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在這低矮潮溼的報館裏,《新華日報》在周恩來和南方局的直接領導下堅持三千多個日日夜夜,報道真實情況,傳播革命真理,向全國人民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戰的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意義,介紹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績,同時揭露國民黨的黑暗和謬誤,揭露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的現象,使國統區廣大人民呼吸到新鮮空氣,成爲人民羣衆的精神食糧。抗戰期間,中共中央南方局考慮到辦事處住房緊張,而曾家巖地處市區,靠近國民政府,會客訪友和與各界人士接觸都很方便,十分有利於開展工作,遂以周恩來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名義,租用了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曾家巖50號主樓和三樓的全部以及二樓東邊的三間房屋,對外稱作“周公館”。

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

重慶是一方充滿紅色記憶的英雄土地,孕育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

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

爲了新中國的成立,革命先輩不畏犧牲、挺身而出。他們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強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繪就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是重慶開展主題教育生動的教材。

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探訪位於渝中區的“紅色三巖”舊址,聆聽紅色往事。

“紅色三巖”的來歷

抗日戰爭時期,紅巖、曾家巖、虎頭巖被稱爲“紅色三巖”

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

位於紅巖村13號的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

紅 巖

紅巖本是一處地名,位於距重慶市區十餘華里的西北郊嘉陵江邊,因這裏的地質結構主要由侏羅紀紅色頁岩組成,地形酷似伸向嘉陵江邊的山嘴,因此又叫紅巖嘴。

20世紀30年代初期,有位叫饒國模的知識婦女買下這裏,辛勤開墾花果農場,滿山遍野種上了桃樹、梨樹、蘋果樹、葡萄樹、梅樹、海棠和月季。至抗戰前夕,紅巖嘴山谷已是花果滿山,綠樹成蔭。因饒國模的丈夫姓劉,外間亦稱“劉家花園”。

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在重慶成立,周恩來任書記。因爲國民黨不允許中共黨組織公開活動,所以南方局最初祕密設在機房街70號公開機關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內。由於城區住房不敷使用,加上日機轟炸很不安全,周恩來到重慶後馬上指示在城區近郊另覓新址,在地下黨的幫助下,選中了饒國模的花果農場。

當中國共產黨提出擬在農場建立機關時,饒國模欣然延納,當即劃出地皮供中共修建辦公住宿大樓,並積極幫助籌建工作。1939年5月,“五三五四”日機大轟炸,機房街70號被炸燬,董必武、博古等率領南方局和辦事處大部分同志遷往紅巖村,散住在農場工人宿舍和堆放柴草雜物的幾處茅草房裏。是年秋天,由辦事處同志自己設計、修建的辦公住宿大樓竣工,南方局、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全部遷此辦公。重慶地方當局將這裏的門牌號編爲紅巖嘴13號(1945年改爲紅巖村13號)。從此,紅巖村這片紅色的土地就被賦予新的歷史內涵,成爲革命的象徵。

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

曾家巖50號內景照片

曾家巖

抗戰期間,中共中央南方局考慮到辦事處住房緊張,而曾家巖地處市區,靠近國民政府,會客訪友和與各界人士接觸都很方便,十分有利於開展工作,遂以周恩來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名義,租用了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曾家巖50號主樓和三樓的全部以及二樓東邊的三間房屋,對外稱作“周公館”。中共中央南方局軍事組、文化組、婦女組、外事組和黨派組均設在周公館內。

在周公館外面,距大門右邊百米之遙的是特務頭子戴笠的公館,左邊毗鄰國民黨警察局派出所。周公館的內部環境也非常有趣,主樓的底層和三樓的全部以及二樓東邊的三間房屋爲南方局租用,其餘分別租給了時任國民黨中央撫卹委員會主任祕書的劉瑤章和國民黨上層人士端木愷,以及時任重慶市市長賀耀祖夫人倪斐君領導的“戰時婦女服務團”。這就形成了國共兩黨人士同進一個院、共住一棟樓的有趣現象。

住在這裏的國民黨人士雖同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重慶辦事處人員共同進出一個大門,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息,但互相幾乎沒有往來,卻也相安無事,亦不失爲抗戰期間國共合作的一段佳話。

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

位於虎頭巖村的新華日報總館舊址

虎頭巖

《新華日報》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公開發行的唯一機關報,由該報社編印發行的《羣衆》週刊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公開發行的機關刊物,它們是中國共產黨首次在全國公開發行的黨報黨刊。

《新華日報》於1937年在南京籌辦,1938年1月11日在武漢正式創刊。1939年,因遇日機轟炸損毀嚴重,《新華日報》自是年5月4日停刊,報館遷往與紅巖毗鄰的虎頭巖下重慶化龍橋新村165號(現位於渝中區虎頭巖村)。同年8月13日,《新華日報》在這裏復刊,一直戰鬥到1947年2月被國民黨無理查封爲止。就是在這低矮潮溼的報館裏,《新華日報》在周恩來和南方局的直接領導下堅持三千多個日日夜夜,報道真實情況,傳播革命真理,向全國人民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戰的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意義,介紹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績,同時揭露國民黨的黑暗和謬誤,揭露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的現象,使國統區廣大人民呼吸到新鮮空氣,成爲人民羣衆的精神食糧。

《新華日報》和《羣衆》週刊在重慶出版九年多,堅持發行直至被國民黨查封,贏得了廣大羣衆和進步人士的擁護,成爲國民黨頑固派摧不垮的堅強“堡壘”。

(來源:風正巴渝 廉潔渝中)

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重慶“紅色三巖”的來歷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