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中國,第六屆國際稻米油大會在中國召開,適值中美大豆貿易摩擦進入白熱化,此時選址中國或許正是中國糧食安全“備胎計劃”的一種表達。沒有像益海嘉裏這樣的企業不懈努力,中國的稻米油不會成爲國家糧食安全的深度防線。

歡迎關注品牌農業智庫

全球框架下的貿易戰,談判桌上的拉鋸戰,打打談談,談談打打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現狀,也可能成爲一定時期內的常態。有觀點認爲,這是作爲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不想看到東方大國的崛起,舉國之力打壓華爲。也有人說,這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運籌帷幄,在適當的時候做些對的事情,世界第一大豆進口國淡出世界第一大豆生產國。

01

鋼絲上行走的無奈

打壓華爲讓我們看到,“缺芯少魂”的中國信息產業將會多麼艱難。然而,任正非說,“在華爲未來發展中,最興奮的是美國對我們的打壓”。因爲美國沒想到華爲還有“備胎”,一切行爲成了對華爲的宣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此刻的華爲榮耀。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任正非2012年就曾表示:華爲開發手機芯片和操作系統是爲防止斷糧!今天,華爲真的被斷糧了!然而,深謀遠慮的任正非讓華爲此刻“斷糧不斷炊”。實際上,與華爲做着同樣事情的還有中國的稻米油,如果說海思是華爲的備胎,那麼稻米油就是中國糧食安全的“備胎”,比芯片安全更重要的是糧食安全。誰都知道,陷身孤島,給你一碗米飯遠比一部手機更有價值。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佈信息,預計2019/20年度中國大豆進口8900萬噸。這一數據中,九成的大豆需要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中國的大豆消費需求。這也是爲何中國淡出美國大豆進口確無法絕對歸零的原因。

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是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數量的急劇降低,但是同時也必須去其他國家彌補這一巨大缺口。可是,巴西巴拉那瓜港出口的大豆每噸售價爲396.60美元,比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出售的大豆價格高出66.10美元。中國爲此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貿易摩擦,何來贏家?中國也不得不“行走在鋼絲上”。

大豆是“土地密集型”產品,一年一熟。有人計算,以2017年爲例,當年中國進口大豆9552.6萬噸。如果按國內單產每畝123.5公斤來算,要種出進口的9552.6萬噸大豆,需要增加耕地7.7億畝。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要完全自給自足,需拿出1.2+7.7=8.9億畝土地來種大豆,相當於全中國耕地的近44%。關鍵是,這7.7億畝土地,應該是擠佔小麥,還是稻米?而且,要知道2017年,中國稻穀、小麥的種植面積分別是4.53億畝、3.6億畝,一共才 8.13億畝。

據悉,我國大豆消費結構中榨油佔比83%左右,進口的大豆基本用來榨油,提供大豆油和豆粕兩種產品。增加更多耕地面積種植大豆作爲油料幾無可能,同時在價格上也無法與進口大豆競爭。即使沒有貿易摩擦,一旦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國遭遇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問題,大豆的“斷糧”中國準備好了麼?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02

戰略油種的“中國式”躍進

當我們振臂高呼支持華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面對世界大豆格局和中國的大豆消費,中國糧食安全有無“備胎計劃”?有一家企業做了成功探索。

十幾年前,在日本的超市,益海嘉裏集團首席運營官穆彥魁發現了一個日文標註叫“米油”的食用油。他很不解,隨後找到了超市售貨員進行諮詢。當得知這種油是從稻米的米糠中提煉出來的,這個人眼前一亮。

在中國是沒有稻米油這個品類的,作爲年產2億噸,稻穀產量全球第一的中國來說,資源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如果這些米糠都用來生產稻米油,那將節約多少種植大豆、菜籽、葵子等油料作物的土地?又將讓中國節約多少資源去進口這些原料?穆彥魁一方面覺得益海嘉裏有稻田、有稻米,更有米糠,完整的產業鏈佈局讓他覺得這似乎不是什麼難事;一方面認爲這可以是有助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油種。

衆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第一生產大國,三分之二人口使用稻米。“如果按照我們開創的工藝模式,全國年產兩億噸水稻的副產品米糠全部用來榨油,相當於約1300萬噸大豆的出油,這等同於爲國家節約了1.1億畝大豆的種植耕地,將大大提高中國食用油的自給率。”益海嘉裏稻米油負責人張波介紹。放眼整個亞洲,全球稻穀95%產自亞洲,米糠如果全部開發利用煉油可直接創造1000億產值!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據瞭解,國際稻米油理事會首批5個成員國中國、日本、印度、泰國、越南均來自亞洲。2016年,中國稻米油在稻米油發源地日本奪得全場唯一“國際稻米油品質大獎”。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2017年,泰國副總理、聯合國、世衛組織聯合全球150位專家,倡導食用含谷維素稻米油!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2018年,在越南, 稻米油全球貿易委員會成立。2019年,中國,第六屆國際稻米油大會在中國召開,適值中美大豆貿易摩擦進入白熱化,此時選址中國或許正是中國糧食安全“備胎計劃”的一種表達。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圖:第六屆國際稻米油大會(ICRBO 2019)在廣州召開,全球20多個國家300多名大學教授、油脂營養專家及企業代表參會

大會不僅吸引了沃爾瑪、阿里巴巴這樣的全球零售巨頭,更是引發了世界最大的食品生產商之一的家樂氏和亞洲最大的酒店集團香格里拉的關注。“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前門萬戶開。”來形容中國稻米油此刻的地位毫不爲過。

03

不能用別人的昨天裝扮自己的明天

可曾知道,中國稻米油從無到有,發展至今是以益海嘉裏爲代表的稻米油生產企業,孜孜以求不斷努力的結果。稻米油是業界公認難煉的油品,工藝複雜成油不易。2007年,益海嘉裏在黑龍江佳木斯以數千萬投下了第一個稻米油加工廠。2009年,益海嘉裏母公司豐益國際投資8億在上海成立全球研發中心。

300多人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在此開始了夜以繼日的探索。益海嘉裏研發中心產品經理王勇是稻米油研發的直接參與者。“我們走過不少彎路。我們曾引進一整套脫蠟設備,但完全沒有派上用場。大大小小做了上千次試驗,大部分都是無功而返,探索就是這樣,總要有代價。”王勇說。

十餘年,益海嘉裏稻米油團隊潛心研發,掌握了全球領先的工藝技術,更是將稻米油的品質推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讓每一滴稻米油都自然保留谷維素、植物甾醇營養,谷維多稻米油更是實現二者含量≥10000ppm。

中國糧食安全有沒有“備胎計劃”?

圖:各食用油種,營養含量對比

柳宗元《柳河東集羆說》有一則寓言,講述的是“楚獵吹竹”的故事。“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爲羆之食也。”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也是花錢買不來的。“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中美貿易大戰,一夜間打出了我們的芯片落後,更打出了我們對糧食安全的更深認知。

稻米油的核心工藝技術要不來也買不了,沒有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努力,中國的稻米油不會誕生。沒有盡心盡力協同亞洲各國共同爲稻米油發聲,中國的稻米油不會被更多的人認知。沒有像益海嘉裏這樣的企業不懈努力,中國的稻米油不會成爲國家糧食安全的深度防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