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信企划•“企业问诊”第一期​

湘信企划•“企业问诊”第一期​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某生态科技农业公司注册资本:100万成立时间:2016年规模:100亩特色:鱼菜共作,生态循环农业产品开发:蔬菜瓜果种植、水产养殖;休闲采摘服务技术开发:种养技术日趋成熟,已形成“鱼菜共作,生态循环”的模式运作模式:以“基地+农户”方式运作,商超等渠道直供+自营终端直销店。

问题诊断一:商标

1、商标正在申请中,但商标申请的名称不具备通用性,同时商标筹划申请的时间较晚;

2、商标申请注册的类别未能涵盖企业的经营范围,只保护了一两个类别,保护不够彻底。

可能造成的影响

商标申请的名称不具备通用性,无法涵盖经营的产品范围,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错误认知。无法以统一的品牌保护企业所涉及的所有经营领域,只能以不同的品牌运作不同的产品,品牌的不统一性,无法使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品牌印象。

后续新产品上线时,再仓促申请注册,极易打乱市场推广节奏,或者会因为被他人抢注,无法申请。

诊断方案

可考虑重新策划涵盖企业全经营领域的商标名称,尽快进行申请,同时保护与本企业产品相关及农业行业相关的商标类别。

备注,和农业项目有关的商标类别:

第29类:肉、加工水果和蔬菜、蛋、奶、油等相关;

第30类:茶、米、面粉、蜂蜜等相关;

第31类: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苗木花卉、饲料等相关;

第32类:啤酒、水、果汁饮料等相关;

第33类:酒等相关;

第35类:广告及商业经营等相关;

第39类:旅游等相关;

第41类:教育、培训研学等相关;

第43类:餐饮、住宿及农家乐等相关;

第44类:农业、园艺和林业服务等相关。

问题诊断二:财务

与其他农业公司相类似,公司财务方面基本上都是走的现金交易或个人帐户方式,对公户流水很少。

可能造成的影响

光凭收据、股东个人现金流水等方式,无法证明企业经营状况,后期要申请企业认定或资质、申请贷款、吸引投资时,对公户流水太少,开出的业务发票金额低,无法让政府、金融机构、投资商正确、透明的了解到企业的运营情况、发展规模及实力,可能造成企业资质申请受阻、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审查、投资商认为经营不善项目无前景不予投资。

诊断方案

财务逐步规范化,业务资金尽量走对公户,增加对公户流水,正常开具发票;

建立正规帐目,按时报税。

虽然可能会增加小部分税金,但总体利远大于弊。

问题诊断三:产品

这家企业的名称是以生态科技公司为行业特征,对外宣传的特色是生产生态、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在实际的种养过程中,也一直是遵循着绿色种养,原则上不使用农药。

但企业对于“三品一标”的概念性不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制订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生产、质量控制制度;同时种养生产、原料订购、生产过程投入品等环节,未建立生产台账记录。

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未建立相关制度,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及后期模式推广复制的可操作性不强,生产经营没有统一遵循的标准和依据,无法有序进行生产;

另一方面,在后期需要申请相关产品资质时,无法提供有力的正常生产的证据,造成产品认证申请的证明材料缺失,无法通过相关产品认证。

诊断方案

应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制度,且不应拘于形式,就充分考虑到标准化、规范化,便于后期整套模式复制的顺畅与统一;

不断优化、改进各制度,并建立生产、采购、质量控制、运输等方面的台账,形成较为完善的溯源体系。

问题诊断四:方案书

企业运营三年,还未形成较为清晰的项目规划及较为完整的项目报告。

可能造成的影响

造成外界对于项目的概况、规模、目标、建设条件、功能规划、建设内容、实施及运营、效益(经济、生态、社会)、财务分析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全面、不详尽。

诊断方案

立项时,就应出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书,对项目的是否可行增加分析依据,后期也应根据企业运营方向不断优化、调整方案的构架及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