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變革的浪潮,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歷史關鍵時期,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更高階段發展的時候,政府和監管部門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做好服務,維護經濟社會穩定和金融安全,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借用供應鏈金融的設施,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建立區域經濟的命運共同體,最後在美國第一的貿易戰中,全球經濟下行,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是支持“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也是中國自我發展的需要。


張燕玲:供應鏈金融將對“一帶一路”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張燕玲:中國銀行原副行長、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一帶一路”與全球供應鏈資金整合的重要意義:供應鏈金融有利於“一帶一路”國家間產業鏈、供應鏈的建立,這種關係一旦形成,就有了黏合性;有利於“一帶一路”建設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有利於人民幣或“一帶一路”項目國家貨幣的計價結算;有利於網絡安全和反洗錢防範、有利於貨物和資金的監控,增加交易的透明度;有利於歐洲班列的安全和標準化。借用供應鏈金融的設施,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建立區域經濟的命運共同體,最後在美國第一的貿易戰中,全球經濟下行,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是支持“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也是中國自我發展的需要。在中國供應鏈金融超前世界的情況下,規範發展,制定規則,引領全球數字化世界,機不可失。

萬喆:萬里智庫首席研究員

在金融科技方面,全球化大潮下仍有相當一部分民衆至今沒有享受過金融服務,有約20億成年人沒有銀行賬戶, 發展中國家擁有銀行賬戶的成年人佔比只有54%。怎麼能在新技術幫助下突破這一困境,提高金融的包容性,幫助金融基礎設施以更低成本擴容,惠及更廣泛的民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幫助大衆提高經濟金融素質,使之更有效的享受經濟與金融發展帶來的福祉?目前已經有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智能技術做大數據整合,使得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借助操作比較簡單的工具與AI機器人對話,滿足一些基礎的金融素養培訓和理財指南需要。對於科技創造未來,大家都報以極大的希望和熱忱。

董希淼: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對信用良好的消費者發放相對小額的消費信貸,可以適當放寬或簡化辦理要求和用途要求。但商業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對於個人消費貸款的管理,在期限、用途、支用等方面和環節,必須嚴格執行監管部門相關規定。此外,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各類網貸平臺的清理和整頓,堅決清退經營失序、管理混亂的平臺。對於經營相對規範的平臺,也要加強對其提供的借貸業務用途、資金流向等方面監測,嚴防資金被挪用。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參考國際經驗,我國未來進一步完善LPR報價機制,可能採用的定價機制主要包括:利率成本加成(如印度模式)、直接在政策利率上固定加點(如美國模式)以及商業銀行根據市場利率自主決定(如日本模式)三種模式,我們此前曾在《LPR改革猜想:國際不成功實驗與中國抉擇》《中國貸款利率換錨猜想》等系列報告[2]中對上述定價機制進行了探討。從以上幾種模式的實踐來看,由於美國和日本都曾採用在政策利率上固定加點的模式,並存在“不成功的經驗”,我國更有可能採用由金融機構根據對市場利率和貸款風險定價的綜合考慮,進行自主報價的模式,讓LPR隨着貨幣市場利率“動起來”。

周天勇: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機械地建設所謂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其中微投資、微創業、微商業、微加工、小微企業就業的社區均被破壞了,靈活和非正規就業等等的空間被大幅度壓縮,有一定創業和勞動能力的人,只能等着大投資、大企業、大事業單位、大政府來提供就業機會。結果導致無業人員暴增,失業率很高。從而使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不足,生產過剩,經濟增長乏力。大量的居民上幾十層高的樓,如果沒有產業,沒有微觀微投資、微創業、微商業和微就業,這些立體社區就會成爲城市中新形態的現代貧民窟。

吳曉靈: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央行原副行長

當前,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變革的浪潮,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歷史關鍵時期,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更高階段發展的時候,政府和監管部門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做好服務,維護經濟社會穩定和金融安全,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正確審視金融科技的發展和作用,引導“科技向善”,也是金融監管部門在科技爆炸之時工作的當務之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