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金頭條

摩根士丹利認爲,在供應短缺刺激下,銅價在2019年可能上漲14%。此前,花旗、高盛也紛紛表示看漲銅價。

由於其廣泛的實用性和出色的導電性,很多產品上都需要使用到銅。去年全球對銅的需求達到2360噸,分析師們預測,到2027年預計將達到近3000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爲2.6%。

這種驚人的需求增長不僅歸功於中產階級消費者的崛起。這也歸功於市場穩定地轉向清潔,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這對銅的未來需求是個好消息。

可再生能源對銅的需求量是傳統能源生產的數倍。一個典型的風電場(覆蓋整個西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其他一些州的風電場)要求多達1500萬噸的銅。

2018年是可再生能源創紀錄的一年

U.S. Global Investors首席執行官Frank Holmes認爲,可再生能源的轉折點可能已經到來。

目前,美國增長最快的工作崗位包括風力渦輪機服務技術員和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工。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BNEF)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17年到2018年,企業對可再生能源的採購量增加了一倍多。

在全球範圍內,企業去年消耗了13.4GW電力,而在2017年是6.1GW。超過63%的採購活動發生在美國,僅Facebook一家公司就消耗了2.6GW的可再生能源,是美國電信巨頭AT&T消耗量的三倍。

未來幾年,可再生能源行業預計將加快速度發展。分析人士認爲,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所佔比例將達到所有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價格將低於煤炭和天然氣發電。

在2050年,全球近四分之三的能源消費將來自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

Frank Holmes認爲,現在市場非常具有吸引力,最好的參與方式是投資於高質量、管理良好的銅礦企業,以及那些在銅礦行業擁有大量頭寸的基金。

中國將引領內燃機向電動汽車轉變的潮流

中國在電動汽車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並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這樣的情況。彭博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中國佔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0%。中國還擁有全球一半的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截至去年年底,電動汽車約佔中國新車總銷量的7%,自2011年以來的複合增長率爲118%。根據BNEF的數據,大約10年後,中國將佔據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近40%的份額,其次是歐洲(26%)和美國(20%)。

值得注意的是,電動汽車消耗的銅是傳統內燃機的三到四倍。由於電動汽車的需求高企,中國1月份的銅進口量攀升至47.9噸,爲歷史第二高。

摩根士丹利看漲銅價和銅礦商

摩根士丹利不僅看好銅在2019年的表現,也看好銅礦商。今年迄今,銅價上漲了大約6%,交易價格大概在2.8美元/磅,這比2011年2月創下的4.62美元的歷史高點低了67%,這表明銅價還有更多的上漲空間。

由於銅供應短缺口擴大以及貿易爭端出現緩解的可能性,摩根士丹利預計2019年銅價將上漲14%。當然,不僅僅是摩根士丹利,花旗和高盛也表示看漲銅價。

至於銅礦開採商,摩根士丹利上調了Freeport-McMoRan的評級,而高盛最近上調了力和力拓(Rio Tinto)的評級。

新加坡的星展銀行(DBS Bank)也預計,銅中期將出現短缺。分析師預計,從現在到至少2022年,銅供應量每年都會出現缺口,屆時供應缺口可能達到2004年以來的最大。

據路透社報道,爲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銅需求,明年將有四個美國銅礦項目開放,這是幾十年來首次大規模開放銅礦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