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有於嶽兩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嶽少保”自然是岳飛,“於少保”則是明朝忠臣于謙。這兩位少保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卻不幸捲入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慘遭冤殺,都葬在杭州西湖。除此之外,明末抗清英雄張煌言也葬在這裏,和岳飛、于謙並稱爲“西湖三傑”。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趕去抄家,爲何都哭了?


于謙以清廉聞名於世,一身凜然正氣,奸邪宵小無不辟易。他少年時刻苦讀書,最仰慕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氣節。明宣宗登基後,他的叔叔漢王朱高煦起兵造反,于謙跟隨皇帝親征平叛。朱高煦被俘後,明宣宗命于謙數落他的罪行。于謙大義凜然,言辭鋒利,斥責朱高煦爲臣不忠。朱高煦被這位年輕御史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明朝初年的官場風氣還是很好的,向于謙這樣清廉的官員很受重用,從一個普通的紀檢官員,一下子升到了部堂級幹部。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政內閣的時候對於謙非常重視,只要是他奏請的事,早上上奏,晚上就能得到批准。“三楊”去世後,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官員覲見必須奉上金銀財寶。于謙不屑爲之,每次進京述職都是兩手空空,別人問起時便說:只帶兩袖清風。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趕去抄家,爲何都哭了?


瓦剌人進犯北京,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征,結果在土木堡大敗,明英宗被俘。最精銳的部隊在土木堡全軍覆沒,瓦剌人兵臨城下,京師只剩下十萬老弱病殘,很多官員都主張遷都,大明王朝眼看就要重蹈靖康之恥的覆轍。

當此關頭,于謙主動站出來主持大局,和大臣們一起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全權負責組織京師防務。明廷另立皇帝,瓦剌人以明英宗爲要挾獅子大開口的計劃落空。于謙組織全城軍民防禦,又調集周邊軍隊馳援。瓦剌人來攻城,于謙命令神機營將瓦剌騎兵誘入城中,用火器集火打擊,百姓們也紛紛上屋頂以磚瓦擊敵。瓦剌人見明軍嚴陣以待,一時攻不下來,又聽說各地勤王的軍隊就要到了,只好退兵,並答應送歸明英宗。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趕去抄家,爲何都哭了?


明英宗被送回來後,明代宗的地位很尷尬,就把他軟禁在南宮,尊爲“太上皇”。于謙因保衛京師有功,明代宗很是感激,對他十分倚重。但是,于謙位高權重,有爲人正直,得罪了很多人。就在明代宗病危的時候,太監曹吉祥夥同石亨、徐有貞擁立明英宗復辟。

于謙是擁立明代宗的“主謀”,因此被以謀反罪下獄。明英宗念在于謙保衛京師有功,不忍殺害,但架不住石亨、徐有貞一夥人的勸說,下令將於謙斬首。于謙深知自己獲罪緣由,面對獄卒們的拷問不置一詞,坦然受死。正月二十三日,于謙在這座他曾經誓死保衛過的城池前被斬首,史載“天下冤之”。這樣一位兩袖清風的好官,卻死於殘酷的政治鬥爭。于謙死後,錦衣衛興沖沖地前來抄家。按他們所想,于謙身爲一品大員,爲官三十年,定然油水豐厚。萬萬沒想到的是,于謙家裏什麼都沒有,除了生活必須品外再無餘財。唯一有價值的,只是一件蟒袍、一柄長劍,這是明代宗爲酬于謙之功而特賜的。于謙把它們鎖在暗室,從不以此示人。

抄家的錦衣衛收起了一貫的囂張態度,他們終於明白,這個被抄家的人,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他們不得不敬佩的人。面對一貧如洗的尚書府,不少人都落下淚來。


明朝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趕去抄家,爲何都哭了?


明英宗殺了于謙後,不久就後悔了。邊境有警,明英宗滿面愁容,旁邊人說道:若是于謙活着,定然不會讓敵人如此囂張。不久,徐有貞被石亨中傷,發配充軍;曹吉祥謀反失敗,被凌遲處死;石亨的侄子捲入曹吉祥謀反案,石亨被牽連下獄,不久死於獄中。當時誣陷於謙害他冤死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明英宗身爲皇帝是不能認錯的,就把這項任務交給他的兒子朱見深。朱見深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爲于謙平反,恢復了他生前舊名。于謙在明朝受到了歷代皇帝的旌表,芳名流傳後世,正如他詩中所說:“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