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鹽城溼地正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申遺,旨在呼籲全球對於珍稀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溼地生態系統給予關注和保護。因爲具有得天獨厚的地質地理條件,鹽城黃海溼地有動植物2600餘種,其中有1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頭鶴、白鶴、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遺鷗、大鴇、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麋鹿、中華鱘、白鱘),還有8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獐、黑臉琵鷺、大天鵝、小青腳鷸、鴛鴦、灰鶴等)。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地球在這留下了一塊最“大”的禮物。

近日,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

中國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良渚古城遺址”被推薦爲2019年世界遺產申報項目。最終結果預計在北京時間7月5日至7月8日期間揭曉。

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其實指的是江蘇鹽城黃海溼地,它是什麼呢?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亞洲最大的沿海灘塗溼地

鹽城,位於江蘇省中部,東鄰黃海。在這裏,有着亞洲最大的沿海灘塗溼地。它面積約四千多平方公里,約佔江蘇全省灘塗面積的3/4,全國的1/7。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鹽城黃海溼地示意圖,它分佈在鹽城市的沿海地區,面積很大,其中核心區是目前鹽城保護區中最重要的部分。製圖/Paprika

它如此之大,首要歸功於黃河和長江

在1128-1855年間,黃河改道向南,奪了淮河的部分河道,從江蘇北部入海。它每年攜帶着約十幾億噸的泥沙,幾乎佔全世界大河輸沙總量的1/5,可想而知,在它的入海口,自然會沉積形成廣闊的三角洲——最終入海口處的陸地向海裏突進了90公里之多。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鹽城溼地(局部)。圖/圖蟲·創意

而長江,在江蘇南部,雖然它攜帶的泥沙量沒有黃河那麼多,但是因爲北半球存在地轉偏向力,河水向前運動的時候有向右偏轉的趨向,而泥沙比水重,傾向於留在原地,所以長江攜帶的泥沙更多會淤積在北岸,也就是靠近鹽城附近。

於是,兩相“夾擊”,再加上海洋的作用,數百年源源不斷的沉積過程,成就了這片亞洲最大的沿海灘塗溼地。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因爲河流與海洋的複雜動力,這裏還形成了全球獨一無二的輻射沙脊羣,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製圖/Paprika

溼地,是和以森林爲主的陸地、海洋並列的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某種程度上,“溼”、“地”二字就可以代表它的內涵:

狹義上,溼地是指“水體”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區域。廣義上,可以指“有水的地方”(當然也要與海洋區別開)。或許在我們的認知裏,沼澤纔是溼地的典型,但在廣義的定義中,湖泊、河流、水庫、池塘、稻田都屬於溼地的範疇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目前採納最多的定義是《溼地公約》對溼地的描述:溼地是天然或人工形成的長久或臨時性的沼澤地、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海水水域。圖/圖蟲·創意

鹽城黃海溼地,主要是一種沿海灘塗溼地(沿海地區有多種溼地類型,灘塗是海灘、河灘、湖灘的總稱)。它處於潮間帶,也就是海水漲到最高點與退至最低點之間的海灘範圍。

正因爲它有時會被海水淹沒,有時又露出水面,兼具陸地與海洋的環境特徵,具有“雙倍”豐富的資源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鹽城溼地。圖/圖蟲·創意

但不止於此。這裏屬於粉砂淤泥質海灘,比巖灘要更利於多種生物的生存。這也與它的成因有關。

一方面,黃河與長江在這裏沉積了大量細顆粒泥沙,另一方面,海水中細膩的粉砂和黏土在漲潮時也會被帶至平緩的潮間帶,這裏海水動能較小,它們便會沉積下來。

這種顆粒較小的黏土比表面積較大,而且有導電性,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同時一些礦物也可以吸收水分等物質,這些都使得粉砂淤泥質海灘可以固定水分、鹽分等營養物質,構成極佳的生態環境基礎。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鹽城溼地。圖/圖蟲·創意

此外,這裏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兼具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特點,整體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年均氣溫13—16℃,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左右。

有地利,也有天時,難怪這裏成爲了各色生物的樂園。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珍稀動物的家園

因爲具有得天獨厚的地質地理條件,鹽城黃海溼地有動植物2600餘種,其中有1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頭鶴、白鶴、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遺鷗、大鴇、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麋鹿、中華鱘、白鱘),還有8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獐、黑臉琵鷺、大天鵝、小青腳鷸、鴛鴦、灰鶴等)。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各種各樣的動物,好不熱鬧。這些在水裏遊的叫作遊禽,它們適應游泳或潛水,前趾有蹼,腿部較短,位置靠身後,便於划水,但不利於直立走路。因爲羽毛需要防水,它們常用喙部將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我們常看它們“啄自己”)。因爲要在水中保暖,它們的絨羽很發達,看起來毛絨絨的(我們做羽絨服就是用它們的絨羽)。圖/圖蟲·創意

值得注意的是,鹽城黃海溼地處於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之中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綠色區域是鳥類的遷徙通道,江蘇鹽城位於東部的鳥類遷徙重要通道之中。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

它的地位不僅在國內遷徙中舉足輕重,也是東北亞與澳大利亞候鳥遷徙中的重要環節。每年春秋,有近300萬隻候鳥經停鹽城,有20多萬隻在這裏越冬。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江蘇鹽城位於綠色虛線指示的西太平洋遷徙路線附近。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

在豐富的動物中,國內常關注的有珍稀物種丹頂鶴和麋鹿。

全球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

丹頂鶴,你一定不陌生。“松鶴延年”,就是古人將傲然的松與高潔的丹頂鶴並稱以表達美好的寄託。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松鶴延年。但實際上,丹頂鶴不生活在樹上。圖/圖蟲·創意

但實際上,丹頂鶴足有四趾,三趾在前、一趾在後,後趾小而不能與前三趾對握,所以它們不能棲於樹上,而是生活在平坦的溼地環境中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丹頂鶴是一種涉禽(區別於遊禽),它不游泳,而是涉水生活。一般涉禽具有腿長、喙長、頸長的“三長”特徵:腿長利於在水中行走,喙長、頸長利於捕食食物。因爲涉禽不善於游泳,所以活動範圍與腿長有關,只有“大長腿”才能去水深一點的地方。丹頂鶴的腳趾較長,可以增大受力面積,不會在鬆軟基質上陷下去。圖/圖蟲·創意

丹頂鶴對於棲息地的要求非常嚴格,一般覓食、繁殖都在水深20-40cm的水域中。而鹽城溼地,既有水源,又有灘塗可以覓食魚蝦和軟體動物,並且氣候適宜,有植物可以遮蔽,自然成爲了丹頂鶴越冬的佳選。

全球僅有2000多隻丹頂鶴,在其中約1500只遷徙的丹頂鶴中,每年冬天來到鹽城溼地的就有1000只左右,難怪這裏有“丹頂鶴第二故鄉”之稱。它們會從11月份一直停留到次年的3月份再返回北方。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丹頂鶴站在地面上與成人的高度相當,平視着看它美麗的丹頂與溫柔的眼神,希望這個物種可以在地球上存在得更久一些。圖/圖蟲·創意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丹頂鶴的舞蹈非常優雅,實際上它是一種求愛方式。圖/圖蟲·創意

全球最大的麋鹿基因庫

麋鹿,俗稱“四不像”,它臉細長又不是馬、角分叉又不是鹿、脖頸長又不是駱駝(也有說蹄大又不是牛)、尾有黑毛又不是驢。正是因爲長相奇特,它一直是家喻戶曉的動物。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麋鹿的蹄寬大發達,適宜在溼地中活動,行走時會有響亮的磕碰聲;它長而多毛的尾利於驅趕飛擾的昆蟲。圖/圖蟲·創意

麋鹿本是我國特有物種,曾繁盛地生活在沿海灘塗。但由於人類過量捕殺,清末只剩200多頭,八國聯軍侵華後又將麋鹿全部擄至歐洲,麋鹿在中國本土滅絕。

1986年,國家從英國重新引進39頭麋鹿(13雄,26雌),落戶黃海灘塗溼地(現在這裏建成了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多年努力,2018年這裏的麋鹿數量已經達到4556頭,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遞增率均居世界之首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一般而言,雄鹿有角,體型較大,雌鹿無角,體型較小。圖/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飼養是爲了保護脆弱的物種,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它們能夠獨立地迴歸於自然中,所以動物保護,總會伴隨着動物野放實驗

而現在,野外麋鹿種羣數量已經達到900多頭,甚至繁衍出了子六代,結束了全球千年以來無完全野生麋鹿羣的歷史,這對於人類拯救瀕危物種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兩頭雄性麋鹿可能在爲了爭奪配偶而打架。但整體而言,麋鹿比較溫順,它們的打架並不激烈。圖/圖蟲·創意

瀕危物種關注點

在國際上,專家們還關注勺嘴鷸、小青腳鷸等23種鴴鷸類(鳥類)。

鹽城溼地申遺主要專家、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教授解釋道,“因爲潮間帶對於鴴鷸類極端重要,但全球範圍內的圍墾使得潮間帶威脅最爲嚴重,因而鴴鷸類有不少物種在滅絕邊緣。”

而在鹽城溼地,卻發現了極瀕危物種勺嘴鷸。當英國、俄羅斯的鳥類學家看到它時,甚至激動得淚流滿面。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勺嘴鷸用勺子狀的嘴滑過淺水錶層,吸取食物。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攝影/陳林

勺嘴鷸,全球數量不超過500只,屬於極度瀕危的等級。

每年,它們都會進行一次長達5000公里的遷徙,從位於俄羅斯北極圈境內的繁殖地,飛往中國南部、孟加拉和緬甸等處的越冬地。

在這之間,鹽城溼地是它們理想的棲息場所,全球超過50%的勺嘴鷸都會來到此處覓食、換羽,停留長達3個月。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勺嘴鷸。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攝影/陳林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圖片正中淺色的小青腳鷸也是瀕危物種。背景中是其它鴴鷸類。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攝影/江航東

可以說,鹽城溼地的狀況,直接關乎多個物種的存亡。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忠秋教授認爲,“鹽城溼地一旦被破壞,麋鹿種羣會顯著下降,丹頂鶴大陸種羣可能就此滅絕。”

而其它的一些候鳥,由於對棲息地非常“忠誠”,它們的繁殖地、遷徙停歇地、越冬地固定不變,遷徙路徑代代傳承,一旦一處棲息地消失,隨之而來的很可能也是它們的消失。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不止於大

人類與自然的衝突,往往體現在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上。但人類並不是願意主動破壞自然,而往往是因爲不知道它與自己的關係,或是以爲和自己的利益有衝突。

於鹽城溼地而言,它不僅僅是動物的家園而已,它也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有着許多意義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鹽城溼地。圖/圖蟲·創意

比如,它可以降解污染物。其中的植物、微生物可以通過過濾、吸收或降解等方式將一部分有毒、有害的物質“淨化”,避免這些物質通過循環再次產生危害。一些地區就曾將溼地用作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溼地可以通過土壤-微生物-植物這個複合生態系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三重協調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淨化,被譽爲“地球之腎”。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繪/劉春田

比如,它可以通過植被與植物的根系來消減一定海浪、颱風的衝擊,保護沿岸地帶。2004年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對海岸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有紅樹林(一種溼地類型)分佈的海岸區域受到的破壞程度要小得多。它也可以防止海水回灌,避免海水侵入河流而影響淡水供應

比如,它可以固定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的發生。據研究,溼地生態系統可以固定陸地生物圈35%的碳,總量爲770億噸,是溫帶森林的5倍。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溼地生態系統功能示意圖。圖/《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繪/正浩

而在發展與保護的權衡中,人類也一直在探索與自然共存的方式。

早期,人們只覺得溼地是蚊子嗡嗡的沒用地方,所以常會進行圍墾,用於發展經濟。現在,當地正在探索生態旅遊的新方式,將鹽城溼地劃分爲絕對保護的核心區、接受科研的緩衝區、以及可以適當開放的實驗區,在保護自然的同時也給當地的發展留有餘地。

另一方面,溼地生態系統物種豐富,養分充足,生產力極高,也可以作爲一部分動植物產品的來源。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聚光燈”下的鹽城溼地,它也在被希望照耀着。圖/圖蟲·創意

現在,鹽城溼地正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申遺,旨在呼籲全球對於珍稀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溼地生態系統給予關注和保護。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馬志軍教授就此強調,“在關注野生動物物種的同時,更需要關注它們的棲息地。棲息地是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棲息地受到破壞,動物保護就成了空中樓閣,動物的種羣將難以維持。”

或許,相比專家,我們現在不能直接做些什麼,但保持關注,也是一種終會起到促進效果的作爲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鹽城溼地的火烈鳥擺出愛你的形狀。圖/視覺中國

世界遺產,正是地球歲月留下的禮物。而人類,有積累,纔會富有,有保護,纔有傳承。

哪怕沒有“世界遺產”的冠名,每一個禮物般的存在,都值得被珍重。

- END -

文丨樂兮

頭圖丨圖蟲·創意

封圖攝影丨陳林

特別緻謝

馬志軍,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所長,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主任

雷光春,鹽城溼地申遺主要專家,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教授

李忠秋,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切入

介紹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

鳥類學家、攝影師、自然藝術插畫師

共同精心打造

集學術價值、可讀性和美學價值於一體

https://m.tb.cn/h.eTyd1Hx

點擊鏈接,再選擇瀏覽器咑閞;

或復·制這段描述¥vu4KYTSFIwQ¥後到淘♂寳♀

江蘇鹽城溼地,下一個世界遺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