,促進地區間合理分工,推動企業集中和產業集聚,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聚,推動形成城鄉分工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深化城市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充分尊重農民在進城或回鄉問題上的自主選擇權,切實保護農村轉移人口的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權益;深化城市戶籍管理制度、就業制度、住房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保障城鄉平等的公民權利。四是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就業信息服務,加快建立政府補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職業培訓機制,加強與用工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崗位技能培訓,着力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拓展就業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參考文獻

1.宋洪遠等:“‘十二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發展面臨的挑戰與選擇”,載《面向“十二五”的中國農村發展》,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

2.宋洪遠主編:《農村改革三十年》,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

3.宋洪遠等:“中國農村改革回顧與展望”,載《中國農村改革過去與未來》,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

4.楊德才:《中國經濟史新論(1840-1949)》,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5.楊德才:《中國經濟史新論(1949-2009)》,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

6.董輔礽:《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7.虞和平:《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經濟卷 1900-1949)》,人民出版社,2010年。

8.世界銀行:《中國長期發展的問題和方案——從現在起到2000年的農業》,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年。

9.世界銀行:《農村發展——從觀念到行動》,1998年。

10.世界銀行:《2008年世界發展報告——以農業促發展》,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