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童書裏的瑪德琳已經80歲了 | 約翰·勒卡雷自傳作品《鴿子隧道》推出中文版 | 去書店聽談葛飾北齋的藝術 | ......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圖畫書界奧斯卡

日前,由《鐘山》雜誌社主辦的首屆“《鐘山》之星”文學獎在江蘇南京圖書館舉行了頒獎禮。班宇、孫頻獲年度青年作家獎,《小花旦的故事》(王佔黑)、《辛德瑞拉之舞》(張天翼)、《仙症》(鄭執)、《繕寫室》(包慧怡)、《賽洛西賓25》(大頭馬)五部作品獲年度青年佳作獎。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憑《逍遙遊》等小說接連斬獲國內重要文學獎項的班宇,用重獲“嶄新的感覺”來形容此次獲獎。他回憶說,大約在2003年前後,他還在上高中,買不起書,常去學校的閱覽室看雜誌,一天傍晚,他趁着大掃除的機會去了閱覽室,機緣巧合翻開一本《鐘山》,一口氣讀完了其中一篇小說《阿瑤》,作者是巴橋。“小說講述一位失足婦女的人生故事。那天晚自習期間,我就始終沉浸在這篇小說裏面,大汗淋漓不能自已,腦中全是南方髮廊炎熱場景,一幕又一幕,揮之不去。第二天中午又跑去讀了一遍,從此之後我便經常去閱覽室尋找《鐘山》雜誌的蹤影,期待由此學到給更多的社會生活經驗。”

班宇至今依然很喜歡巴橋的這篇小說,小說裏面有一句話讓他記憶猶新。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 班宇 《鐘山》現場圖

“在寫女主角經過一系列變故之後,巴橋寫了一句話:清爽的風吹在了臉上,她突然就有了嶄新的感覺。我想這個獎項對我來說也是一陣清爽的風,我藉此機會洗心革面,搞好文學,認真生活。”

《鐘山》雜誌主編賈夢瑋對《阿瑤》同樣印象深刻。當聽到班宇說出巴橋的名字,賈夢瑋感慨,班宇觸動了他編輯生涯中的“一大隱痛”。“《阿瑤》在當年中篇小說排行榜排名第一,巴橋也是我們寄以很大期望的青年作家。但很可惜,後來因爲生活壓力,他沒有堅持下去。”他從巴橋身上看到兩代作家境遇的差別,“現在的青年作家更爲不易,要面對更多的壓力、更多的誘惑,而且很少有像我們當年一樣靠着一篇作品一炮而紅的機會。”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 孫頻 《鐘山》現場圖

孫頻於此深有體會。雖然沒能像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作家一樣,靠着一篇作品改變命運,但這並不影響她對寫作的熱情。她說自己寫了12年,仍然覺得寫作就是這麼漫長和孤寂的一件事,唯有堅持二字而已,但在孤寂之外,文學總能讓她在這個世界找到一片縫隙來安頓自身。

和孫頻相仿,這次獲得佳作獎的青年作家,對於寫作這件事,都流露出矛盾的情緒。一方面他們體會到寫作的孤獨、艱難,同時又從文學寫作中獲得了快樂和慰藉。在大頭馬看來,寫作在大部分時間,可能只是一種自我克服的空洞遊戲。“在曠日持久的與自我的搏鬥中,你很難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會經常懷疑身處人類全體中的存在合理性。”與此同時,大頭馬認爲,寫作也會讓很多寫作者在懷疑自己不重要的同時產生自己很重要的幻覺,也會在變得更加傲慢,更加難以相處的同時,更加渴望聽到同類認可的聲音。她感慨道:“文學獎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它讓我們相遇。”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大頭馬

“在曠日持久的與自我的搏鬥中,你很難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會經常懷疑身處人類全體中的存在合理性。”

“文學獎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它讓我們相遇。”

張天翼也表示,“寫小說就像面對深淵”,她鼓足勇氣投身於此,然而並不期待得到回應,“這次獲獎是個意外的回應,是輕輕的甜蜜之吻。”包慧怡的獲獎作品寫“繕寫室”——一箇中世紀僧侶進行手抄經文的地方,她以此爲主題並不是打算逃遁到過去或者故紙中去,而是爲了更好地理解和參與到創作中去。而一直鍾情於書寫市肆里弄的王佔黑則表示,她這種寫作嘗試,並不是受童年影響或對集體時代的懷念,而是因爲和現實直接相關,並且與每個人都產生聯繫。她希望藉助小說去創造一些東西,然後再從這些東西中獲得力量。

對於鄭執來說,他把這次獲獎看成是“浪子回頭的起點”。他19歲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小說,“就以爲自己是郭敬明瞭”。但因爲生活的壓力,他一度爲了賺錢而寫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背叛了文學”。但現在他覺得應該認真對待文學。“我曾經非常喜歡作家蔣峯,我在生活困苦的時候讀到他在一部作品自序裏的一段文字。他說,寫作是一種文學創造,在今天這個時代可能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想,有一天我可能不能寫得更好了,我終究不能成爲那個將,但我也願意爲那個萬骨做一個貢獻,讓它壘得更高,因爲一定會有人在我的基礎上走得更高。我相信我們這個時代會出現非常好的作家。”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鄭執

有一天我可能不能寫得更好了,我終究不能成爲那個將,但我也願意爲那個萬骨做一個貢獻,讓它壘得更高,因爲一定會有人在我的基礎上走得更高。我相信我們這個時代會出現非常好的作家。

而我們時代出現好的作家,自然離不開來自方方面面的支持。孫頻坦言,《鐘山》雜誌十年來給予她諸多支持。“從我第一次在《鐘山》發表《最長安》到現在,在這十年間,《鐘山》一直以沉浸、大氣、包容和低調的品質影響着我。它一直在告誡我要堅持一種安靜而有力,誠謙而嚴峻的寫作態度。”

這也在某種意義上呼應了賈夢瑋的期許。他希望藉助江蘇的文學積澱,通過《鐘山》的平臺,給更多青年作家提供寫作上的便利和支持。“我們希望‘《鐘山》文學之星’能在保持品質性、持續性的同時,挖掘中國當代文學更多的可能性。”

據介紹,首屆“《鐘山》之星”文學獎,面向年齡在35週歲(以評獎作品發表年份計算)以下、用漢語寫作的國內青年作家,共設兩個獎項:

1

第一項爲“年度青年作家獎”,獎勵2018年度文學影響較大、綜合實力和寫作潛能俱佳的青年作家。

2

第二項爲“年度青年佳作獎”,獎勵2018年度青年作家創作的較有才華、創造性和影響力的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非虛構作品,參選作品需爲2018年首次發表(或出版)。

評獎分爲初評和終評兩個環節。初評共有6位作家、17篇(部)作品入圍,經9位終評委實名投票,產生最終獲獎名單。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書記吳義勤,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省作協黨組書記汪興國,省作協副主席、原黨組書記韓松林,省作協副主席、南京大學教授畢飛宇等出席頒獎典禮。除獲獎作家外,丁顏、方李靖、沈書枝、宋阿曼、周嘉寧、孟昭旺、趙依、秦三澍、熊焱、默音等青年作家參加了當天下午舉行的“《鐘山》2019年全國青年作家筆會”,圍繞“在過去與未來之間”主題展開探討。《鐘山》雜誌副主編何同彬主持會議。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2018文學報合訂本 已上線微店

如果您不想錯過每日我們推送的資訊,

可將公號設爲星標,

作爲特別關注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期待青年作家身上有當代文學更多可能性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