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期貨公司間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券商系背景和現貨背景的期貨公司進一步發揮其各自的渠道和專業優勢,以及部分期貨公司在未來可能將期貨經紀業務與互聯網金融進行較好的對接,南華期貨的期貨經紀業務將面臨市場佔有率下降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華期貨上市之前的A股市場,頂着“期貨概念股”名頭的是主營汽車服務業務的中國中期(000996.SZ),主營房地產開發的新黃浦(600638.SH),從事證券業務的錦龍股份(000712.SZ)等公司。

作者: 格隆匯 雲知風起

南華期貨首發過會,A股市場正宗“期貨第一股”來了

7月4日,中國證監會覈准了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這也意味着南華期貨即將成爲A股市場正宗的期貨公司第一股。

據悉,此次該公司擬於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7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5.8億股。另外,此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該公司資本金,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經營實力,推動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

招股書顯示,南華期貨系由南華有限整體變更設立,南華有限的前身爲浙江南華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6年5月28日。該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爲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投資諮詢、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基金代銷。

目前,南華期貨註冊資本5.1億元,最大股東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股83.35%,而橫店社團經濟企業聯合會直接持有公司控股股東橫店控股70%的股權,是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南華期貨首發過會,A股市場正宗“期貨第一股”來了

(圖片來源:南華期貨招股書)

截至最新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該公司已設立34家營業部和4家分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5至2017年,南華期貨的營業收入分別爲8.89億元、7.77億元和20.42億元,增速分別爲-12.56%、162.81%;同期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8278.85萬元、1.61億元和1.96億元,增速分別爲94.63%、21.44%。

南華期貨首發過會,A股市場正宗“期貨第一股”來了

(圖片來源:南華期貨招股書)

從收入來源來看,期貨經紀業務對該公司的收入及利潤貢獻較大,該項業務在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營收5.45億元、5.89億元和5.5億元,仍有小幅波動。

需要注意的是,各報告期內,南華期貨的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爲2.56億元、1.35億元和13.05億元,其核心是以基差交易爲主的貿易收入,分別爲2.45億元、1.22億元和12.79億元,佔當期營收之比分別爲27.54%、15.75%和62.65%。

南華期貨首發過會,A股市場正宗“期貨第一股”來了

(圖片來源:南華期貨招股書)

但是,貿易收入在2017年實現近13億元的收入,卻只爲公司當期稅前利潤的貢獻僅爲265.6萬元的貢獻。

實際上,南華期貨在業績增長的同時,也面臨着一些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紀業務手續費率持續下降的風險。根據中期協的統計,2010年期貨行業整體的平均手續費率爲0.342‱,到2015年已經持續下滑至0.105‱,雖2016年反彈至0.334‱,但整體還是呈下降趨勢。另外,僅在今年,期貨市場也多次迎來鬆綁的相關政策。

從該公司現金流來看,2017年首次出現淨流出。報告期內,南華期貨的現金流分別爲26.54億元、5.04億元和-26.94億元,惡化比較明顯。

此外,按成交金額計算,各報告期,南華期貨的境內期貨經紀業務市場佔有率分別爲2.99%、1.93%和1.57%。

隨着期貨公司間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券商系背景和現貨背景的期貨公司進一步發揮其各自的渠道和專業優勢,以及部分期貨公司在未來可能將期貨經紀業務與互聯網金融進行較好的對接,南華期貨的期貨經紀業務將面臨市場佔有率下降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南華期貨成功地成爲了A股市場正宗的期貨公司第一股,但是該公司的上市之路也頗爲坎坷。

從申報走到上會,南華期貨走了四年。2015年7月10日,南華期貨報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並於2015年11月進行首次預披露。此後,2018年4月進入預先披露更新階段,最終定於2019年7月4日過會。

事實上,南華期貨並不是首家進行上市申請的期貨公司。2015年4月,瑞達期貨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申請便率先被證監會受理。此後,南華期貨、金瑞期貨、弘業期貨IPO申請先後獲得證監會受理。

資料顯示,瑞達期貨處於預先披露狀態,弘業期貨的申請則顯示“已反饋”,而金瑞期貨曾在2017年12月預披露IPO招股說明書,但終因與實控人涉及同業競爭,於2018年5月終止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華期貨上市之前的A股市場,頂着“期貨概念股”名頭的是主營汽車服務業務的中國中期(000996.SZ),主營房地產開發的新黃浦(600638.SH),從事證券業務的錦龍股份(000712.SZ)等公司。

一直以來,期貨市場週期性變化特點、期貨行業盈利模式單一,行業競爭激烈給期貨公司的穩定發展和持續經營能力帶來挑戰,這也是市場公認的期貨公司“上市難”的主因。此番南華期貨“過會”成功,是否會引爆期貨行業公司在A股上市的浪潮,或許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