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財經新聞、財報研究院、債券圈

作者:債券圈

騷氣的操作,9塊錢的債你買不買?

9月19日晚公告,利源精製公告稱:

因公司目前資金週轉困難,截至9月20日公司尚未足額支付“14利源債”2018年利息至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指定賬戶。公司預計不能按期支付“14利源債”的利息,公司會積極籌措資金,爭取儘早完成債券利息的支付。

“14利源債”付息日爲9月22日,因遇法定節假日,付息日順延至9月25日。如公司9月21日仍未足額支付本次債券2018年利息至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指定賬戶,將會導致“14利源債”自 9月25日(星期二)上午開市起停牌。

隨後公司債復牌,9月20日上午開盤不久,14利源債以66元成交1000手,成交金額66萬元,致使14利源債大跌18.52%,此後一直到上午收盤,14利源債均沒有成交。一切正如一隻要違約的券的正常走勢。

然而,午後開盤,風雲突變。13時26分開始,14利源債開始密集成交,債價也一路向下,到13時55分,債價下跌至9元,跌幅高達88.89%。之後,債價略有回升,截至收盤,淨價報收13.5元,暴跌83.33%。

14利源債9月20日全天成交金額1095萬元,其中上午只有66萬元,下午爲1029萬元。

21日,“14利源債”同樣交易活躍,成交91筆,成交金額145.6萬元,收盤於16元,漲幅18.52%。

恩,幹得漂亮。

昨天9塊入手的老司機,如果今天賣出,已經賺了43.75%。真是“九塊錢你買不了喫虧,九塊錢你買不了上當”。

就在小編感嘆債市老司機666時,股市再一次給我響亮的巴掌,利源精製(002501)居然20、21日均實現微漲,兩天累計漲幅1.55%。

公司都公告預計難以付息了,債券還這麼多人來火中取栗。股市還漲了,邏輯難道是公司不用付息就白佔了筆錢?這個世界太瘋狂,怎麼都不按套路出牌啊。

危機不是一天釀成的

其實,利源的危機不是突然爆發的。2018年8月以來,利源精製的主體長期信用評級已經被連續下調3次。2018年8月14日,聯合評級決定下調利源精製的主體評級至A,評級展望爲負面;9月13日,其主體評級再次被下調至BBB;9月18日,其主體評級又一次被下調至BB,評級展望依舊爲負面。

而中債的估值也在8月初就上行至10%以上,利源債進入垃圾債行業。當時觸發點是公司7月27日公佈的“股東所持股份質押、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根據利源精製此前的公告,截至2018年8月10日,利源精製及瀋陽利源已逾期債務達21.61億元,一年內到期債務達42.42億元。其中,利源精製一年內到期債務當中的銀行貸款爲28.2億元、大股東借款爲4.68億元、融資租憑爲9.54億元,合計爲42.42億元。同時因涉及債務糾紛,公司被司法查封的固定資產金額合計1.65億元,已悉知的公司及控股股東涉及的訴訟、仲裁金額合計10.27 億元。

步子太大,扯淡了

公司爲啥在今年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債務違約呢?總結來說就是,步子跨得太大,扯着蛋了。

公司原先作爲一家主營鋁型材及深加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中小板上市企業,近兩年不惜血本高息舉債,投入超過百億建設高鐵產業園。從2015年開始,利源精製開始了大手筆的固定資產投資,其固定資產規模從2014年底的15.18億元驟步增至如今的122.81億元。而且利源精製至今還沒能試製出一輛高鐵列車樣車出來,更別說拿到訂單了。122.81億元的固定資產,對應每年的折舊就吞掉其去年全年利潤(6.38億元)。

根據“財報研究院”的報告,按照規劃,利源精製最終的投資規模將可能達到200億元,是中國中車固定資產淨值的35%,按照中國中車現有的財務模型測算,如此巨大的高鐵生產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可能需要每年大約400-700億元的鉅額訂單才能匹配。客戶在哪裏呢?而且他的對手是中國中車啊!

鉅額投資看不到產出,公司靠負債存活了兩三年後,未熬到自己的高鐵量產,終於難以爲繼了。今年開始高管也陸續離職,不相信這個夢了。目前,公司留下20億元的債務違約以及45億元的資金鍊缺口,其大股東和管理層目前把希望寄託在“等待有實力的國企接盤救駕”。據瞭解,吉林省當地政府已經介入,所謂的“引入具有國有背景或者具備更強資金實力的股東”,大概率會是吉林省內的國有投資公司。

其實說了這麼多,小編只有一個問題,25號回來,這些抄底買債的人到底是賺翻了還是……

其實想買的,手慢了。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