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強調,安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大運城建設的總體格局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要認真開展環境整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安邑古鎮的發展目標和長遠規劃,立足歷史街區、文化古鎮和古縣城的定位,加快推動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昨日,市委書記劉志宏深入鹽湖區調研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並主持召開推進會。

劉志宏在安邑調研時強調

加快推動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

精心打造中心城市的歷史街區、文化古鎮和古縣城

昨日,市委書記劉志宏深入鹽湖區調研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並主持召開推進會。圖爲劉志宏在安邑辦事處現場研究相關規劃方案。 記者 雷哲俠 攝

劉志宏強調,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傳承有序,規模宏大,蘊藏着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有着光明的發展前景。要全面喚醒運城人民的古城意識、根祖意識,進一步挖掘和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和當代開發價值;要紮實開展“百日大會戰”,集中整治安邑片區髒亂差問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補齊公共服務短板;要立足歷史街區、文化古鎮和古縣城的定位,研究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加快推動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

7月4日,市委書記劉志宏在鹽湖區調研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並主持召開推進會。他強調,安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大運城建設的總體格局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要認真開展環境整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安邑古鎮的發展目標和長遠規劃,立足歷史街區、文化古鎮和古縣城的定位,加快推動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市領導陳杰、喬登州、董旭光參加調研。

劉志宏一行深入鋪安街東延線調研。記者 雷哲俠 攝

安邑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底蘊深厚,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最古老的的城市。相傳大禹治水成功之後,民始安居,爲紀其功,夏啓建都於此,命名爲安邑。《晉書·地理志》及太康《地道記》記載,“虞舜舊都安邑及鳴條地”;《帝王世紀》及《通典》記載,“安邑爲堯舜舊都,後爲夏禹都”。最早的安邑城,在夏縣禹王城遺址,戰國時期曾是魏國都城;北魏時期,分設北安邑與南安邑,公元494年,南安邑成爲“安邑縣”;直至1958年,安邑縣、解縣、運城鎮合爲“運城縣”,不再保留縣級建制。去年以來,鹽湖區針對安邑現狀,紮實開展環境整治,圍繞文化發掘、古鎮打造、產業發展進行前期規劃設計,道路升級改造及環境整治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劉志宏一行深入實地調研安邑老街現狀。 記者 雷哲俠 攝

劉志宏一行深入鋪安街東延線和安邑東路北延線等城建項目現場,認真詢問了項目規劃、前期手續辦理、徵地搬遷和建設內容等情況。隨後,劉志宏步行來到安邑南街和安邑西街,並深入太平興國寺塔、魏豹古城遺址和安邑北街口,詳細瞭解安邑的歷史沿革、街道現狀、城市管理、文化遺址保護等情況。

會議現場。記者 雷哲俠 攝

在隨後召開的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推進會上,劉志宏認真聽取鹽湖區負責人對安邑管理建設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計劃彙報。

他指出

安邑作爲運城的歷史古鎮,年代久遠,地位重要,傳承有序,規模宏大,蘊藏着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有着光明的發展前景。要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和當代開發價值,全面喚醒運城人民的古城意識、根祖意識。要把安邑的歷史資源作爲未來發展的重大機遇,做好文物保護和開發工作,進一步挖掘和釐清歷史文化脈絡,不斷提升安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劉志宏強調

安邑是大運城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運城的門戶和窗口。要紮實開展“百日大會戰”,集中力量把髒亂差問題解決好。鹽湖區要把環境整治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和長期任務,點面統籌、遠近結合、過程嚴管,解決好深層次問題,讓安邑環境在年內發生根本性變化。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護,突出抓好安邑4條街道改造工作,加快對街道的維修、提升和改造;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供水、供電、供暖和天然氣管道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抓好立面改造,在此基礎上有序做好小街小巷的改造;加強管護工作,對道路、路燈、綠化等公共設施進行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要理順體制機制,將安邑片區的規劃建設管理納入中心城區的大盤子,統籌佈局、一體推進。鹽湖區委、區政府要承擔起環境整治、城鎮建設和社會管理的主體責任,全面抓好片區開發的硬件和軟環境的建設;各級相關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劉志宏強調

安邑古鎮綜合開發建設在大運城建設的總體格局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要邀請一流專家團隊,藉助外腦、集思廣益,運用大思路、大手筆進行長遠規劃。要抓好太平興國寺塔、安邑古縣衙和魏豹城遺址三大景區的規劃開發,做好古安邑城牆保護和修復工作。在開發過程中,注重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結合,注重路網改造和門店改造結合,精心打造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歷史街區、文化古鎮和安邑古縣城。(運城日報 記者 王文軍)

來源:運城日報

相關文章